典籍里的郑州丨许由:隐士“专家”,躲名避利

天天见闻 天天见闻 2023-11-05 历史 阅读: 66
摘要: 许由是上古尧时代隐居的贤人,从小就在田里鞠躬,不讲世利,讲究道义,遵守规矩,别人都追名逐利,只有他“避名避利”。

开栏的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各地博物馆在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基础上,注重文物价值挖掘阐释,讲好中国故事,让文物活起来。

历史文化名城郑州,中华文明5000多年绵延不断、生生不息的实证之地,地处黄河之滨,天地之中,自古以来就是文明交流的十字要冲。

厚重的历史文化,养育出无数名家,他们生于斯,长于斯,或为政一方,或著书立说,或有勇有谋,或文采斐然。黄帝、大禹、许由、管仲、弦商、郭守敬、杜甫……他们以文才武略光照时代,铸造着郑州地区的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将人类文明举向更高处。

为此,正观新闻文化频道特开辟“典籍里的郑州”栏目,持续报道郑州历史文化名人,挖掘他们的故事、成就、趣闻……为郑州加快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贡献力量。

今日推出第二期:《许由:隐士“专家”,躲名避利》。

提到隐士,你会想到谁?

是崇尚老庄、向往出世的嵇康,还是厌倦官场、恬淡如菊的陶渊明?

除了这些“知名人物”,提到隐士不得不说还有一位,那就是被称为“中国最早隐士”的河南郑州登封人——许由。

神农氏炎帝_炎帝神农简介_炎帝神农氏

图源网络,下同

“躲名避利”的隐士之祖

晋皇甫谧《高士传》云:“许由,字武仲,阳城槐里(今河南登封)人也。” 《文选·应璩书》中记载:“许由,一作许繇。”关于许由此人,在《史记·伯夷列传》《高士传》等都有明确的史料记载。虽然不同史书记载有所出入,但从大体上看,许由毫无疑问是一位高洁的隐士。

《文选·应璩书》引《古史考》记载,(许由)相传为尧时人。隐于沛泽,尧闻其贤,欲以天下让之,不受而逃于颍水之阳箕山之下;尧又欲召为九州长,不愿闻,遂洗耳于颍水之滨,死后葬箕山(今河南登封东南)。这里记载的就是著名的“许由洗耳”的故事。

炎帝神农氏_神农氏炎帝_炎帝神农简介

相传许由是上古尧时期隐居的贤人,自幼农田躬耕,不营世利,讲道义,守规矩,别人都是追名逐利,只有他是“躲名避利”。尧86岁时(前2287),深感衰老,儿子丹朱不肖,不愿因爱子耽误天下。他听说许由清高有贤能,便派人求贤,想把君位让给他。但许由说:“匹夫结志,固如盘石,采山饮河,以求陶冶情操,非求禄位;纵情游闲,以求安然无惧,非贪天下。”(汉·蔡邕 《琴操·箕山操》)尧仍不放弃,甚至登门拜访。许由仍旧推辞,甚至连夜逃往箕山颖水旁。后来尧又让许由做九州长官,许由实在不想听,便到颍水边清洗耳朵。

炎帝神农氏_神农氏炎帝_炎帝神农简介

明·吴伟《许由巢父图》

关于许由洗耳的故事,皇甫谧《高士传》中还记载了另一个版本。相传许由因不想去做九州长官而去颍水边洗耳。这时他的朋友,另一位著名隐士巢父牵着牛来河边饮水,见许由洗耳就问他缘故。许由说:“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巢父说:“子若处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谁能见子? 子故浮游,欲闻求其名誉,污吾犊口!”意思是,你如果隐居在高山深谷中,不与人世来往,谁还能找到你? 这都是因为你轻浮游荡,想博取好名声的结果,这水脏了我牛的口!说着巢父便把牛牵到上游去饮水。许由听后,便羞愧得往更深处隐居。

从许由到“许”姓

据说,许由还是许姓的开姓始祖,他隐居的登封箕山及颍水流域的许昌为许姓的祖根地。

唐朝颜师古在《急就篇·注》中说:“许氏,许由之后也。”南宋文天祥在《五云夏造许氏初修族谱序》中说:“按许氏,自由隐许,遂以为姓。今许州箕山有由所葬之处,即其地也。”

传说许由是部落首领,带领族人过着漂泊不定的游牧生活。当时河水泛滥,两岸荒无人烟,大家一直为找不到一处合适的生存环境而发愁。有一天,他们顺颍河水而下,当走到现在许昌以东时,许由忽然听到天上传出话语:“此时到地,此地由你。”

神农氏炎帝_炎帝神农简介_炎帝神农氏

许由

许由仰天观看,天空并无人影,只有一轮红日发着耀眼的光芒。许由不由心里一动:此时,正当午时;有人说话,“言”“午”是“许”,此地“由”我,说出了“由”字,我是许由,这是天意。许由便立即下令,停止前进,大家安营扎寨。大家定眼一看,颍河两岸,一马平川,草木葱茏,野花遍地。从此,许由部落就在这里耕田放牧,狩猎打鱼。后人将许由部落耕牧的地方叫“许田”,名字一直沿用至今,许昌的名字也由此演变而来。

除了许由的传说之外,关于许姓来源还有一种说法:许姓是炎帝神农氏的后代。《姓纂》中记载:“姜姓,炎帝之子孙,周武王封其裔孙文叔于许;后为楚所灭,子孙分散,以国为氏。”在周武王的时候,炎帝后裔孙文叔被封在许国,后来国灭之后,子孙都以国为姓,并且四散在各地繁衍。

