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的军制是怎样的?
鲜卑拓跋部,是我国历史上古老的游牧民族之一,早在夏代之前,就生活于我 国大兴安岭北段的大鲜卑山一带(今大兴安岭)。以后部落军事力量也逐渐强盛 起来,至拓跋力微时,南迁至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西北),开始由部落联盟向国家 转化。至登国元年(公元386年),拓跋珪即位为代王,建立了初具规模的地方政 权。
先后消灭了匈奴族的独孤部和贺兰部,接着向南扩展,至天兴元年(公元398 年),已占据了大片中原地区。拓跋珪遂改国号为魏,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并 即皇帝位,正式建立了国家政权,史称北魏。至太延五年(公元439年),拓跋焘已 先后消灭了夏、北燕、北凉等北方各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与南朝刘宋政权相对 峙。
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北魏迁都洛阳。在此前后,冯太后与孝文帝元宏, 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使北魏王朝走向汉化和封 建化的进程大大加速,并有力地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据《魏书•官氏志》说:“自 太祖(拓跋珪)至高祖(元宏)初,其内外百官屡有减置……旧令亡失,无所依据”, 《通典•职官》说:“至孝文(元宏)太和中……制官品,百司位号,皆准南朝……以 为永制”。
所以北魏的军制,前期也是一直在发展变化着,直至元宏政制之后,才相 对固定下来。
(1) 军事统御机构
拓跋珪称帝以前,代的政权仍具有部落联盟的性质,各部落各有其部落大人, 发生重大军政事情,仍要召开有各部落大人参加的部落联盟会议。如《魏书•序 纪》载,什翼犍曾“朝诸大人于参合陂,议欲定都湩源川,连日不决”。
至什翼犍后 期,因有大量其他少数民族部落的归附,又设置了南、北二部大人◦如《魏书•官氏 志》载:“其诸方杂人来附者,总谓之乌丸,各以少多称酋,庶长,分为南、北部,复置 二部大人以统摄之”。这时的政权结构,隶属于中央之下的,仍然是一个个具有半 独立性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联结起来的氏族部落。
这时的军队,当然也仍然是部 落兵,还没有严格意义的军事编制与制度。
拓跋珪在平城称帝时,已进入奴隶制,也和其他一些少数民族在中原所建政权 一样,建立了一国两制的军政体系。一方面继承魏晋以来的封建制度,“初建台省, 置百官”,组建了以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为核心的中央政府机构,任命部分汉族人 担任官员,但由于鲜卑贵族的反对和对汉族士人的不信任,三省官员名不符实,实 际上未起到应有的作用。
另一方面仍沿袭鲜卑体制,实行八部大人制,即在中央设 置八部大夫,“于皇城四方四维(指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隅)面置一人,以拟八 座,谓之八国常侍”。(拓跋嗣时为天、地、东、西、南、北六部大人)八部大夫亦称 “八大人”或“八部帅”。他们“各有属官”,分别统帅京城周围地区以鲜卑族为主所 组成的军队,并兼管京畿地区的民政事务。
所谓“拟八座”,即相当于尚书,参与国
家军事机密和重大决策,并协助皇帝处理日常的军国政务。以皇帝为首、有八部大 夫参加的会议,就是当时的最高军事决策中枢和权力中心。此外,皇帝身边还设有 以“外朝大人”为首的若干“内侍官”,他们“出人禁中,迭典庶事,”“参军国之谋”, 是皇帝的最高军事参谋。
代表皇帝直接统率禁军以外全国军队的,为大将军。“诸 部护军皆属大将军府”,大将军府就是全国的最高军事统帅机构。
拓跋焘执政后,随着武力征服的胜利和统治区域的扩大,过去那种简单低级的 政权结构,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拓跋焘于始光三年(公元426年)下诏说:“昔太 祖拨乱,制度草创,太宗因循,未遑改作,军国官属,至乃阙然。
今诸征镇将军、王公 仗节边远者,听开府辟召;其次,增置吏员”。他全部改用魏晋的官职名称,如“诏 大鸿胪卿杜超假节、都督冀、定、相三州诸军事、行征南大将军、太宰,进爵为王,镇 邺,为诸军节度等”。并废除了八部大人制,加强了尚书省和内侍诸曹,以集中权力 于中央。
