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的欣赏与创作:楹联的含义、特征、种类、功用
一、楹联的概念
(一)楹联的含义、特征和种类
1.楹联的含义与特征
楹联俗称对联,又叫对子,因它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故称“楹联”。发展到后来楹联就成了对联的一种雅称,与之相对应,对联便成为楹联的俗称了。
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练、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用途广泛的传统文学形式。楹联的基本特征是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楹联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分别称上联(或出句)、下联(或对句)。简单地从语言角度来说,一副楹联就是两个字:一是对;二是联。对,是相对的意思;联,是联合的意思,表明两句话形式、内容都是有联系的。
2008年,中国楹联学会集中楹联专家,将千余年来散见于各种典籍中有关联律的论述,进行梳理、规范,在此基础上,又吸纳了楹联界各方面的意见进行修改,制定了《联律通则》(修订稿)。将楹联的基本规则归纳为以下六条:
一是字句对等。一副楹联,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
二是词性对品。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
三是结构对应。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
四是节律对拍。上下联句的语流节奏一致。节奏的确定,可以按声律节奏“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节;也可以按语意节奏,即与声律节奏有同有异,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
五是平仄对立。句中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用字平仄相反。单边两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联,各句脚依顺序连接,平仄规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递换,传统称“平顶平,仄顶仄”。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
六是形对意联。形式对举,意义关联。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主题。
以上六要素是目前楹联界达成的共识,关系到一副楹联能否成为合格楹联的问题。
一副楹联的文字可长可短,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楹联的长短常用“言”来统计,“言”不是句数概念,而是字数概念,如说一副楹联为“七言联”,是指其上下联字数均为七个字。楹联以“副”计量而不用“篇”、“首”等诗、词计量单位。此外,张挂的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2.楹联的种类
从清朝梁章钜《楹联丛话》开始到现在,对于楹联如何进行分类始终没有一个定论。不同的着眼点会产生不同的分类标准,每一种分法都有各自的道理。梁章钜的《楹联丛话》、《楹联续话》、《楹联三话》把对联分成十个门类,即故事、应制、庙祀、廨宇、胜迹、格言、佳话、挽词、集句、杂缀。民国年间出版的《楹联集成》将对联分成二十个类别,即庆贺、哀挽、廨宇、学校、商业、会馆、祠庙、寺院、剧场、宅第、园墅、岁时、名胜、投赠、香艳、集字、集句、滑稽、白话、杂俎。这两种分类方法都是以实用范围来划分的,但后者比前者类别分得更细。如果按对联的文字结构、修辞技巧、逻辑关系来分类,就有四五十种。如按应对方法:对联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流水对)、种。按对仗方式:可分为工对、宽对、当句对、借对四种。按篇幅长短:可分为短联、中联、长联三种(或短联、长联两种)等等。
为了便于学习和写作,本书作者主要从楹联的功能出发加以分类,将楹联分为励志联(包括治学联、修身联、警策联、自题联);交际联(包括庆贺联、题赠联、哀挽联、游戏联);行业联(分工商业、服务业、手工业三类);节令联(包括春联、元宵联、清明联、端午联、中秋联和其他节日联);名胜联(包括山水联、园林联、祠庙联、书院联);宅第联(包括大门联、厅堂联、书房联、卧室联)共六个大类。
