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仙李白的一生,换个角度看李白。
1
701年,李白出生。李白,字太白。祖籍为甘肃天水。其家世、家族皆不详。
705年,5岁,发蒙读书。
715年,15岁,已有诗赋多首,喜欢交流名士,学习剑术,喜任侠。
718年,18岁,隐居读书。先后出游江油、剑阁、梓州等地。从赵蕤学纵横术。
721年,21岁,在成都瞻仰司马相如琴台、扬雄故宅。此后几年游历蜀中各地。
724年,24岁,辞亲远游。再游成都、峨眉,然后出三峡,至江陵。
725年,25岁,出蜀,游洞庭,南穷苍梧。
726年,26岁,春往扬州,自金陵至广陵,又东南游苏州、杭州、越州、台州,东涉溟海。然后回舟北上,复至扬州,卧病。
727年,27岁,沿江西上,观云梦,寓安州北寿山。北游汝海、襄州,结识孟浩然。回安陆,冲撞李长史车马。与元丹丘一起受安州都督马正会和李京之长史接见。与故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是年诏令“民间有文武之高才者,可到朝廷自荐”。
728年,28岁,土蕃屡次入侵。春至江夏,改葬吴指南。暮春,送孟浩然之广陵。回安陆,寓居白兆山。
729年,29岁,唐玄宗四十寿辰,诏令天下诸州宴乐,休假三日。以宇文融管理全国财赋,强制税法,广为聚敛,供朝廷奢侈之用。李白在安陆。
730年,30岁,春在安陆。前此曾多次谒见本州裴长史,因遭人谗谤,于近日上书自白,终为所拒。初夏,往长安,谒宰相张说,并结识其子张垍。一上终南山,欲结识玉真公主。又曾谒见其它王公大臣,均无结果。暮秋游邢州(长安之西)。冬游坊州(长安之北)。是年杜甫十九岁,游于晋(今山西)。
731年,31岁,唐玄宗多任宦官,尤宠高力士,时四方表奏,皆先为高力士所决。十月,玄宗驾幸洛阳。李白穷愁潦倒于长安,自暴自弃,与长安市井之徒交往,初夏,离长安,经开封到宋城(今河南商丘)。秋到篙山五岳之一的中岳,恋故友元丹丘的山居所在,逐有隐居之意。暮秋,滞留洛阳。
732年,32岁,十月,唐玄宗到洛阳以北地区出巡,诏令巡幸所至,地方官员可将本地区贤才直接向朝廷推荐。十一月,至北都太原,祀后土,大赦天下。李白在长安穷途失路,作《行路难三首》(其一、其二)。送友人入蜀,作《蜀道难》,寄寓功业难求之意。五月,离长安,由黄河东下梁园,作《梁园吟》。期间,李白二上终南山。岁未,归家安陆。
733年,33岁,正月,唐玄宗亲注老子《道德经》。令天下士庶家藏一册,梅年贡举时加试《老子》策。李白构石室于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开山田,日以耕种、读书为生活。
734年,34岁,春在洛阳,写有《古风》其十八、《春夜洛城闻笛》。过襄阳,拜见荆州长史韩朝宗。
735年,35岁,唐玄宗狩猎,正好李白也在西游,献《大猎赋》。是年,李白进长安后结识了张卿,并通过他向玉真公主献了诗,最后两句说“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是祝她入道成仙。由此,他接近了统治阶级的上层。李白去紫极宫,在那里遇见了贺知章。贺知章颇为欣赏《蜀道难》和《乌栖曲》。称他为谪仙人。
736年,36岁,春由太原经洛阳到安陆。岑勋千里寻访李白至嵩山,元丹丘请李白再至嵩山相会。著名乐府诗《将进酒》有“岑夫子,丹丘生”语,当作于此时。
737年,37岁,闲居安陆。《春夜宴从弟桃花源序》或作于此年。
738年,38岁,游襄阳,有《赠孟浩然》诗。至颖阳元丹丘山居,旋别,有《颖阳别元丹丘之淮阳》。至陈州、宋城、下邳、淮阴、楚州。
739年,39岁,春在楚州安宜,重游扬州、苏州、杭州,秋至巴陵,遇王昌龄。
740年,40岁,妻子许氏卒。李白带子女离安陆至东鲁。与韩准、裴政、孔巢父、张叔明、陶沔等隐于徂徕山,酣歌纵酒,时号“竹溪六逸”
741年,41岁,居东鲁,游东鲁各地。。
742年,42岁,春游泰山,有《游泰山六首》。元丹丘将李白多年前撰写的《玉真仙人词》呈给玉真公主,成功地将李白推荐给了玉真公主。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唐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十分仰慕,便召入宫。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职务是给皇帝写诗文娱乐,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必命李白侍从,利用他敏捷的诗才,赋诗纪实。虽非记功,也将其文字流传后世,以盛况向后人夸示。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宠信,同僚不胜艳羡,但也有人因此而产生了嫉恨之心。
