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幸福感很多”,四川隆昌创新基层治理更新城市空间
四川省隆昌市金鹅街道工行小区最初属于单位家属楼,是一个结构相对稳定的“熟人社会”。随着职工住房的出售,越来越多“外来户”打破了小区稳定的格局,业主的关系逐渐陌生化,治理难题不断显现。近年来,小区在金鹅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全周期”带领下,依托隆昌石牌坊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吸收“克己复礼、顾老爱幼、缘法而治、德法合治”等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文脉连根的治理路径,单位房小区实现从熟人社会——陌生人社会——熟人社会的蜕变,在助力城市更新等行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老”红色业委会 绘出治理“同心圆”
小区业主熊聪专门从成都赶回来,他住的单元楼正在安装电梯,谈起小区的变化,他说:“我们幸福感很多”。如今的小区有了规范的停车位、标准的篮球场,新增了居民休闲中心、运动器材等,扩大了公共区域面积,每当午后阳光灿烂时,老年人都会坐在中庭新增的板凳上晒太阳。
“小区本土业主和外来业主各占50%左右,本土业主大部分年纪偏大,安装电梯的意愿强烈,外来业主有的最开始不愿意。”小区党支部书记、业委会主任刘颖超说。通过社区进小区、业委会入家门、业主谈感受,多次沟通下来,最终电梯安到了业主家门口。刘颖超认为,小区积累的深厚群众基础和全覆盖的民主制度是做好事情的关键。
刘颖超是小区党支部书记,也是业委会主任,党龄30多年。近年来,在社区的带领下,他书记主任一肩挑,为小区付出了很多心血。“我在这里生活了28年,以前我们是单位管理,物管费一个月只收10元”,说起小区的历史,刘颖超饱含深情。
随着单位的退出,小区的“疾患”也日渐增多:盗窃、垃圾清运、车辆乱停乱放……对于小区的问题,社区书记李相兰急在心里。2016年,在她的带领下,小区业委会成立。“组建业委会要先做调查,由社区网格员逐户调查,征求居民意见,找到老百姓推荐的人,再和被推荐人沟通,了解情况,最后按正规程序联名推荐。”李相兰说,为了工行小区业委会的筹建,社区前后跑了三个月。
社区筹建小区业委会征求居民意见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选什么人为业主服务,是小区自治的关键,社区首先想到了刘颖超。刘颖超在原单位做过工会专职副主席,也牵头动员过小区业主安装监控,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和调解经验。通过社区做工作,刘颖超接下了这个担子,他说,考虑到自己的年纪,本来是打算干一届,但在社区的大力支持和小区业主的挽留下,他一干就是8年。“我首先是个党员,其次我责任心较强,社区对我们的工作起到了非常大的支撑作用,都是倾巢出动帮助我们。”刘颖超说。
翻开小区业委会名单,都是平均年龄70岁的老党员,在随后的工作中,这支“五老”红色业委会也用真情的付出赢得了业主的真心,小区治理“同心圆”越画越大。
业委会组织居民开展法治学习
文脉连根 共谱治理“家文化”
小区要安装电梯的消息传开,4栋的周大哥主动找到刘颖超要求报名。周大哥并不是小区的“原住民”,他和小区的情感联系是从一次争执开始的。“我买了这个房子,为什么收我三轮车15元的停车费?我看你们是管得宽。”“小周,收停车费是《民法典》275、276条规定的,也是经过小区业主民主通过的。”刘颖超拿出了业委会和业主共同商议制定的《工行小区业主自有小型车辆的停放收费管理办法》和《工行小区公约》。为了15元停车费,周大哥和业委会一度剑拔弩张,后经业委会了解,周大哥和妻子都没有工作,平时靠三轮车做点小生意,生活比较困难。
社区、业委会共同协调居民开展老旧小区改造
“小周,既然你生活确有困难,经业委会和全体业主讨论,我们免收你停车费,但是你要给业委会写申请。”最后,不仅免除了周大哥的停车费,经小区业主开会商量,决定吸纳周大哥为小区门卫,每月从小区共有资金支付工资2500元,解决了他的生活问题。
“进门就是一家人!”这是刘颖超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在小区紧邻的石牌坊景区,有一座“郭玉峦功德坊”,讲述的是川南首富郭玉峦心怀大爱,救济贫困乡邻,铺路修桥的善举。一根文脉联通古今,也联通起地缘相近的“陌生人”的内心,小区以文脉为根,不断上演着新时代“郭玉峦”的故事。包粽子、看电影、诗朗诵、关爱独居老人.......社区党总支联合辖区党支部把“家庭活动”搞得丰富多彩。“我们和旁边的实验小学党支部搞了诗朗诵,我朗诵的《回延安》赢得了孩子们的阵阵掌声。”刘颖超眼睛闪着光芒。
“小楼司法” 五分钟法治供给“顺民意”
“就是你们让外来车辆进来,我家才会被盗,你们门卫、业委会全部赔我损失。”原来,为了增加公共收入,实现可持续循环,业委会和小区业主投票决定允许外来车辆进入小区停车,也被业主黄女士认为是造成她家被盗的主要原因。现场硝烟弥漫,一触就爆。正在小区网格联动工作室录入资料的网格员郑婷立马出来查看情况,同时通知社区、辖区派出所、司法所和律师等,不到五分钟,大家都赶到了现场,派出所固定证据,律师、司法所干警以案释法,逐渐稳定住黄女士的情绪。
为了满足小区居民对法律的需求,社区和辖区政法单位建立起联动机制,打造“小楼司法”,延伸法律服务触角至“最后一米”。“小楼司法”结合社区中心工作,对小区居民开展针对性的普法宣传,力争通过专业的司法供给,让矛盾纠纷化解在楼底、化解在萌芽。还通过给业委会常态化开展法治培训,为他们厘清工作中的权责关系,梳理相关的法律条款,为业委会更专业地开展工作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刘颖超在小区行走会随时背着一个蓝色的编织口袋,里面装着鲜红的《民法典》等法律书籍,红蓝相间,煞是好看。他说,书是女儿买的,以前他不是很了解法律条款,在矛盾纠纷调解中经常找不到抓手,业主不服气就会说重话,女儿很是心疼。时代在发展,现在他天天学法,遇到小区事务和矛盾纠纷他都会翻一翻相关法条,有法可依让他的工作变得更加容易,他也越干越起劲,“我要活到老,学到老”。
相关报道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