(二)楹联的功用
1.装饰环境
应该说,装饰环境是楹联的自身特征,是先人对楹联的最初理解。对联本身包含着一种对称之美,正应和了中国人的审美观点。不管是过去的桃符,还是现在的纸联,虽有不同内容,但它首先通过装饰这一过程达到目的。贴对联的目的是给人看,所以它必须以美的形象出现于不同场合,这就起到了装饰的作用。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十七回中写到贾元春即将省亲,园内工程俱已告竣,各处亭台楼阁要题额刻对时,借贾政之口说道:“若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树山水,也断不能生色。”此话很有见地。对联依附于建筑,同时也提升建筑的文化品位。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联是种环境艺术,它在很大范围内与建筑有着相互补充的关系。有美字奇联相配,就会使景观大增光彩。园林名胜对联,在中国联坛中占据主导地位,它不仅数量最多,而且内容丰富。此类联语多集历史、地理、宗教、景观、文字、书法、篆刻于一体,作为一种建筑装饰和文学艺术品类给人以美的享受。
2.修身励志
中国古代文史哲不分,文学既是哲学又是史学,它融入了中国古老的哲学理论,具有一定的说理性和教育性,对联作为一种文学样式自然也不能例外。古往今来,许多名人志士都借联语来表达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警世教诲、鞭策励志之意。一副好的对联往往能使人从中领略人生的哲理和真谛,学到为人处世的道理。如苏东坡年轻时十分好学,他的自勉联是:“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这些对联式的座右铭,既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彩的艺术性。
清末政治家林则徐任湖广总督时,也曾自拟一副对联,抒发自己的为人情怀和政治抱负: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著名画家张大千写过一副联:
人到万难须放胆;
事当两可要平心。
联句寥寥十四字,却浓缩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它告诉人们什么时候要当机立断,放开胆略,什么时候要从容不迫,平心静气。作者将人生处世之诀,点化得十分具体到位,俨然是一副优美、精致的人生格言。
3.人际交往
对联不但具有诸多社会作用,它还是人们相互交往、传递感情、增进友谊的重要媒介。广义的交际联,指所有送人的对联,如寿联、喜联、挽联及其他题赠应酬的对联。历史上留下了许许多多名人题赠佳联,它们或互相勉励,或寄托情思,或抒发心志,或言明事理,或表示对对方的景仰、思慕之情。请看鲁迅赠瞿秋白的一副联: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鲁迅与瞿秋白的友谊是相当深厚的,瞿曾为鲁迅的杂文写过序,鲁迅在瞿牺牲后为瞿编了《乱弹》、《海上述林》以示纪念。从瞿为鲁迅写的杂文序中,我们不难看出,鲁迅称瞿为“一知己”,确实倾注了真情实感。
祈祥祝福是对联以及桃符这一文体的内核。作为交际的工具,对联也多用于祈祥祝福,以祝贺某种成功。如晚清风云人物康有为70寿辰时,梁启超赠以寿联:“迷先圣之玄意,整国家之不齐,人此岁来年七十矣;奉觞都于国叟,致欢欣于春酒,亲授业者盖三千焉。”康有为的生平与事业恰如其分,尽在联中矣。冯玉祥将军60寿辰时,叶剑英元帅送的寿联别开生面,“真体内充,返虚入浑;生气运出,与古为新”。这是集“诗品”章句而成,颂扬冯将军有一种自然的雄浑气概,祝愿他精力充沛,永葆青春。
4.广告宣传
利用对联进行广告宣传,招徕生意,是古已有之的事情,只不过未冠“广告”之名罢了,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各行各业的行业联了。商人以楹联悬挂或张贴在经营场所壁间、厅堂楹柱上,用来烘托气氛、美化环境、招徕顾客、宣示经营宗旨。如理发店联:“虽云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文具店联:“片纸能缩天下意;笔下可画古今情。”眼镜店联:“悬以小日月,照彻大乾坤。”某皮鞋店门联:“牛皮之厚,无以复加;利润之薄,无以复减。”绍兴咸亨酒店中堂联:“小店名气大;老酒醉人多。”(这家咸亨酒店,因鲁迅在小说《孔乙己》中描述过而著名。)
当今山东鱼台孔府宴酒的一副对联,通过电视媒体传遍神州大地,一段时间内可说是妇孺皆知。联曰:
喝孔府宴酒;
做天下文章。
联句声韵平稳,却很有感染力,收到了雅致的广告宣传效果。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