743年,43岁,诏翰林院。初春,玄宗于宫中行乐,李白奉诏作《官中行乐词》,赐宫锦袍。暮春,兴庆池牡丹盛开,玄宗与杨玉环同赏,李白又奉诏作《清平调》。对御用文人生活日渐厌倦,始纵酒以自昏秽。与贺知章等人结“酒中人仙”之游,玄宗呼之不朝。尝奉诏醉中起草诏书,引足令高力士脱靴,宫中人恨之,谗谤于玄宗,玄宗疏之。
744年,44岁,三月,上疏请还山,玄宗赐金放还。夏,李白到东都洛阳。遇到杜甫。此时,李白已名扬全国,而杜甫风华正茂,却困守洛城。在洛阳时,他们约好下次在梁宋(今开封、商丘一带)会面,访道求仙。同年秋天,两人如约到了梁宋。两人在此抒怀遣兴,借古评今。他们还在这里遇到了诗人高适,高适此时也还没有禄位。三人畅游甚欢,评文论诗,纵谈天下大势,都为国家的隐患而担忧。
是年秋冬,李杜又一次分手。李白到齐州(今山东济南)紫极宫请道士高天师如贵授道箓,从此他算是正式履行了道教仪式,成为道士。其后李白又赴德州安陵县,遇见这一带善写符箓的盖还,为他造了真箓。
745年,45岁诗仙,秋,李白与杜甫在东鲁第三次会见。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他们两次相约,三次会见,知交之情不断加深。他们一道寻访隐士高人,也偕同去齐州拜访过当时驰名天下的文章家、书法家李邕。
746年,46岁,卧病东鲁。秋,怀念杜甫,写有《沙丘城下寄杜甫》诗。复思游越,告别东鲁诸公,写有《梦游天姥吟留别》。
747年,47岁,至越中,吊贺知章,写有《对酒忆贺监二首并序》、《重忆一首》。返舟至金陵。
748年,48岁,在金陵,与崔成甫相遇,写有《酬崔侍御》。游扬州江阳县、庐江、舒州等地。期间,隐居舒州皖水之滨,写有《避地司空原言怀》、《瀑布》等六首诗,并题刻于二祖寺石壁上。
749年,49岁,在金陵,怀念子女,写有《寄东鲁二稚子》、《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静夜思》等诗。冬,写有《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
750年,50岁,归鲁郡,写有《任城县厅壁记》、《崇明寺佛顶尊胜陀罗尼幢颂井序》。秋,访元丹丘石门幽居,写有《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等诗。
751年,51岁,在梁苑,与宗楚客孙女结婚当在是年或此前。写有《虞城县令李公去思颂碑》。冬,离梁苑北上幽州。
752年,52岁,北上途中游广平郡邯郸、临洺、清漳等地。十月,抵幽州。初有立功边疆思想,在边地习骑射。有《行行且游猎篇》、《幽州胡马客歌》等。后发现安禄山野心,登黄金台痛哭。不久即离幽州南下,写有《北风行》、《远别离》等诗。
753年,53岁,南下过魏州贵乡,县令韦良宰盛情招持。又西北游汾州,写有《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诗。回到梁园。又从梁园经曹南南下宣城。写有《独坐敬亭山》、《陪侍御叔华登楼歌》等诗。
754年,54岁,春游金陵,五月至扬州,与魏万相遇,同返金陵,尽出诗文,请魏万编集。秋冬,游秋浦、泾县,写有《秋浦歌》、《赠汪伦》等诗。
755年,55岁,游皖南。回到宣城。与宣城太守赵悦交游。冬,北上梁国。安史之乱爆发,携宗夫人自梁园经洛阳西上华山。
756年,56岁,从华山南下宣城,过当涂,抵宣城,又往越中,至杭州。秋,与宗夫人隐于庐山屏风叠。七月,肃宗即位灵武,遥尊玄宗为太上皇。冬,永王军至寻阳,三次遣使聘请,李白下山入幕。
757年,57岁,正月,作《永王东巡歌》抒发建功报国情怀。永王兵败。李白入狱。被宋若思、崔涣营救,成为宋若思的幕僚。李白在宋若思幕下很受重视,并以宋的名义再次向朝廷推荐,希望再度能得到朝廷的任用。岁末,终以参加永王叛乱而被判罪流放夜郎。是年杜甫46岁,四月,从贼营逃出,谒肃宗于风翔,授右拾遗。
758年,58岁,自寻阳出发,开始长流夜郎。春末夏初,途经西塞驿(今武昌东),至江夏,访李邕故居,登黄鹤楼,眺望鹦鹉洲。秋至江陵,冬入三峡。是年杜甫47岁,为华州司功参军。