许姓图腾

孙文叔被封的许国就是如今的河南许昌。而如今许昌附近的许由村、许由砦、许由墓等均在许都遗址东5公里处,西距今许昌市25公里左右。另外,许由墓冢东1公里处的大马乡王店村南端有一原始社会古城堡遗址,根据1984年河南省文物部门的初探和地貌地望的观察,疑为许国早期都城。加上当地的故城遗址、出土文物以及一些诗词歌谣、群众传说等,都和“许由”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无论是从许由传说还是炎帝后代传说上来看,基本上可以认定许姓和许由有着紧密的联系。

真正的许由故里——登封萁山

今河南郑州登封市、许昌市、禹州市、鄢陵县一带,沿颍河流域,还流传着许多许由的传说,保存着大批有关许由的遗迹。

许由墓冢如今在何处?这个问题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回答。据悉,全国共有四处许由墓,根据史籍和传说,郑州登封箕山是证据最充足的一个。

炎帝神农氏_炎帝神农简介_神农氏炎帝

许由墓

距嵩山登封市区20余公里颖水流域的箕山,因形似簸箕,故名箕山。又因许由卒葬于此,人们又称它为“许由山”。山上有数通石碑,其中最大的一块刻有“祖乃许由,根在箕山”八个大字。山上有山石垒起的高3米、宽2米、周长数千米的许由寨,山顶东北端有许由冢,冢成圆状,山石堆砌,高约5米,周长60米。

炎帝神农简介_炎帝神农氏_神农氏炎帝

根据史料,关于许由葬在箕山有多处记载。《史记·伯夷列传》云:“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焉。”《水经注·颍水》也有:“颍水径其县故城南……县南对箕山,山上有许由冢,尧所封也。”《说嵩·箕山》引《海内奇观》云:“许由冢,岁饥,诸恶少发之,石椁发辄合。”……大量的文献资料佐证,许由应该是在登封箕山埋葬的。

早在2007年,在登封召开的 “全国许由文化研讨会”上,专家学者结合河南许由与许氏文化研究会王道生提供的翔实资料认定:登封关于许由的记载不仅时间最早、相关记载最多、记载地点最确切,而且和全国其他有关许由传说的地方相比,只有登封可以把中岳、箕山、颍水、阳城、槐里等这些有关许由故里和隐居地全部联系在一起、贯通于一处,最符合历史的真实。

许由以淡泊名利的崇高节操赢得了后世文人的尊敬。《琴操·河间杂歌·箕山操》记载着许由弃瓢的故事;唐宋时期,辛弃疾、罗隐、李峤等文人纷纷以许由的故事为典进行创作,用《许由庙》《咏史诗·箕山》《箕山》等作品以宣示着自己的志趣和主张。

如今,许由作为郑州、登封十大历史名人之一,仍然影响着千万郑州人、中原人的精神志向,也给郑州这座城市增添了一份独特的文化魅力。

参考资料:

杨凤奎《邱县志》

登封发布《走进历史名人丨许由》

晋皇甫谧《高士传》

南朝萧统《文选》

汉蔡邕《琴操·箕山操》

其他相关

龙在现实世界中到底存不存在?——龙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3-25 阅读: 26
为什么古代史书中有那么多关于龙的记载?本篇文章,我们就结合史料记载,一起来探秘历史上关于龙的种种描述。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其他史籍中对龙是怎么记载的。以上这些关于龙的记载都是出现在正史中的,下面我们要讲的就是一些野史或文集中对龙的记载。...
四川十大旅游景点推荐

四川十大旅游景点推荐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3-21 阅读: 17
四川十大旅游景点推荐四川十大旅游景点举荐四川旅游景点举荐1:鱼泉山鱼泉山位于四川省达州市万源市,距万源市城北15里处。四川旅游景点举荐2:花萼山国家级自然爱护区四川花萼山国家级自然爱护区位于四川东北部的万源市境内,是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区域其自然综合体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爱护价值。...
《中国考古报道》带观众开启文明探源的神奇旅程

《中国考古报道》带观众开启文明探源的神奇旅程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3-19 阅读: 26
赓续历史文脉,谱写时代华章,每周六中午12点敬请锁定东方卫视和上视新闻综合频道同步播出的《中国考古报道》,在探寻中华文化起源的神奇旅程中,感受绚丽多彩的中华文明。...
考古学家郑振香逝世 曾主持殷墟妇好墓发掘

考古学家郑振香逝世 曾主持殷墟妇好墓发掘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3-19 阅读: 19
郑振香对殷墟考古和殷墟遗址的保护做出卓越贡献,主持或参与编写《殷墟妇好墓》《殷墟玉器》《殷墟青铜器》《殷墟的发现与研究》《安阳殷墟小屯建筑遗存》《安阳小屯》等重要著作。...

邢窑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3-14 阅读: 12
邢窑,是唐代著名的瓷窑,五代(公元907-960年)时仍烧造。”从唐代这些文献记载可知,唐代邢窑生产的白瓷,其质量是十分精美的。邢窑但是,长时间以来,唐代邢窑遗址究竟在哪里,一直是中外陶瓷学者关注的问题。出土文物刑窑是唐代北方白瓷的主要产地,在内邱县。邢窑、酱瓷,同时也发现了三彩。...

为什么说夏朝是一定存在的?战国一本史书明确记载夏朝共470年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3-13 阅读: 18
可是西方国家的历史学家普遍不认可夏朝的存在,其原因是至今仍未发现发现夏朝遗址。首先,中国有比较完善系统的夏朝历史记载。这说明了《史记》记载的王位世系基本是可信的。而《竹书》也明确记载夏朝经历了470年,17王,并且记载了每一位国王时期的大事件。...
我来说两句

年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