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之佛教发展的四个时期
上章讲了“三法印”,并留了一个问题给大家,什么叫“空空”?先说“灭灭”,佛祖在菩提树下悟得“四圣谛”,其中之一是“灭谛”,即证得清净寂灭的解脱境界,也叫“涅槃”。然而这个“灭”也是执念,所以要达到真正的“灭”的境界,须“灭灭”。佛教上叫“灭灭相”。
理解了“灭灭”,再来说“空空”就相对容易了。“空”是指万物存在的一种方式,或一种性质,它没有永恒不变的自性、实体,而一直处于变动之中。而我们既然说万物没有永恒不变的自性而给它赋予了“空”的概念,实际上相当于给了它“空”的自性,因此要达到根本的空,须“空空”,即佛教所说的一切皆空而又不执着于空名与空见。
我觉得“空”可以与王阳明“心外无物”联系起来看,空是心之作用,而空空是觉,是修行的境界。
了解了佛教的基本观念“四圣谛”和“三法印”以后,我们对佛教的内容有了一个基本的概念,但要真正了解佛教,还必须从佛教的发展过程来看一看佛教自创立以来它经过哪些阶段,以及在各个阶段的发展和变化,如何在各地生根开花,如何一步步形成了完整的系统。普遍观点认为,佛教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原始佛教时期,部派佛教时期,大乘佛教时期和密教时期,下面逐一讲解。
佛教的第一个阶段是原始佛教时期,时间跨度大约在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前四世纪中叶,大概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末到战国时期。
我们知道佛教最初创立的宗旨是追求解脱人生痛苦,并通过灭尽一切执着的方法来完成。佛教的核心思想就是“四圣谛”,这个时期也就是佛祖对其核心思想的传播。佛陀的说教最初是口传的,随机施设,不拘一格。采用偈颂、散文、故事、譬喻、直叙、问答等形式,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宜说不同的答案。
佛祖于公元前486年圆寂于末罗国拘尸那迦城外的婆罗林中,火化之后的佛陀舍利子经由香性之婆罗门分给拘尸那城、摩羯陀国、毗舍离国、迦毗罗卫国等八个国王,各国建塔供奉。解释一下舍利,舍利是指僧人死后所遗留的头发、骨骼、骨灰等,在火化后,所产生的结晶体,则称为舍利子或坚固子。佛陀舍利就是佛陀寂灭后火化之后的舍利。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第一次结集,时间是在佛灭后第一年的雨季,地点在摩羯陀国王舍城外毗婆罗山七叶窟,摩诃迦叶召集500位阿罗汉举行了结集佛祖的经典,明确了戒律与教法等,这一次没有用文字记录,也即口头整理。
佛教的第二个阶段是部派佛教时期,时间跨度是公元前四世纪中叶到公元一世纪,相当于中国的战国到东汉。部派佛教是指释迦牟尼佛涅槃后,从上座部与大众部的“根本分裂”到大乘佛教兴起前的阶段。
在佛陀灭度之后百年,僧团因为意见不同,产生争议,论争的主题一个是关于无神与有神的争议,一个是实有与假有的争议。印度西部摩偷罗国的耶舍比丘,邀请东西方的七百位长老,至毗舍离举行第二次集结,会中做出决议,认为东部比丘僧团对于戒律的十种看法是错误的。东部比丘僧团不同意这个看法,自行集结会诵,订定戒律。因七百集结代表了上座长老的看法,故遵行此戒律的僧团,称为上座部;而东方比丘僧团则称大众部。此为佛教僧团分裂的开始,所以又称为“根本分裂”。
分裂后的佛教徒在阿育王时期(公元前268-公元前232年)开始向外传教,阿育王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他在位期间,完成了统一印度的大业。据说,阿育王由于在征服羯陵伽国时亲眼目睹了屠杀的场面,深感悔悟,于是停止武力扩张。阿育王向佛教僧团捐赠了大量的财产和土地,还在全国各地兴建佛教建筑,他把佛陀舍利分成84000份,并兴建佛舍利塔奉祀佛骨。据说现今法门寺的佛陀舍利就是这样流入中国的。
为了消除佛教不同教派的争议,阿育王邀请著名高僧目犍连子帝须长老召集1000比丘,在华氏城举行第三次大结集,驱除了外道,整理了经典,并编撰了《论事》。阿育王开始向边陲地区和周边国家派遣了包括王子和公主在内的佛教使团以传播佛教,一支由中亚西域从北部进入中国,另一支由海上从南进入中国。这是佛教走出印度,迈向世界性宗教的开始。
这是佛教发展的前二个时期,它由原始佛教进入到部派佛教的分裂时期,并经过第一、二、三次结集,佛教思想逐步完备,佛经教义逐渐系统,并开始向外传播,推动了佛教的发展。而中国也是由此时期开始接纳和认可佛教的智慧,并在中国生根发芽,奠定了中华佛教的基础。接下我们再来了解一下佛教在印度发展的后二个时期,请看《佛教文化之佛教在印度的兴盛和衰亡》。