759年,59岁,朝廷因关中遭遇大旱,宣布大赦,规定死者从流,流以下完全赦免。李白获得自由,随即顺长江疾驶而下,有《早发白帝城》。到了江夏,由于老友良宰正在当地做太守,李白便逗留。是年应友人之邀,再次与被谪贬的贾至泛舟赏月于洞庭之上,发思古之幽情,赋诗抒怀。不久,又回到宣城、金陵旧游之地。差不多有两年的时间,他往来于两地之间,依人为生。
761年,61岁,暮春,送宗夫人上庐山,东下重游皖南。欲投李光弼军未果,因病返回金陵。生活相当窘迫,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
762年,62岁,病重,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给了李阳冰,赋《临终歌》而与世长辞。
2
盛唐国力强盛,多数士人渴望建功立业。李白以不世之才自居,以“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功业自许,一生矢志不渝地追求实现“谈笑安黎元”、“终与安社稷”的理想。
他以大鹏、天马、雄剑自比:“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他希望能像姜尚辅佐明君,像诸葛亮兴复汉室。
李白觉得凭借自己的才能,可以“出则以平交王侯,遁则以俯视巢许”,对于那些靠着门第荫封而享高官厚禄的权豪势要,他投以强烈的鄙视,表现出傲岸不屈的性格。他蔑视权贵,不愿阿谀奉迎,也不屑于与俗沉浮。
然而现实使他理想幻灭,束缚的他几乎窒息,他渴望个性的自由和解放,于是采取狂放不羁的生活态度来挣脱桎梏、争取自由。其表现方式或纵酒狂歌,寻仙学道,然而,酒既无法销愁,神仙更虚无飘渺,于是他“一生好入名山游”,把美好的大自然作为理想的寄托、自由的化身来歌颂。
他笔下的峨嵋、华山、庐山、泰山、黄山等,巍峨雄奇,吐纳风云,汇泻川流;他笔下的奔腾黄河、滔滔长江,荡涤万物,席卷一切,表现了桀傲不驯的性格和冲决羁绊的强烈愿望。
3
隋唐时已经施行了科举制。但李白的祖上因罪被流放到西域,又是商人之子,所以他没有资格参加科举。不得已,只能靠自己的才气,去结交权贵,以此换来官职。为了能做官,他不惜吹捧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最终还是靠着玉真公主的推荐,得到玄宗赏识,入翰林。
唐玄宗对他什么态度呢?没给什么实际的职位,只是附庸风雅,和杨贵妃游玩的时候,让大诗人写诗赋来助助兴而已。在皇帝眼里,他跟那些在皇宫里吹拉弹唱的泠人一个级别。就这样诗仙,还遭人记恨呢,老是有人进谗言。而他自己也觉得这样下去没意思,于是尝奉诏醉中起草诏书,引足令高力士脱靴。最后辞官而去。
其实李白虽然没资格参加科举,但之前还是有机会做官的。比如27岁时,朝廷诏令“民间有文武之高才者,可到朝廷自荐”。32岁时,唐玄宗到洛阳以北地区出巡,诏令巡幸所至,地方官员可将本地区贤才直接向朝廷推荐。李白有文采众所周知,其实李白还是个剑术高手,据说剑术天下第二。这两次机会,不知道为什么李白都不要。
他当然不甘心就此离开仕途。
第二次机会终于来了,安史之乱爆发,天下大乱,永王三次遣使聘请,他出山做了永王的幕僚。当时肃宗已经继位,玄宗被称为太上皇。永王实际上是想和肃宗争皇位。但永王没多大才能,很快就兵败被杀,李白因此获罪被流放夜郎。
4
后人都说李白怀才不遇,我觉得其实不然。
李白太理想主义了,虽然会写诗,虽然很有才,但他不懂政治,也没政治才能。对于他这样的人,唐玄宗给翰林还是很合适的,虽然唐玄宗后期花天酒地,但不得不说老头子看人很准的。对于一个40多岁的中年政治小白,给他一个县令的小官,以李白的脾气,他肯定不会就任的。给他一个高级官员职位吧,他又做不好。就是一个翰林的职位,天子近臣,他居然因受不了官场风气,对皇帝不满,愤而辞职。唐玄宗是老来昏聩了,但李白绝对没有当政的才能。
他自诩姜尚、诸葛,却根本没有他们的才能。安史之乱爆发后,他接到永王的三次遣使聘请,自以为是刘备三顾茅庐,就答应出山了。而他连当时的形式都没有看清楚,居然还自诩诸葛亮。
当时的形式是六月玄宗出逃,马嵬驿兵变,七月太子继位,就是唐肃宗,遥尊玄宗为太上皇,已经大权在握了。唐玄宗逃到汉中后不甘心被儿子夺位,诏令任命诸子分别兼领天下节度使,永王便在此时带兵向东,目的是想跟哥哥争皇位。而永王根本没那个才能,很快就兵败被杀了。
在政治眼光上,李白还不如杜甫。
所以,李白这样的大诗人,也只能是写写诗发发牢骚了。老天还是公允的,政治上失败的李白,在文学上大放异彩,流芳后世。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