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那么多书,有用吗?
在一个充斥着无力感的时代,读书大概是我们不多的共有选择之一,为了求自己的内心所安。
可往往让人感到割裂的是,读了再多的理论,却依然没法撬动现实中的种种无奈,更不要说改变世界了。
可真是如此吗?我们还有没有改变的可能?学者杨照是一名职业“读书人”,前段时间,他刚刚在看理想上完结了两个主讲的节目,分别是 《你好,马克思先生:资本论及其创造的世界》 与 《认识现代社会的真相:韦伯60讲》 。
卡尔·马克思与马克思·韦伯,是思想界最重要的两位“马克思”,他们不仅有名字上的巧合,更重要的是在看待世界和理解世界方面,也都存在着连续和异同的部分。
今天的分享来自杨照的讲述,他先从马克思与韦伯思想中几个最基本的面向出发,聊聊我们可以如何面对和认识这个世界,但在文章最后,最重要的分享是——我们可以怎样比照理论,来反观和改变自己的现实生活。
讲述 | 杨照
01.
为什么今天“打工人”格外需要马克思?
做《你好,马克思先生:资本论及其创造的世界》节目的时候,我知道很多人可能会因为对马克思主义的刻板印象而产生天然排斥。我从1980年代开始接触、学习马克思,这40年间我真的认为这件事是非常有意义的。
当下大家还经常把太多眼光都集中到全球国家之间的激烈竞争中,而在这个大前提下有太多东西被边缘化了。我一直都很希望提醒大家,在有一点余裕的时候,也去看一下欧洲在发生和讨论什么。
比如欧洲正在收听讨论的最激烈的议题,全民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简称UBI),人不用工作就能够得到国家提供的一定程度的生活保障,是否合理?它的意义在哪里?还有许多国家正在实行的4天工作制,把每周的工时逐步从48小时降为40小时再到32小时。
每周工作时间32小时,基本是在各方讨论拉锯中达到了的一种平衡状态。最近在欧洲关于工时的讨论变少了,并不是因为这不再值得讨论,而是他们要更彻底地去思考或探讨,工作跟人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
这其实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作用了,虽然很多时候甚至并不挂这样一个名字,但在许多资本主义的夹缝中,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曾经造成的这么巨大的影响,在欧洲的很多讨论,包括可以启发我们对未来很多理想想象的事情,就会离我们非常遥远了。
《我是布莱克》
我看到的马克思有更多不一样的面相,哲学的面向,理论的面向,作为社会学、经济学的所有面向,甚至更进一步,他理想的面向。
我的思考是,即使在今天全球的状况下,我们也能看到资本主义在相当程度上有效地吸收了马克思的批判,借此进行自我的内在改造,今天回头看,资本主义已经不会再用(马克思批判)的方式犯错从而导致自我毁灭,可以说是进入了一种新资本主义或是后期资本主义的状态。
面对新资本主义,原始马克思主义的很多看法,的确不见得再非常适用,有人选择把马克思主义全部丢掉,但新状况也可以去做自己新的思考。
因为马克思有他伟大的地方,他所建立的这一套系统,对帮助我们如何看待人的处境、人跟其他人之间的互动,社会的组织,这些方面都太有帮助。
所以在这种状况之下,必须要进行一种修正。就是承认在历史上,以它为基础形成的国家主义的确出现了非常多的问题。可是我们为什么丢不掉马克思主义?
今天在全世界很多国家普遍运行的资本主义,它的基本的架构,不管称之为新资本主义或者是后期资本主义,还有些根本东西它是没有改变的。
这时候马克思主义可以做什么?它可以在全世界一波又一波不断更新的资本主义浪潮中,像一个中流砥柱或水坝一样,虽然也许不算完整,但它暂时仍然能够挡住这种潮流,它能够一直不断地提醒我们,资本主义的所有这一套东西不是必然的,人类没有非得要这样过这种生活,你不是一定要被训练进入资本主义工作环境下成为一颗小螺丝钉。
你可以有不一样的,对于自我生命,对于社会群体,乃至于对整个世界架构运作的不一样想象,这是马克思主义一直都能够提供的。
所以我们并不是要原封照搬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实践的教条,今天它最大的价值、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在于,依照这样一套完整的、跟当下这一套资本主义系统完全不一样的概念或理论,一直不断地去检验当今世界所处的状态,哪些地方是不应该的,哪些地方是不合理的。
我们正面应对资本主义所产生的各种不同问题,各种不同的非人化或者是堕落人性的各种不同的作用。我们一直不断地持续地提出批判,所以我们借由这种方式至少可以做到一件事,消极,但有可能或者是具体可以有效。我们可以让资本主义对人的压迫,资本主义对于人的扭曲不要这么坏,那就是资本主义负面的这些坏的作用会因为我们的批判的意见不断地提出,不断地坚持而得到了控制跟阻拦。
《我是布莱克》
这样,我们可以正面面对资本主义所产生的各种不同问题,将人“非人化”、使人性堕落等等不同的作用,一直不断地持续地提出批判。也许看起来有点消极,但至少它很可能具体而有效,至少不让对人的压迫和扭曲持续下去,坚持让这些“坏的作用”被控制和阻拦。
02.
