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把屈原叫错成“芈原”!为什么姓芈但只能叫屈原?

天天见闻 天天见闻 2024-01-08 文化 阅读: 31
摘要: 实际上,电视剧“大秦帝国”也确实称“屈原”为“榊原”,而电视剧“思美人”中屈原也自称“姓屈”。楚国在周代被确立为“悯”姓,但这个字最多用金文写成“……”,“楚”实际上是后来的误传,基于此并不能说明楚人崇拜羊。

前几年有个很火的电视剧《芈月传》,其中提到芈月是楚怀王的妹妹,而屈原是她的老师。芈月其人在历史上确实存在,就是战国时的秦国宣太后芈氏,秦惠王的妻子,秦昭王的母亲。但对于她的出身,史书并未明言,只有“芈”这个姓反映她出身楚国。从其嫁给秦惠王后地位不高来看,不太可能是楚国的公主,应当只是一般的宗女;而其作为屈原的学生,也是小说家杜撰的情节。

不过我们知道,屈原也是楚国王族。那么,为什么屈原叫“屈原”不叫“芈原”?事实上,电视剧《大秦帝国》中,确实也把“屈原”称为“芈原”;而在电视剧《思美人》中,屈原也自称“姓屈”。那么,屈原到底姓什么呢?改称芈原是否合理?我们就要从姓氏制度说起了。

今天的姓就是氏,氏就是姓,这个没有问题。但为什么要用两个字?因为追根溯源有区别。根据战国秦汉史料的说法,在上古时期就有了姓氏。黄帝为姬姓有熊氏、炎帝为姜姓神农氏、尧为祁姓陶唐氏、舜为姚(妫)姓有虞氏、禹为姒姓夏后氏,而楚国先祖季连为颛顼后代,是芈姓。建国后,学者多跟从摩尔根母系父系先后说,认为姓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氏起源于父系氏族社会,直到今天仍然不少人主张。

但这种流行多年的观点,近些年却遭到质疑。一方面,从现代人类学来看,母系氏族社会并非先于父系氏族社会的必经阶段,笔者在《这件文物说华夏先祖“知母不知父”,究竟暗含着怎样的文化隐喻?》一文中有探讨;另一方面,从甲骨文考古来看,商代没有形成姓氏制度,以“姓”的女字旁论证源于母系属臆断,笔者在《国家博物馆这件与司母戊鼎并列的青铜器,证明上古龙族不是幻想!》一文中有探讨。种种证据表明,姓氏制度的确立源于西周时期。

西周初年,周公平定武庚、三监、东夷之乱,认为需要加强东方地区的统治,于是就把周人子弟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以统治土著,这是夏商二代从未有过的创举。周人被分散开来,为了强化血缘宗法,于是就发明了“姬”姓,作为周人的血缘标志;并以分封的鲁、卫、燕这些地名为各自的氏。为了壮大周族势力,于是又发明“同姓不婚”的制度,即姬姓不能与姬姓通婚,这样才能保证与其他族团持续发展融合。

我们可以初步梳理一下姓与氏的关系。姓表示的是血缘出身,是不能变化的;氏表示的是社会集团,是可以变化的。当然,氏不能简单视为姓的分支,因为女子出嫁前从父氏,出嫁后从夫氏,姓却是固定从父的。而在称呼里,往往以男子称氏,女子称姓。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男子往往参与政治,别人一看氏族就知道,你出自什么集团,地位尊卑如何;而女子称姓,方便的是辨别“同姓不婚”。可见,姓氏与周代分封、宗法、婚姻等一系列制度都是相互联系的。

回到楚国。楚国在周代被确立为“芈”姓,不过这个字最在金文多作“嬭”,“芈”实际上是后来的讹传,不能据此说明楚人崇拜羊。比如有个“随仲嬭加”鼎,随就是随国,仲就是二,嬭是楚姓,加是人名,那么她就是嫁到随国的楚女加,在家里排行老二。楚国在周代因始祖鬻熊确立“熊”氏,而这个字在金文中也多作“酓”,“熊”也是后来的讹传,也不能据此说明楚人崇拜熊。比如有个“楚王酓章”镈,楚王酓章就是文献中的楚惠王熊章。

至于“屈”当然是氏而不是姓,过去一般认为屈氏来源于春秋初年屈瑕,《世本》说屈瑕是楚武王之子;清华简《楚居》发现在西周初年就有个“屈紃”,不过这个“屈紃”是人名还是地名有一定争议。总之,屈原应该是屈瑕的后人,“屈”族作为“熊”族的分支,所以屈原就是芈姓屈氏,其自称“姓屈”是错误的,改称“芈原”也是错误的。屈原名平,只能叫屈原或屈平;芈月的“月”系虚构名字,其父系氏族不明,可根据国名称楚芈、秦芈。

