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秦始皇的功与过.doc

天天见闻 天天见闻 2023-12-25 综合 阅读: 34
摘要: 统一后,秦始皇史无前例地进行了大建设、大征税、大剥削、大刑杀、大焚书、大巡游、大求仙。[18]以上评论说明秦焚书的最终目的是愚民。正如前文所述,秦始皇对秦始皇的评价不太高,不能高估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绩,对他统一后的所作所为,也应给予充分的检验分析。历史上关于秦始皇的两派斗争[N]?

试论秦始皇的功与过.doc试论秦始皇的功与过 摘要:秦始皇之所以能统一中国,并非个人才能所致,不过是“续六世之余烈”而已。秦统一后,虽颁布了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的政令,但面对当时中国仍保留着封建割据状态的现实,他没有采取与民休养生息和稳定政局的措施,而是进行史无前例的大役使、大榨取、大刑杀、大巡游、大求仙等,致使民不聊生,百姓疾苦。秦始皇的骄奢淫暴、喜阿谀奉承的品性与“雄才大略”、“千古一帝”之称的确不相符。所以,对他的评价不宜过高,还应当更低些。 关键词:秦始皇;功绩;过失 一 关于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贡献众所周知,统一国家的出现,不是只凭个别英雄人物就能做到,它是有一定的历史条件做基础的。秦中央集权封建皇朝的建立,正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结果。春秋时期,由于铁工具的使用日益广泛,农业、手工业和交通相继发展起来,人民的经济生活自然也日益密切,这就为建立统一的国家奠定了重要的经济基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增强,各国统治者争夺土地、人民的胃口也越来越大,兼并战争因之日益剧烈地展开。春秋时,中国还有数以百计的诸侯国,另外,散居着不少的少数民族,可是进入战国时,就只有齐、楚、燕、赵、韩、魏、秦七个大国,而且在各国内部也大致消灭了旧日卿大夫专权世袭的局面,成为具有君主集权性质的新型王国。

国家大了,战争规模也日益扩大,最后势必是由一个最为强大的国家统一中国,哪个国家具备统一中国的条件呢?秦国僻处西陲,经济、政治原来比较落后,可是它所受旧传统保守势力的阻碍较少。秦孝公时,商鞅变法的成功使秦建立了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君主专制政体,变法积极推行富国强兵的耕战政策,不仅奖励本国人民积极生产,并且招徕三晋人民到秦开垦荒地,还设立军功爵,鼓励战士杀敌立功。另外,秦也招揽国外有识之士担当国家重要职任,秦官吏比较忠于职守,结党营私的现象较少,阶级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都较东方各国缓和,所以秦在经济、政治、军事各方面都居六国之前列。公元前246年嬴政即位时,秦的疆域已接近其他六国疆域的总和,连当时执政的丞相吕不韦都“欲以并天下”[1],公元前237年,嬴政亲政时,李斯建策说:“秦之乘胜役诸侯,盖六世矣。今诸侯服秦,譬若郡县。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2]。西汉著名政论家贾谊也说:“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余君,常为诸侯雄。岂世世贤哉?其势居然也。”[3]可见秦始皇之所以能够吞并六国,主要还是由于秦国长期以来积累的总体优势,并非秦始皇个人才能所致。郭沫若早在1943年就对秦始皇统一中国的事业作出论断:“中国自春秋以来,由十二诸侯而成七国,无论在政治上与思想上所走的都是趋向统一的路线,而始皇乘六世的余威,处于居高临下的战略地位,益之以六国诸侯的腐败,故他收到了水到渠成的大功。