读韦伯,让我们能认清现实
我读大学的时候台湾掀起了两种热潮,一个是“西马热”(西方马克思主义,Western Marxism),另一个就是“韦伯热”(马克斯·韦伯,Max Weber),而西马热跟韦伯热又是联系在一起的。
那时候台湾处于一个非常奇特的年代,面临着社会剧烈冲击与变化,当时的人们越来越觉得应该要去了解社会。
可是要怎么去了解社会?不可能用原来的方法,也不可能所有人都去读那种美国式的实证主义社会学,在那样一种整体的知识环境中,韦伯脱颖而出了,我读韦伯自然也受到了这种潮流的影响。
韦伯与美国式的实证社会学有所不同,因为后者的研究基本都针对美国社会,但我们只要稍微读一下韦伯,就会知道韦伯“可怕”的野心。
韦伯从来没有说我要研究德国社会,虽然他原来进行的历史社会学的研究是基于德国的,但韦伯提供了一条路径,让我们可以从一个非常根本而且理论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和生活。
韦伯的野心,或说他的整个志业都是想要去解释什么叫做现代社会,现代社会跟传统社会到底如何区隔?
韦伯的研究有两个重大的成就和价值。第一是提出了一个问题,到底有没有一种特殊的存在,能叫作“现代社会”?
传统社会的差异很大,过去印度有印度的传统社会,俄罗斯有俄罗斯的传统社会,法国有法国的传统社会。但从19世纪发展而来的20世纪,存在着非常奇特的现象,由此发展出的现代社会,不管在哪里,印度、俄罗斯、法国、中国,是不是隐隐有一种共同性?如果是的话,那现代社会是怎么来的?共同性又到底是什么?
他能提出这个巨大的问题就非常了不起,因为这引导我们用包括比较社会学、历史社会学的视野来了解当下所处的现实。
《玩乐时间》
韦伯第二个同样了不起的贡献是,他不只提出了问题,也提出方法。他从几个基本的面向来为我们解读现代社会,以及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中最大的差别,那就是沿着一条路,理性的发展。
从西方的启蒙运动之后,接下来理性的发展——尤其是工具理性,证明了它的有效性,所以后来这先是征服了欧洲,接下来帮助欧洲在工具理性的发展下快速地进步,因而产生了一种现代性的优势,再凭着这个现代性的优势扩散到全世界。
所以被影响到的这些社会,就必须要学习到这一套理性,尤其是工具理性。所以韦伯另外提出了一个非常清楚的架构,用大的方法论去引导我们用这种方式试着去看待、去解决他所提出来的大问题。
读了韦伯,你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理解自己当下的现实。首先有社会性,尔后有现代性,再接下来有现代社会的共同性,这都帮助引导你去了解很多事情,可以摆脱原来那种蒙昧(理性之前)。
从个体的角度来看,就像你学经济,一定要知道个体经济学跟总体经济学是不一样的。你在看待自我的时候,也一定要了解作为个体去看待,跟从社会总体的角度来看待也一定是不一样的。
它帮助我们去思考这些事情。当然我们可能会觉得这些问题这么大,到底从哪里开始进入呢?
其实有非常明确的地方可以开始, 那就是去分析到底在你自己的生命里,尤其是你跟集体和社会有所互动的时候,工具理性是怎样发挥作用的?接下来,自己所具有的工具理性对应于价值理性又是什么?
你的价值理性,或者信仰又是如何形成的?每一个人都逃不了所有这些韦伯式的问题。因而所以倒过来,韦伯式的问题都可以帮助我们重新体会,你会重新认知自己是谁,在什么样的一个社会,自己跟这个社会是怎样的关系?
03.