(接上)
上章讲了佛教外传到中国,印度本土的佛教各个部派,在公元前后开始由印度向北方和东方经过陆地和南洋传入中国,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是同期传入中国。小乘佛经对魏晋南北朝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有着重要的影响,但不久小乘佛教在中国衰落,而大乘佛教在中国却获得了辉煌的发展。
佛教发展的第三个时期是大乘佛教时期,大约是公元1世纪到7世纪,相当于中国的东汉到唐初。在中国,大小乘佛教是同时传入中国的。
了解一个词,大乘,梵语,音译摩诃衍那,又作上衍、上乘、胜乘、第一乘。是小乘(梵 )的相反词。乘(梵yana ),即交通工具之意,系指能将众生从烦恼之此岸载至觉悟之彼岸之教法而言。
在佛教声闻,缘觉,菩萨的三乘教法中,“菩萨乘”(或“佛乘”)为大乘教法。而小乘是三乘佛法中之“声闻乘”和“缘觉乘”的统称。通俗地讲,小乘法是指自我完善与解脱,到达灭静,而大乘法是指普渡众生,如何度众生从此岸到彼岸。
一般而言,大乘佛教徒对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之贬称,如果从部派佛教之立场来看,大乘并非佛教。但是从思想史之发展来说,小乘是大乘思想之基础。小乘佛教并非指古印度所有的部派佛教,它有很多大乘思想和教法。上座部中也有很多大乘教法的部派,称为大乘上座部。大众部中更传承了很多大乘教法,公元前一世纪大乘佛教超过小乘成为佛教主流,因此不能说之前的都是小乘。
二者的具体区别如下,第一是对佛陀是人是神的认识观不一样,第二是对个人解脱还是普渡众生的追求理想不一样,第三是对隐遁禁欲还是面对现实融入社会的修持方法不一样,第四是对固守教义还是自由发挥的理论学说不一样。
大乘三藏经典可谓博大精深,传统上分成五类,分别为华严门、方等门、般若门、法华门、涅槃门,称五大部。《般若经》与《华严经》,《法华经》、《大般涅槃经》、《无量寿经》等都是重要经典之一。隋唐时代中国已取代印度成为世界佛教的中心,中国保留的佛教三藏经典也是最完善的。
佛灭后500年,在贵霜王朝迦腻色迦王时期,胁尊者比丘召集500比丘在迦湿弥罗举行结集,论释三藏。这是佛教的第四次结集,将三藏各制十万颂,刻于赤铜鍱上,石函封存,藏之高塔,至此终于有了完整的文字版了。
佛教发展的第四个阶段是密教时期,大约在公元7世纪到13世纪初,相当于中国的唐末至南宋。
公元七世纪左右,大乘佛教吸收婆罗门教咒语、宗教仪规和瑜伽术身体训练方法,在此基础上,创造了一套富有神秘主义色彩的宗教方式,就是“无上瑜伽密教”,称为秘密大乘佛教,或称“金刚乘”或者“密乘”。相对于密乘,人们把大乘佛教的理论部分称之为“显乘”。密教并不排斥大乘佛教,他把大乘佛教看做初步阶段,认为自身是高级阶段。密教承认大乘中也有高低阶段之分,中观学派高于瑜伽行学派。
密教的特征是,主张身,话,意一三密相应行, 以求得出世的果报。也就是手结契印(手势,“身密”),口诵真言咒语(“语密”),心作观想佛尊(“意密”),三者相应,即身成佛。
密教奉行咒术,教理通俗,礼仪简单易行。后来更主张立地成佛,所谓成佛也就是常人多“快乐”的境地。提倡低级趣味,以适应社会上一部分落后愚昧群众的需要。
12世纪末到13世纪初,以那烂陀寺和超岩寺的毁灭为标志,此时的印度佛教已经被外道法的印度教取代,意味着佛教在印度已经灭亡。然而我们看此时的中国,佛教得到发展壮大,遍地开花,逐步完备和系统化,成了传统各教的代表。特别是在东南亚地区,佛教发展朝气蓬勃欣欣向荣,也便有了佛教的第五次结集和第六次结集。
1871年,缅甸国王敏东召集2400高僧,于首都曼德勒举行第五次三藏结集,国王为护法人。此次结集以律藏为中心,考订校对圣典原文的异同,经五个月完成,而且将结集三藏文字分别镌刻于729块方形大理石上,竖立于曼德勒山下之拘他陀塔寺内。
1954年5月17日,缅甸政府为纪念释迦牟尼涅槃二千五百年,缅甸佛教在国家的赞助下,举行了第六次结集。本次结集邀请了缅甸本国以及柬埔寨、斯里兰卡、印度、老挝、尼泊尔、巴基斯坦、泰国等国的高僧二千五百人参加结集大典。历时两年,根据各国的各种版本以及敏东王第五次结集的校勘记,对巴利文三藏重新进行严格的校勘与整理,修成至今最完善的巴利文三藏。
至此佛教发展的四个阶段全部讲述完毕,我们了解了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了解了佛教外传进入其他国家的发展概况,接下就佛教进入中国后在中国的发展状况作讲述,请看下篇《佛教文化之佛教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