在尚书省方面,设实职尚书令,“置左、右仆射,左、右丞,诸曹尚书十余人 一,负责中央军、政事务。诸尚书中,除吏部、驾部等一般尚书外,主要设置了殿中、 都牧、北部、南部、西部等尚书。殿中尚书掌皇帝亲军及军械,都牧尚书掌军马牧 场,北部尚书掌少数民族为主的北边州郡,这是北魏的主要兵源所在。
以上三部, 对以军事统治为主的北魏政权来说,关系至巨,所以这些尚书,基本上都是由鲜卑 宗室或贵族担任。南部尚书,掌汉族为主的南方州郡(这仍然是十六国时期“胡汉 分治”的继续)。西部尚书,是拓跋焘与西部诸国作战时设置的,主要掌管对夏和 后凉等国的战争事务,战争结束后又撤销,划归北部尚书管辖。
内侍诸曹方面,加 强了皇帝身边的机构,增加了内秘书、中曹、侍御曹和内行曹军。内秘书有秘书中 散、秘书下大夫等官,他们“内参机密,出入诏命”,“典掌切要,”具有皇帝私人秘书 的性质。中曹和侍御曹的官员,是皇帝的亲信侍卫官,也“参予机密”。这些官员, 是皇帝的亲信军事幕僚,形成中央的机要中枢和权力中心。
其中不少人带有将军 称号。以上是北魏前期的概况。
由皇帝任命的、代表皇帝统领全国军事的统帅,为都督中外诸军事。如骠骑大 将军拓跋寿乐,就曾以太宰任都督中外诸军事,并录尚书事,指挥全国军队。负责 数州或一州军事的主将,为都督某州诸军事。如慕容白曜曾任都督青、齐、东徐州 诸军事,兼青州刺史等。
北魏末期,还曾设过京畿大都督,总管京师及其附近州郡 的地方军。
战时统军主帅,亦称都督,如太和十六年(公元492年),孝文帝元宏曾任命元
颐、陆睿并为都督,统步骑十万,分三路北攻柔然。重要的方面军统帅,称大都督。 如延昌三年(公元514年),宣武帝元恪曾任命高肇为大将军,平蜀大都督,统步骑 十万,西攻梁的益州。
北魏皇帝大多亲自控制军队和亲自指挥重大战争,所以都督中外诸军事和大 都督等官职,并不常授于人。除上述统兵将帅外,北魏也和南朝一样,有许多将军 称号,如骠骑、车骑和卫将军,四征、四镇、中军、镇军、抚军将军及四安、四平等。所 不同的是虚号将军比南朝少,不少将军都是实际领兵的将领。
孝文帝初改制时,将 文武官员定为九品十八级,每级还分为上、中、下三等。不久又废掉三等。如大司 马、大将军为第一品,都督中外诸军事为从一品,骠骑、车骑及卫将军为第二品,四 镇及中、镇、抚军将军为从二品,四安及领、护将军为第三品,四方郎将及中郎将为 从三品,五校尉为第五品,偏将军、裨将军为从九品等。
至北魏末,时常在大庆大典 时普遍晋阶。如《魏书•尔朱世隆传》记:“欲收军人之心,加汛除授(普遍晋阶授 官),皆以将军而兼散职,督将兵吏无虚号者。”有时甚至“诏内外百司普汛六级”, 将军的称号已近于溢,不如以前尊贵。
(2) 军种、兵种和兵力
鲜卑拓跋部,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人强马众,《后汉书•鲜卑传》称其“兵 利马疾,过于匈奴”。
早在拓跋力微时期,即已有“控弦上马二十余万”;又据《魏书 •燕凤传》记载,当其仍处于部落联盟的什翼犍时期,就已有“控弦之士数十万,马 百万匹”,全部都是骑兵,而且。军无辎重樵爨之苦,轻行速捷,因敌取资”,所以在 与汉族步兵野战时,常常取胜。由于当时是部落兵,部落内每个适战男子都是战 士,所以虽然人口不多,但每次作战使用的兵力都相当大。
如登国九年(公元395 年)北魏与后燕军作战时,据《魏书•太祖纪》载,魏军“连旌沿河东西千里有余”, “陈留公元虔(拓跋虔)五万骑在东,以绝其左,元仪(拓跋仪)五万骑在河北,以承 其后,略阳公元遵(拓跋遵)七万骑塞其中山之路”,使用骑兵近二十万之多。
太平 真君十一年(公元450年),拓跋焘南下攻宋时,“六师涉淮,登瓜步山(今江苏六合 境)观兵,骑士六十万,列屯三千余里”。这些数字可能有所夸大,但足以说明这时 的主要兵种仍然是骑兵。
随着城镇攻防战的增多,统治区域的扩大,仅靠骑兵已不能满足军事的需要, 因而北魏统治集团开始重视步兵的作用,逐渐建立了步兵部队,作战时也改以步骑 协同战斗为主。
如始光三年(公元426年)北魏攻夏统万之战,就采取以骑兵三万 为前锋,步兵三万为后继,另以步兵三万运输攻城器械的协同战法。此后多次作 战,都是步、骑并用,而且步兵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骑兵多用以野战冲击,步兵多 用于城镇攻、防,有时也在骑兵冲击之后,以步兵扩张战果。
北魏除步、骑兵外,也有相当数量的水军◦当其势力进入中原地区后,为了在 江淮地区作战和准备渡江,已开始注意到建设水军。如神麝三年(公元430年),就
曾诏令燕、定、相三州造船三千艘,以防刘宋军北进。以后又陆续降俘不少南朝水 军。但终因水军非其所长,在数量和战斗力上,均不敌南朝各国。
终北魏之世,始 终是骑兵最强,步兵次之,水军较差。
北魏军力相当雄厚,不仅胜于南朝各国,也较北汉、前秦为强。从其历次作战 使用兵力有时多至二、三十万来看,估计其水陆常备军的总兵力当在六十万左右。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