也许可以一半韦伯,一半马克思
韦伯和马克思在思想上有很大的不同,当然这其中的因素很复杂,比如两人所处时代不同等等,但最大的不同是在对现代社会的理解上。
相对于马克思来说,韦伯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他最后弄清楚了现代社会。越是认识和了解韦伯提出的“除魅”,越会发现我们被困陷在工具理性所织造的越来越紧密的网里。这是韦伯的看法,韦伯的悲观,所以他有点像是末世论者。因为这样,韦伯在人生中有两次严重的精神崩溃和抑郁倾向。
所以我的态度是,当我们在讨论自由意志,或者是自由意志跟社会之间的关系的时候,不能只有韦伯,一定同时要读马克思,马克思的视野是一种“这个社会必然要改变,不可能停留在这里”的态度。
这是我的视角解读, 把韦伯和马克思加在一起除以二,比较接近我的认知。
在他们都去世约一百年后,对照当今的现实,我们可以认识到,韦伯所看到的那种瞒天造地一直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那种工具理性对我们的限制和制约是真实的。
《玩乐时间》
但是在这样的变化跟发展上,韦伯跟马克思最大的差别,就是马克思认为这种瞒天造地产生的系统是资本主义的问题,韦伯最终也没有弄清楚资本主义跟现代理性之间的关系。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会比较倾向于马克思的看法,我认为当今的问题有相当程度上是资本主义系统发展得越来越完整,甚至几乎席卷全球,一切都彻底资本化了。
这是资本主义的大胜利,这背后就必然带着韦伯告诉我们的强大的工具理性,工具理性的最大根源就在于金钱的数字理性。现在就演变为,当你活在这样一种资本主义的系统下,不会有个人自由,不会有自主意识,工作变成目的,你变成了工作的手段。
韦伯的分析我非常同意,这部分韦伯的分析也比马克思要更细腻。但我还是更同意和相信马克思所论述的, 让我们知道人不是生来就刻在基因里会变成资本主义动物的,这是一个长远的、历史性的发展,既然它会这样的发展,也就没有什么必然不会改变的东西。
这是第一个面向,第二个面向我们再去看韦伯,他虽然已经是这样一个悲观的人,可能说韦伯的悲观和他如此预言人类,我们在这方面就完全无能为力吗?也不是,韦伯讲了一样最根本的东西,那就是社会跟我们之间最清楚的联结,意义之网。
我们没办法活在生命的所有事情都被切割成零碎的、单独处理的生活中。把生活中的各种事物都找到连结,系统化、组织化,然后予以分类,最后就变成了像一张网一样,我们就活在了自己的意义之网中。所以为什么我们无法从社会中逃离?因为在我们的意义之网中,社会能为我们提供绝大部分的外在的力量。
既然人活在这样的一个意义之网当中,网是我们自己织出来的。所以再怎么悲观,韦伯都没有放弃这些来自于西方文化传统中非常根深蒂固的个人主义立场。韦伯从来都没有预言,社会的限制和制约会到达什么样的程度,以至于让每一个人都缺乏甚至失去个人意志。
韦伯讲的是依照现代社会的发展,目前单凭我们的个人意志,好像很难逆转整个社会历史性变化的走向。可就算在这样的现代理性高度发展的空间里面,每一个人仍然有自由去编织跟别人不一样的意义之网。这是我要提醒的第二个面向。
《书店》
在当下,常常被提及的一个议题是“人的异化”,异化可以被简单理解为本来应该是工具的却变成了目的,本来应该是奴仆却变成了主人。
这就是为什么相对来说马克思比较乐观,因为他认为我们痛苦中的很大部分是自我的错误认知所造成的,我们把仆人认作主人。马克思认为异化太有用也太重要,必须一直不断地去寻找,到底在你自己的生活周遭,什么样的力量制造了异化?
对马克思来说,首先异化无处不在,第二,异化是我们一定可以分清楚,一定可以找得到的。对于马克思来说,这个分析工具太有用,而且他经常非常鼓舞我们, 因为追到最根源的时候,什么状态下我们才是自己的真正充分的主人,才没有异化,我们就是作为目的而活着,这就回到了康德的一面,马克思哲学的一面。
当然是相对的,韦伯在讲工具理性的时候,他讲的是在进行程序思考的时候所追求的一种合理性。所以他没有把工具理性这件事情,抬高到像马克思所说的异化的程度。也正因为工具理性是这样,我们不应该仅活在工具理性(只讲求功利和效率)的层次上。
但另一方面,我必须承认韦伯的工具理性与现实联系非常紧密,我们很难在现代社会里逃离工具理性。
为什么一再提及还有价值理性,不是说工具理性发达到一定的程度,就必然会取代价值理性。韦伯说,价值理性永远都比工具理性重要,甚至价值理性的位阶和层次永远是高于工具理性的。
所以韦伯一再地提醒我们, 你看到自己受限于工具理性,但到一定程度会意识到这肯定是错的,你不能没有价值理性,如果说这个“意义之网”有一个中间点能让生活在上面的蜘蛛(我们)可以安生的地方,那不会是工具理性,而一定是价值理性。
所以虽然韦伯悲观,也没有悲观到那种地步。其实说到底,无论韦伯还是马克思,在面对现实的事情上都不是完全的悲观。
04.