”[4]这个说法是极有见解的。历代创业国主如刘邦、刘秀、曹操、李世民、朱元璋等都善于用人驭将,身经百战,摧破强敌,平定天下。秦始皇则一直深居朝堂,从未参加过实际战斗,就此而论,秦始皇的统一中国不过与司马炎之灭吴相类似。就他在统一前的表现而论,他一直到22岁平定嫪毒之乱后,才开始亲自处理政务。由是以观,秦始皇早年表现并非突出,他亲政以后至统一前虽有些较好表现,如虚心纳谏,择善而从,谦恭下士,遇事能讲策略,分别缓急等,但很难就此说他有什么了不起,特别是他统一之后,把历代人民用血汗和泪以及先王艰苦创业换来的统一大业,全部说成是他自己的功德,将自己吹捧为旷古未有的超级皇帝,这种表现只能显示他器小识短。1995年白寿彝等主编的《中国通史》中说:“一般对秦始皇在统一上的作用,多推崇过高,秦灭六国,实现统一,是时代的产物,始皇不过是‘续六世之余烈’而已。”我很同意这种说法。二 对秦始皇推行郡县制的看法秦统一后,是否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秦统治集团内有不同的意见,丞相王绾等建言:“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无以填之,请立诸子”,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以为:分封诸子为王是战乱之源,不利于安宁。

秦始皇功过是非_秦始皇的功与过_秦始皇功过辩论赛

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又复立国,是树兵也”[5]。于是分天下为36郡。如史书所记述,早在春秋初期,晋、楚、秦等大国已经在新兼并的地区设立郡县,其中灭国最多的楚国从来不曾把新得的辖地分封给谁,都直接设郡县。可见设郡县并非秦的独创,只是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推行郡县制,则始自秦始皇,体现了秦始皇能够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的决心。但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诚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就建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仍旧保留着封建割据的状态。”从秦统一后的具体情况看,秦皇朝对地方上的控制确实非常不够,比如当时秦政府所要缉捕的旧魏国名士张耳和陈余就始终捉拿不到;另外,旧韩国贵族张良曾与力士以铁锥伏击秦始皇于博浪沙中,秦始皇怒而命天下大索十日,竟毫无结果。这两件事都发生在中原地区,尚且如此,就足以说明秦对地方的控制远远不够贯彻政令。再说,一个重大政治措施,纵然方向正确,推行起来也难免遇上困难或阻梗:一则地方豪强、士绅的势力盘根错节;二则数百千年遗留下来的割据封王思想深入人心;三则秦朝中大臣王绾等尚且主张实行部分封王制,郡守县令等地方官岂能真正认识到郡县制的好处而认真执行政令。

例如当楚国旧贵族项梁迁居吴县落户以后,仍能主办当地征发人民服徭役的重大事务,显示出地方官必须与豪强勾结,始能迫使农民服劳役兵役;又如单父人吕公移居沛县后,沛县令想讨其女吕雉为妻,吕公不答应,而将其女嫁给了沛县一个亭长刘邦,也足以表明地头蛇的势力不可低估。由于割据保守思想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的心目中,所以当陈胜起义发生以后,赵、燕、魏、齐等地纷纷拥立旧六国贵族或其代理人为王。陈胜能够掀起反秦大起义,可是无力阻止割据势力为王,就足以说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的不易。最重要的是当时社会经济条件远远不足以支撑政府政令法律的贯彻执行,由于统一后国土广大,人民到中央或边远地区服兵役、劳役和输送粮食物资的花费无疑大增于前,这对终岁劳苦尚入不敷出的农民大众来说,实难以负荷。面对以上种种情况,秦始皇如真想发挥郡县制的作用,理应在经济、政治、法律等方面采取相应的积极措施,首先要改善长期战争使得家破人疲、嗷嗷待哺的黎民百姓的生活条件,给其以休养生息的环境。可是秦始皇眼中根本就没有人民大众。早在他从事统一大业时,就“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6],将掠夺来的美女和锤鼓都放在里面。统一后,秦始皇就进行史无前例的大修建、大征戍、大榨取、大刑杀、大焚书、大巡游、大求仙。

