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干洗店好做吗,干洗店怎么经营生意会越来越好?
复工复市进行时
城市按下“重启”键,
嘉定街头的洗衣店也纷纷“苏醒”,
开门迎客。
淡季迎来“送洗热”
昨天(6月4日)上午,在福海路上的一家洗衣店里,店主项水和正忙着收衣检查、登记信息,前来送洗衣物的顾客络绎不绝。
“我的衣服之前放了好几个月,一直没有洗,今天正好有时间拿过来洗。”王女士表示,此前家里积压了不少冬衣,这次终于可以来个“大扫除”了。
抬眼望去,店里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衣服,大多是封控前的“存货”。“我是12月送来洗的衣服,一直没来得及来取。”张阿姨不好意思地说,直到店主打电话提醒,她才想起来。
“现在店里大概有500多件衣服吧。他们衣服要是没拿走,超过3个月,我们要打电话联系他,所以这两天取衣服的人也很多。”项水和递过衣服,笑着说,6月本是洗衣淡季,如今反而成了旺季,客流量明显增加,订单量相比去年翻了两番。
妻子朱辉娟也在一旁忙碌,她将衣物从机器里取出后,细心熨烫,“赶”跑浮尘,再装袋挂起。“我需要把每件衣服按照排数重新编号,这样下次翻衣服好找一些。”朱辉娟解释道。
洗衣店里,除了3台机器,消毒液、酒精、口罩也是必备品。“玻璃门、柜台台面这些地方都要用酒精消毒,早晚各一次。”项水和告诉记者,他们每天7点半开门,在此之前要对店里做全面消毒。为安全起见,顾客也不能像从前一样随意进入,需要在门口扫描“场所码”,“卫生肯定要搞好,客人放心,大家放心,我们自己也放心。”
“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我入行将近30年了,28岁时来上海,5年前到嘉定。当初看到附近都是居民区,人气旺,就在这里定下了。”今年55岁的项水和是浙江人,和妻子一同经营着这家洗衣小店,“那时候,光设备就投入了近30万。”
经年累月,到店的顾客大多是周边居民,小店也攒下不错的口碑,项水和一家同样有了生活保障,“看到顾客心满意足地取走衣服,是我最高兴的时候。”
然而,本该忙碌运转的洗衣机,却在今年春天“安静”了下来——疫情之下,大大小小的店铺按下了“暂停键”,这家洗衣店也不例外。
“从3月20日到6月1日,我们一直关门没有营业。”73天这个数字,项水和记得非常清楚,而这“失去”的两个多月,对小店来说是往年的“黄金时段”。
项水和说,小店的收益主要就靠春节前后,特别是三四月换季之时,送来洗的衣服更是能把小店塞得满满当当。羽绒服清洗费35-50元一件,军用大衣50元一件,羊毛背心15元一件……往年3月,他们能有五六万元收入。
面对资金压力,项水和有过担忧,但并不焦虑,“疫情期间,我们也不敢出门,就安心在家里待着。”
好在,他等来了好消息。6月1日,复工第一天,店里迎来数十位顾客,热热闹闹一如往常。项水和打量着这个不到30平方米的洗衣店,觉得这里就像自己的家,顾客就像朋友一样。
如今,福海路上,理发店、餐饮店等业态同样“归队”恢复营业,这家洗衣小店在福海路上并不起眼,但正是因为无数个他们,更多人的日常需求才得以满足。
“看到街上人气旺了起来,我们做生意的也特别高兴。”项水和说,开门营业之后,他的心定了,也看到了希望:“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撰稿:杨育杰
摄像:张晓冬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