作为个体的“打工人”还可以怎么做?
虽然我基本都是在整体偏向社会理论的架构下去谈,但并不表示在讨论这些问题的时候,我没有对个人应该怎样处理和应对这些事情的想法。
整个概念上最大的差别分歧,就是集体性跟个体性,所以如果理论不应用到个体上,其实是无从讲起的。
换句话说,人身上有一种非常根深蒂固的概念或是价值观,是来自个人主义的。许多文化之间的差异,恰恰就在于对个体性的看重程度。
包括今天我们都在讲的“打工人”。打工人其实也意味着集体性高于个体性,你失去了个体性,集体的目标变成了你的目标。然后你只能在这个集体当中,顺应着集体的要求和目标,成为一个打工人。
所以从当下的现实来说,这么庞大的集体性,把这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都变成打工人,我觉得这对于我们整体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不止需要更艰难地应对很多变化,整个社会也要耗费非常多的力量去维持这种集体性。
集体性限制了个体的、多元的、相对比较自由的发展,当每个人都被变成打工人,在工作中所能发挥的,只是你的真实能力,以及你过去的生命积累中非常小的一部分。
当然我不是说不要集体性,只是我会很希望看到,在这方面,我们能把集体性与个体性之间的比率做一定的调整。当然,如果要涉及一个大的政策层面的设计,或许我们绝大部分人都影响不了。
所以接下来就落到很现实、很具体的层面了,在这么讲究和强调集体性的环境中,我们还有没有办法可以让自己能够多保留一点个体性?我们该如何在自己所处的框架里面去找到创造性?
《未生》
在管理学上有一部经典作品,作者是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标题非常简单,就叫做 The Discipline of Innovation ,论创造,他把创新分成七个不同的面 向 ,这其实能解答我们当下的很多问题。
我很幸运能以“读书”这件事谋生,在社会上有一点立身之本。但我基本上从来没有鼓励,也没有设想过任何的年轻人要模仿我、走我的路。
这条路,是我替自己走出来的,如果说这一条路真要有什么意义,不是说“读书人”这个头衔,恰恰相反,我们不要做一个有头衔的人。这就是一种innovation(创新/革新),也就是说现有的东西都可以不要,我们可以不选择理所当然地走到一条现成的道路上去。
当然可能很多人会说,我肯定成为不了一个创造者。但其实,往往是因为很多人对创造或者说创新这件事情的理解太狭隘了。
德鲁克对“管理”的理解和诠释,是非常具体和现实的。什么叫创新?我们经常的第一反应是科学创新,在实验室里的新发现;接下来是科技创新,做了新发明可以去申请专利。但德鲁克告诉我们,不止如此。
不仅是在生产领域上面,例如说在制作程序上,我们可不可以有不一样的想法?就算是在工作上,我也希望大家不要就掉进去,认为说在工作上我就是个打工人,一旦自己是个打工人就没有任何的创造性。
任何一份工作并不是没有任何创新的可能,德鲁克其实就在宣扬这件事。任何一个工作都可以从七个面向去认真地做一下检查,这其中一定有你可以改变或者说用创新的态度来面对的部分。
更重要的是,可以抱持着一种创新的态度来面对自己的生活,我非得这样活着不可吗?
其实生活的很多面向,都是我们体会过也可以去认知和理解的。最简单的一件事情,或许我们可以从现在开始检讨一下自己跟手机之间的关系,想出十种改变跟手机相处的新办法。
这个课题应该不难,如果愿意这样去做,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现在的生活中,有多少可能是自己给自己的桎梏,以至于失去了可能性和创新性。其实创新很多时候可能并不如我们想象中那么难。
当然我很同情和理解大家所处的大环境,尤其是过于强调集体性的大环境,我不是说这个环境你可以忽略。我的意思是, 即使你不去正面冲撞这个大环境集体性的束缚,但并不表示你不能够有自己个人层次的创新,而且一直维持着这种创新的精神去创造自己的生活。
*本文内容来源于《南方人物周刊》记者邓郁专访杨照的未公开部分,经大幅删减、重新整理而成,欢迎移步阅读专访稿 《杨照:追问如何做自己的主人》 。
杨照主讲相关节目
迈出从“打工人”到“创造者”的第一步
采访:邓郁
内容编辑:苏小七、汁儿
监制:猫爷
:请微信后台回复“”
商业合作或投稿:xingyj@vistopia.com.cn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