秦始皇功过辩论赛_秦始皇功过是非_秦始皇的功与过

以上各种大措施都系在短短十年中同时或交相进行。真是惟我独尊惟我享,管他血汗泥交流!由是以观,秦推行的郡县制已经被秦始皇的骄奢淫暴等实际行径所糟践坏了。后代开国君主以为秦之所以速亡,主要是由于推行郡县制而陷于孤立无援的结果,即史书所说的“惩戒亡秦孤立之败”[7]就充分说明了秦始皇推行郡县制给后世的影响,不是好,而是坏。从战国时期的各国情况来看,东方各国并未因设立一些郡县而变得富强,其中主要原因在于六国统治集团都有不同程度的腐化,秦国虽因商鞅变法以后,各种政治、经济等措施能较好地促进生产发展和调动了人民大众的积极性,可是秦统一后,秦始皇各种祸国殃民的虐行,不仅使得秦皇朝迅速灭亡,同时,也明确地显示给后人,仅仅依靠颁布一下全国皆为郡县的政令,是无补于实际的,所以我以为不能仅因秦始皇在全国推行了郡县制,就把他说得怎样先进。同时,也不能把王绾等大多数朝臣都指责为保守势力的代表。从史书记载看,秦皇朝著名大臣如蒙恬、蒙毅兄弟,王翦、王贲父子,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等都是忠于秦皇朝的,他们比秦始皇最宠信的赵高、李斯等要好得多,所以我们评论谁是谁非,主要应看实际效果,不宜只看空文空议。制度再好,不适于当时社会状况,或者执行者的素质不够,都不会得到好结果。

前人或以为秦之速亡,“失在于政,不在于制”[8]。也就是说,政治搞不好,多么好的制度也无济于事。所以秦始皇在全国推行的郡县制并不是成功的。三 关于秦始皇的执法用刑过去有人说秦始皇实行法制,任人得当,赏罚分明[9];不妄诛一吏[10]。试翻阅《史记》有关纪传:有一次,始皇看见丞相随行车骑众,说了不满意的话,一个中人告诉给丞相,丞相减少了车骑,始皇知道是由于中人泄露了他的话,可是又盘问不出是谁,便把当时在旁的中人全杀死。假若秦始皇不妄杀一吏,为什么这样小事大杀呢?又如有人在一块陨石上刻—52—了“始皇帝死而地分”[11]六个字,始皇就把住在陨石旁的居民全部杀死了;当始皇高兴时,连一棵树也被封为五大夫;当始皇大怒时,就令刑徒砍尽湘山树。如果说始皇有对犯罪而不行刑的人,那就只有臭名昭著于史册的赵高,当赵高因犯了大罪而被直臣蒙毅判以死刑时,始皇不但不让杀,还复其官爵。甚至令赵高掌管皇帝符玺大权,并让赵高教导其最爱少子胡亥学书学法。当始皇最后因欲成仙而与群臣隔绝时,惟有赵高在身边担当拟传圣旨的特大任务,这就为赵高日后篡权提供了大好机会。秦汉时人对秦始皇比我们了解得多得多,未见有谁替秦始皇说多少好话,从书上看到的多是对秦始皇政虐法苛的叱责声,董仲舒说秦“好用K酷之吏,赋敛亡度,竭民财力,百姓散亡”[12];《汉书?食货志》言秦:“贪暴之吏,刑戮妄加,民愁亡聊,亡逃山林,转为盗贼,赭衣半道,断狱岁以千万数。

