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去用吧!修坟祭文收藏好不用求人
在农村生活的人都知道,人过世,必做祭文,修坟,必做祭文,甚至“催龙”(催龙分催家龙和外龙,催外龙是给逝者做的,所以也要做祭文),也要做祭文。于是在贵州北盘江六盘水和黔西南一带,法师们几乎都会写祭文,即便只有初中文化,即便读书时作文都不会写,但是,写祭文,写出来可当范文。
“细雨连续不断,愁云笼罩山岗······”多好的描写!
而每年一到年终,都是红白喜事最多的时候,这个时候,有法师感叹,写祭文写到手软。
祭文源远流长,网友:很多祭文看后泪流满面
有网友说:“当初读《祭十二郎文》哭了。”读袁枚的《祭妹文》、欧阳修的《陇冈阡表》、毛泽东的《祭母文》等等名篇大作,无不都泪流满面。
确实,这些祭文这一题材的代表作,都是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如韩愈的《 祭十二郎文》——唉,我幼年丧父,等到大了,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模样,只好靠哥嫂抚养。哥哥在中年时死在南方,我和你都还小,跟随嫂嫂把灵柩送回河阳安葬。随后又和你到江南谋生,孤苦伶仃,一天也没有分开过。我上面本来有三个哥哥,都不幸早死。继承先父的后代,在孙子辈里只有你,在儿子辈里只有我。子孙两代各剩一人,孤孤单单。嫂嫂曾经抚摸着你指着我说:“韩氏两代,就只有你们两个了!”那时你比我更小,当然记不得了;我当时虽然能够记事,但也还不能体会她话中的悲凉啊!
······
毛泽东的《祭母文》更见一斑,其以恳挚朴实的语言,饱含深情地追述了母亲一生的辛劳和美德,表达了一个儿子爱母、念母、思母、报母的一腔挚情,感染力更不言而喻。
《 祭十二郎文》等祭文多用散文体式,不过,毛泽东的《祭母文》则采用四言诗的诗歌形式,这种诗歌形式的写法,在贵州北盘江一带广为沿用。
但这一带多用六六七六的句式。
如,一篇祭姑妈修坟的祭文,正文部分就是这种句式——
时也
又是寒冬,山瘦水寒,冬雨嗦嗦敲石龙(死者埋葬地前的山岗),老爬洞(死者埋葬之地)已隆冬。
又是久别,今才重逢,空山不见姑音容,唯有一堆土丘。
今有报恩孝侄男(媳)某某某备俱包封储财纸帛飞禽薄礼等不腆之仪之祭于:
·········之新建华堂而泣文曰呜呼!
时逢物价飞奔,房价火箭升腾,恰在此时造华庭,足见晚辈孝心。
姑妈平凡一生,苦辣酸甜八旬,厚道为人早有名,一日只为三炊。
起早贪黑常事,披星戴月常情,风来雨往地里行,肩挑背驼一生。
那年出嫁当家,从此扛起犁耙,起房坐屋挑石头,磨烂肩和脚手。
姑妈扶儿育女,两男三女五人,儿女成家外里行,还留姑妈苦耕。
姑妈忠厚老实,从不怨天尤人,日出而作落而息,满身寡欲清心。
从不赶集走亲,从不逛寨串门,鸟鸣扛锄下地里,日落西山才回。
姑妈年逾古稀,那时病痛光临,两耳背来眼失明,还要上山下地。
不求儿女回报,只望好好做人,不靠亲朋来施予,穷也要有骨气。
追忆姑妈一生,千言万语难平,永记小时挑煤时,路途送饭恩情。
姑妈驾鹤长辞,孝侄无不痛心,借造华庭再烧纸, 以慰姑妈之灵。
哀哉痛哉 伏维尚飨
读书读不去,转而做法师,现在写祭文不用打草稿
在六盘水、黔西南一带,很多人上学时因为成绩不好,无心向学,回家务农后,因这样那样的原因,便学起了法师(当地称法师为先生)。可别看他们一手扶犁,一手弄文,尽管上学时学习不好,写作文更是头痛之事,但是,学做法师后,祭文写得杠杠的,而且都是提笔就写,不用打草稿。
他们为何作文都不懂写,做法师后却懂写祭文,况且草稿都不用打?有法师表示,“天天接触呗!接触多了自然就会了。”
这话不无道理。事实上,很多大作家他们也有的文化程度不高,也有没让过大学的,但他们同样能写出伟大的作品。其实道理就和这些法师一样。
因此,那些读书时作文都不会写的法师,如今祭文写得杠杠的,秘笈就在这里。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