大家可能要问了,秦始皇不是叫嬴政吗?实际上,在《史记》及更早的文献,秦始皇都是叫“秦政”“赵政”,从来没有叫“嬴政”的。而在秦汉时期姓氏合流后,很多人不知道姓氏区别了,所以就以“嬴政”称之。为什么姓氏会合流?因为战国时期氏族解体,区分姓氏已经没有了意义。所以今天的姓氏,一方面有姓的性质,区分血缘、不可变化;一方面又多沿用氏的名称,所以战国七雄的国号到今天都是姓氏,而姬、嬴、芈这些古姓却鲜见了。

当然,鲜见不代表绝迹,比如古姜姓今天还很多,这是为什么呢?姜姓之所以多的原因,并不是来源于姜姓齐国,而是与羌人汉化有关。羌人本无姓氏,华夏化后则多以姜(羌)为姓氏,三国名将姜维出身的天水姜氏就是土著大族。而在《史记》里,宣太后芈氏有个兄弟叫芈戎,这是为数不多的男子称姓,说明在战国时期姓氏合流,有些王族旁支因为边缘化而失去氏,但却还知道自己的姓,所以就直接以芈姓命名,有部分古姓就是这样传下来了。

参考文献:

陈絜:《商周姓氏制度研究》

张淑一:《先秦姓氏制度考索》

赵艳霞:《中国早期姓氏制度研究》

作者林屋公子,文史作家,主攻先秦秦汉史。出版著作《先秦古国志》《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山海经全画集》三种,作品散见于《国家人文历史》、网易历史频道等纸刊媒体。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其他相关
中国玉器大全(春秋战国)9

中国玉器大全(春秋战国)9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5-19 阅读: 2
战国早期战国早期战国早期战国早期战国早期战国早期战国早期战国早期战国早期战国早期战国早期这种形制的剑见于湖南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墓出土帛画驭龙升天图上的男子所佩的短剑。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不久以前曾出土一件西周晚期与此器相似的完整的玉具剑。战国早期战国早期战国早期战国早期我们若将其称之为战国时期治玉工艺史上的一枝独放的奇葩,此器当之无愧。战国早期战国早期战国早期...
历史上为何找不到一点关于秦始皇皇后的记载

历史上为何找不到一点关于秦始皇皇后的记载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5-18 阅读: 2
中国人历来有一个习惯,喜欢统计一下谁是这个行业的第一人,谁是最后一人。比如谁是中国第一个皇帝?当然是秦始皇。谁是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知道秦始皇的人肯定比知道溥仪的人多。除了秦始皇是第一个称皇帝的人,更主要恐怕还是他作为千古一帝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力。 ...
从战国时期六国金文角度看汉字的隶变

从战国时期六国金文角度看汉字的隶变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5-05 阅读: 1
词:战国/六国金文/隶变(一)在战国时期六国金文里,有相当数量的汉字形体与秦汉早期隶书的发展状态相吻合,如:...
“香草美人”的浪漫画卷,你喜欢哪种?

“香草美人”的浪漫画卷,你喜欢哪种?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3-25 阅读: 18
开篇明义,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香草美人”是一个自带流量与浪漫标签的文学名词,而屈原则是“香草美人”意象的开创者。而“香草”与“美人”在《离骚》中也是两个相互独立又有所关联的意象。先来看一下《离骚》中的“香草”意象。《离骚》中,不仅有大量香草作比喻,而且还多次提到美人或美女。...
第二十六讲 我们如何读古诗?(二)

第二十六讲 我们如何读古诗?(二)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3-20 阅读: 21
我们如何读古诗?但同样是读诗方法的问题,钱穆主张读诗应该读某个诗人的全集,然后再将每首诗放进诗人的年谱去读,比如杜甫的诗、苏轼的诗,都可以这样去读,倘若只读选出来的《全唐诗》,那么读诗的境界终究是不高的。我们读诗,正贵从各家长处去领略。”这样的诗一气读来,便无趣味了。他的诗,一首首地读,也平常。...
贾弼之:中国最早编修家谱的人

贾弼之:中国最早编修家谱的人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3-19 阅读: 17
贾弼之修族谱,谱学大家第一人贾弼之奉命修撰的《十八州士族谱》有什么用处呢?贾弼之的儿子贾匪之,子承父业,也是家谱学家、历史学家。贾匪之在刘宋政权中官至太学博士、骠骑参军。贾渊的儿子贾执,官至梁朝行参军知谱事,也是家谱学家,撰有100卷《姓氏英贤》、5卷《百家谱》等。族谱研究成了贾氏世传的家学。...
我来说两句

年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