秦始皇功过是非_秦始皇的功与过_秦始皇功过辩论赛

”秦始皇“专任狱吏”[13],可是狱吏并不守法。根据《史记?货殖列传》的记述,一些被迁徙的六国富商为了落居在近处,争相行贿秦吏。秦政权侵害和榨取的只能是无钱无势的“贫人贱民”。秦加到农民身上的徭役、兵役最为群众所患苦,所谓“秦民见行,如往弃市”[14],因而争相逃亡,按照秦法,凡不能按时到达戍守或劳动地点的应征者以及押送官吏都要处以死刑。这种苛暴而愚蠢的法律只能逼使人们造反,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掀起的起义和泗水亭长刘邦的逃匿,都是因此发生的。所以秦的苛法峻刑到头来只能搬石头砸自己的脚。秦始皇所执行的法家思想,优点是重视耕战和富国强兵,因之有助于吞并六国,但法家的弱点即主张君主专制过甚,韩非甚至用“慈母有败子,而严家无格虏”的话来强调行使严法峻刑的必要。秦统一以后,以这种理论为指导,再加以始皇的贪婪和纵欲,便不顾人民大众的死活,任意横征暴敛,扰民破坏生产,结果,由过去重视耕战变成了只战不耕,使人民大众上不能养父母,下不能保妻小,中不能顾自己,只有揭竿而起,死中求生,这样,秦的统治在始皇时已岌岌可危,他尸骨未寒,大泽乡的烽火已经燃烧起来,秦帝国立即土崩瓦解,这就是暴君行暴的结局。四 关于焚书坑儒“焚书”发生在公元前213年,是因秦统治集团内部有郡县制与分封制两种不同的政治主张引起的,进而扩大到焚书和杜绝一切反政府言论。

根据李斯提出经秦始皇批准的焚书理由和办法是:1?以前各国互争,不能不厚待游士,现天下已定,为了让皇帝的功业永远传下去,人民都要遵守政府法令,不能有任何相抵触的言论和行动。2?儒生们不顺从当今皇帝,专推崇三代帝王,每逢朝廷有法令下达,都加以议论,以反对主上为荣,以标榜自己为高,这种情况如不禁止,就不能维护主上的尊严和专制制度。3?基于以上理由,下令焚书,非秦国的史书和博士官保管的《诗》、《书》、百家语一律烧掉。4?在一起谈论《诗》、《书》者杀头,以古非今者族,官吏知情不举者与同罪。5?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即旦起筑城的四岁刑)。6?医药小筮、种树之书不烧。7?如想为官,可以从吏学习法令。由上可知,焚书并非仅针对几个主张采取分封制的儒生,而是为了杜绝一切反对政府的言行,秦政权的镇压目标归根结底还是对准全国人民的。如秦始皇说:“诸生在咸阳者,吾使人廉问,或为妖言以乱黔首。”[15]李斯说:“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16] 可见秦统治者所最畏惧与提防的还是人民,他们所以严格控制言论,是为了闭人之口,塞人之耳,便于其统治和榨取。对此,西汉时人已看得非常清楚,故贾谊说:“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17]司马迁言:“收去《诗》、《书》百家之语,以愚百姓。”[18]以上评述说明秦焚书的最终目的是愚民。按照李斯和秦始皇的逻辑,只要把几部经史子集之权威书烧掉,人民就找不到与秦皇帝的政策和措施相敌对的理论依据和历史依据,然后再让人民“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这样,就可以达到控制言论和驯服人民的目的,这就是所谓封建专制主义。焚书的第二年(公元前212年),又发生了“坑儒”事件。坑儒是由几个方士谈论秦始皇作风上的一些缺点而引起的,事情牵连到一些背地诽谤过秦始皇的儒生。秦始皇所以坑儒生,是为了“使天下知之以惩后”,即所谓“杀鸡给猴看”,令天下人不敢再非议皇帝的缺点。秦始皇以为这样做,就可以使他的统治得到巩固。至于被坑杀的460个“诸生”究竟是方士还是儒生?郭沫若以为全是儒生,我同意这个看法,因为:1?从《史记?秦始皇本纪》原文看,秦始皇对诽谤他而逃走的方士候生、卢生虽极忿怒,但并没有杀他们,据《说苑?反质篇》记述,卢生未见捉到,候生虽被捉到,也未惩罚,这是因为当时秦始皇追逐的最大利益是求得长生不死的仙药,因此对方士总存在着幻想,不敢过分得罪。2?秦始皇下令“坑儒”时,长子扶苏给他进谏说: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

