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一粟”是后人抄错了?台北故宫展苏轼真迹证实应是“浮海一粟”

天天见闻 天天见闻 2023-11-30 文化 阅读: 48
摘要: “沧海一粟”是人人朗朗上口的成语,是事物小而琐事的比喻,出自苏轼的“前赤壁赋”。 据岛内媒体中时新闻网报道,台北故宫博物院近日展示了苏湘直笔手书的“前赤壁赋”,网友发现帖原文上写着“浮海一粟”,完全不是“沧海一粟”,被后人怀疑是抄写错误,误传误传,误传千年。 “赤壁赋”共有前、后两篇,是苏轼在“乌台诗案”中被黄州降职三年后,写于元丰五年(1082年)的作品。当年苏轼是黄州团练副使,先后两次游览黄州附近赤壁,写了两篇赤壁赋,其中“前赤壁赋”是第一次游览赤壁时写的,目前现存的唯一亲笔手书,保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沧海一粟”是人人琅琅上口的成语,比喻事物渺小而微不足道,语出自苏轼的《前赤壁赋》。

据岛内媒体中时新闻网报道,台北故宫博物院近日展出苏轼亲笔手书的《前赤壁赋》,网友发现帖中原文写的是“渺浮海之一粟”,根本不是“沧海一粟”,疑似是后人抄写笔误,才导致错误以讹传讹,误传千年。

《赤壁赋》共有前、后2篇,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3年后,于元丰五年(1082年)写下的作品。当时苏轼是黄州团练副使,先后2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两篇赤壁赋,其中《前赤壁赋》便写于首次游览赤壁时,目前现存唯一的亲笔手书,保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如今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苏轼《前赤壁赋》,可见原文写着“寄蜉蝣于天地,渺浮海之一粟”,并非是沧海一粟。至于为何会出现这样的错误?有研究学者曾推测,可能是“沧”和“浮”字形相近,加上真迹只有少数人能看到,才会在传抄或出版印刷过程中误植。

报道认为,从语意来看,“沧海一粟”指的是大海中的一粒米粟,“浮海一粟”则是浮在海面的一粒米粟,显然后者更具意境,也更加合理。对此,台北故宫博物院也坦言,可能是后世抄写错误,但其实上述两者意思都说得通,目前通行最多的版本是“沧海一粟”。

“沧海一粟”是后人抄错了?台北故宫展苏轼真迹证实应是“浮海一粟”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语文建设杂志”微信公众号去年8月就曾刊发文章《两处异文成因及文意重新解读》提到,与世传刻印本《赤壁赋》中的“渺沧海之一粟”“与子之所共适”不同,较早的苏轼手书墨迹本作“渺浮海之一粟”“与子之所共食”。

文章认为,其实两处异文是文本传抄过程中因草书形似造成的讹误。通过对苏轼的语言使用习惯及文本意蕴的考察来看,手书墨迹本应该更符合苏轼文章本意,这或可为高中语文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其他相关

宋朝名人,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3-23 阅读: 52
你知道,苏轼也是一名具有多重身份的宋代名士,既是政治家、学者、蜀党领袖,又是大书法家、美食家、大诗人,不过我们未必知道苏轼的另一个身份——他还是一名充满奇思妙想的工程师。说起诗人辛弃疾,他也有另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武功高强甚至有点心狠手辣的大剑客。但辛弃疾要效忠的国家是大宋,不是大金。...

“我就是峨眉山上吹下的风”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3-14 阅读: 20
意气风发的他和同样睥睨天下的王安石迎面撞上了。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朝堂上的大苏多么怀念江湖上的自己呀。“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东坡就像那股从峨眉之巅吹下的山风,自然清新、大气磅礴。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初夏时节,老病的东坡颤颤巍巍登上熟悉的金山。...

腹有诗书气自华,飞花令里读诗词——100句(高)篇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2-29 阅读: 27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天将金玉为风露,曾为高秋几度贫。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东坡为何深受现代人喜爱?

东坡为何深受现代人喜爱?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3-10-01 阅读: 70
东坡为何深受现代人喜爱? 苏轼研究专家朱刚教授明日将在眉山开讲 华西都市报(记者张杰实习生袁琴)作为苏东坡研究专家,朱刚教授在学术圈和大众读者群中得到双重认同。他的“苏湘十讲”、“苏湘苏辙研究”、“苏轼评传”、“阅读苏轼”等作品被众多“苏芬”认可和喜爱。 7月26日上午,“东坡大家说”将在眉山三苏祠博物馆开启新篇章--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苏轼研究专家朱刚教授将作为主讲嘉宾开讲。他以“从桃源流出的江湖--写苏诗的”江湖“”为题,分享自己多年来对苏轼诗歌的研读和苏轼对人生命运的领悟。...
历史上的今天:苏洵逝世

历史上的今天:苏洵逝世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3-06-22 阅读: 101
北宋文学家苏斌逝世,北宋文学家苏轼去世,苏轼,其子苏轼和寿哲皆以文学闻名于世“三字经”中“小老千,由于牛年轻时难读,他在青少年时代与李白和杜甫相似的林侠、张瑜、苏婉才顿悟,宫丘诗书经传诸子百家,苏轼在散文中长篇大论,论论明快,小倩在谱领域贡献巨大,他创造了现代水谱方法之一的苏氏宝礼,直到今天仍然是很多地方和姓氏守宝的范例,小余文章的语言字字朱熹、句句之宝、古朴凝练、生动形象。...
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3-05-25 阅读: 99
我们可能决心从这条荆棘路上坚持不懈地走来,但有些人却对永不放弃的虫子之灵感到惊奇。原因是他们思考的角度不同。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认为哈姆雷特是个整天只会幻想的懦夫,但她觉得哈姆雷特的话像名言哲理一样深奥,如果我们能换位思考的话。不会有争吵的产生,决定思维方式的差异。...
我来说两句

年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