扶苏在这里只提到儒生,而未提方士,表明坑杀的全是儒—53—生。秦始皇贸然坑杀儒生,只能扩大自己的对立面,既不应该,也不策略。3?《汉书?京房传》载:秦时,赵高用事,有正先者,非剌高而死。正先是一位当博士的儒生,表明在朝的儒生还是忠于秦而反对赵高的。从儒生的经济状况看,很多属于中小地主阶层,他们还是乐意看到秦政权的安定与清明,以利于他们的进身之阶。事实证明,焚书坑儒对巩固君主专制是无益而有害的。五 对秦始皇的评价不宜过高如前所述,对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绩不能估计过高,对他统一后的所作所为,也应当给以足够的检查剖析。他除了为自己大修宫殿、坟墓以外,从他称皇帝到死,千方百计寻求长生不死之药,他多次兴万乘之驾[19],到东部临海及内地名山大川去巡视,所到之处,要地方官吏修路上食,骚扰得人畜不宁,仅徐福率领数千男女入海求仙药所耗费的钱财就以亿计,韩众、卢生、候生等入海求仙所花费尚不在内。秦始皇不只做尽生前享受的能事,还为死后“灵魂”享受而大修坟墓。据近人统计当时被征发去修建宫室、坟墓的人有七十余万,其他屯北边、筑长城、筑驰道及运粮饷等所调动的人力达到200万以上。史家常说秦统一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可是秦始皇这样不顾百姓困苦,不顾国家生死存亡,社会生产力还能发展吗?西汉人晁错在谈到秦服役者的惨痛遭遇时说:“戍者死于边、输者偾于道,秦民见行,如往弃市”[20];《汉书?食货志》说:“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内兴功作,外攘夷狄,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戍。

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澹其欲也。海内愁怨,遂用溃畔。”可见秦始皇践踏民力对于生产的破坏是多么严重,对人民和国家的影响又是多么恶劣!假如我们现在无视这种情况而把秦始皇说得过好和伟大英明,恐怕也对不住当时被践踏得肝脑涂地、父死子残、夫亡妇丧的千千万万先民。我们以前评论古代人物往往不大注意其品性作风,实则,一个人的品性与其人的政治和事业关系是很大的。秦始皇的骄奢淫暴,谁都无法否认。可是,人们对秦始皇喜欢阿谀和极端愚蠢的行为却未能给以充分而明确的揭露。清代政论家王夫之在其《读通鉴论》中说过:“秦始皇之宜短祚也不一,而莫甚于不知人。非其不察也,惟其好谀也。托国于赵高之手,虽中主不足以存,况胡亥哉!”正因为秦始皇听不进逆耳之言,所以他越来越脱离了一些正直的大臣,而使自己陷于赵高等五六个宦官的小圈子中,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东游途中得病身亡,究竟是病死的呢还是被赵高乘其有病而做了手脚呢?这不能不令人怀疑。秦始皇的迷信程度真是登峰造极的。秦始皇为了表示其至高无上的皇权,曾规定只有皇帝才能自称曰“朕”,后来方士为了哄骗始皇,曾说过:“真人者,入水不濡,入火不弧21]正合始皇长生之意,于是他说“吾慕真人”,遂改称“真人”,不再称朕。

始皇还“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22]。因之久久不立太子,始皇晚年竟坠落到与世隔绝而陷于赵高这个专事谄佞的窃国大盗的魔掌中,如此极端幼稚和愚蠢的始皇还能称得上“雄才大略”和“千古一帝”吗?从中国两千年封建皇朝开国之君来看,创业艰难的君主,建国后的政治措施较得当。比如刘邦起兵后,身经百战,九死一生,然后建立汉朝。当刘邦看到萧何营作的未央宫甚壮丽,便怒而责备萧何说:天下匈匈苦战数岁„„何治宫室过度也?反过来看“承六世余烈”,,而统一中国比较容易的秦始皇不仅不知成功来之不易,更谈不上懂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以民为重的道理,因之他的统治必然每况愈下,甚至为秦之灭亡埋下了无可挽救的种子。这里,可能提出以下疑问?即对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所颁布的统一文字、车轨、货币、度量衡等措施,该怎样评议?我以为以上措施看似顺应了人民的需要,但从实际情况看:这些措施基本停留在一纸公文上,人民在秦始皇暴政统治下的短短11年内,从中并未得到任何实惠。所以我们对于这个徒有统一之名而无安民之实的暴君不宜给以过高的评价。中国真正实现了统一并给人民以休养生息,从而推进了中国历史的稳定与发展的王朝,应当是汉而非秦。因而我个人以为对秦始皇的评价,应当低于刘邦。

这样说已经把秦始皇统一中国和建立了某些制度包括在内了。否则,还应当更低些。总而言之,我们看问题不可只停留在事情的表面,还得寻根究底,搞清楚事物的内涵,从事实的全部总和、各事件的联系中作出结论。参考文献:[1][3] [5][6][11][13][15][16][17][21][22]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82.223,277,239,239,259,258,258,255,280,257,264.[2][18]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2540,2546.[4]《十批判书?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判》[M]?[7]班固.汉书?诸侯王表[M]?北京:中华书局,1983.393.[8]柳宗元?柳河东集?封建论[M][9]梁效?试论历史上关于秦始皇的两派斗争[N]?北京日报,1974-05-20[10]章太炎?章氏丛书?秦献记[M]?[12]《汉书?食货志》[M]?[14][20]《汉书?爰盎晁错传》[M][19]《史记?淮南衡山列传》[M]?【责任编校 朱 凡】

其他相关

末代秦王子婴继位46天,秦灭亡的四种关系!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3-26 阅读: 10
那么,从嬴政开始往前追溯,有始皇帝、庄襄王、孝文王三代君主。据此可以判断,吕不韦觐见子楚,大约是前261年的事。那么,何种身份更加符合子婴在史书中的言行呢?赵高谋杀胡亥之后,怕秦人群起而灭之,于是谋立子婴为王。本人觉得以汉祖刘邦之政治头脑,不会看不透这一层。...

李斯和中车府令赵高是否真的成为千古迷案?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3-26 阅读: 12
两千多年来,国人都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记载,把丞相李斯和中车府令赵高当作两个大奸臣,在秦始皇死后,正是他们二人联手篡改遗诏,立幼子胡亥为帝,这才导致秦末的大动乱。——《史记--秦始皇本纪》...

文笔好的小说推荐 文笔好的小说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3-24 阅读: 20
文笔好的小说有什么推荐我推荐我毕生思考,十年笔耕写成的《生活鸣》(1298千字)一书,此书于2019年5月经华文出版社出版发行。由于笔者名气小,只能自费出版。第一次印刷一百套(上下卷组成一套)除留存几套外,其余已售完。如有需要者,必须第二次印刷,起印也是一百套。《生活鸣》一书以开启生活,认识生活,策划生活,实践……...

有关长城的故事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3-22 阅读: 24
此段长城的结构独特,城墙是用巨大的条石为基础,以砖包砌而成。其实玉门关是汉武帝时所建,因这里是古代我国通往西域的重要交通要道,从西域输入和阗玉石就从此入关,故名。关于长城的民间故事很多。这当然就是长城。相传,古时有一对燕子筑巢于嘉峪关柔远门内。...
长城的故事传说

长城的故事传说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3-22 阅读: 23
长城的故事传说12、孟姜女哭长城人们都说,是秦始皇最早修的万里长城。6、荡气回肠的“长城的故事”秦始皇与凤化身而成的孟姜女在长城相遇,孟姜女诘问秦始皇:“你修了长城,可失了民心,谁来保护你的王朝千秋万代?...

贾宝玉的形象分析4篇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3-14 阅读: 24
笔者从贾宝玉身上的性格特征入手,剖析其内蕴及曹雪芹塑造这个人物所折射出的个人理想。在贾宝玉这一人物?贾宝玉这一人物形象处处流露出对传统的男性社会性别角色的颠覆。三、曹雪芹对贾宝玉这一形象的态度所折射出的个人思想浅析...
我来说两句

年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