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掌握的16个地理规律,附“最不像地球”的45个地方
1.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与季节变化规律
(1)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
①春分日与秋分日,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原因: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②夏至日,太阳辐射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原因: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③冬至日,太阳辐射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原因: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
①赤道两侧的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强,季节变化小。原因:正午太阳高度大,且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小。
②中纬度地区,当地夏季太阳辐射强,当地冬季太阳辐射弱。原因: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大,昼夜长短变化较大。
③高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少。原因:昼夜长短变化最大,正午太阳高度小。
2.地球公转速度变化规律
(1)规律:日地连线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因此,距离太阳越近,公转速度越快。
(2)公转速度变化图示:
(3)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受到太阳垂直照射的点(即太阳直射点)是变化的。
时间
太阳直射点位置
节气
3月21日前后
赤道
春分
6月22日前后
北回归线
夏至
9月23日前后
赤道
秋分
12月22日前后
南回归线
冬至
4.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正午太阳髙度的纬度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同一天,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90°)。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的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
(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同一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随季节变化。当太阳直射点在某地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就最大。当太阳直射点向某地靠近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就增大;反之则减小。
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
5.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规律
(1)季节变化规律图示(以北半球为例)
(2)纬度分布规律
①赤道处始终昼夜平分,春分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②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长短相同;南、北半球同纬度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某地的昼长与南半球相同玮度的夜长相等。
③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相反。
④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极昼、极夜出现的范围也经历了不断扩大、缩小的过程。
(3)极圈内的昼与夜
①极圈内因为有极昼和极夜现象,所以昼夜更替的周期并不都是24小时,纬度越高,昼夜更替的周期越长,极点附近为一年。
②地球公转的速度在远日点附近较慢,在近日点附近较快,所以北极圈内的极昼日数比南极圈内的极昼日数要多;相反,南极圈内的极夜日数比北极圈内的极夜日数要多。
6.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
(1)分布规律(北半球)
①自赤道向南、北,约每隔30度为一个气压带,全球共7个气压带,且由赤道向两极,低气压带和高气压带相间分布。
①两个气压带间是一个风带,全球共6个风带。
②各气压带的中心位置:赤道低气压带——0°,副热带高气压带——30杜,副极地低气压带——60°,极地高气压带——90°。
移动规律
时间
半球
季节
气压带、风带
1月
北半球
冬季
南移
南半球
夏季
7月
北半球
夏季
北移
南半球
冬季
7.“副高”与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
(1)“副高”与锋面雨带的关系:锋面雨带始终位于“副高”的西北侧,是从“副高”吹来的暖空气与北方的冷空气相遇形成的;锋面雨带与“副高”同进退。
(2)移动规律(正常年份)
春末(5月)“副高”位于15°N—20°N—“雨带”位于华南(南岭)地区;
夏初(6月)“副高”延伸至20°N——“雨带”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直至日本;
7 —8月“副高”北进到25°N—30°N——“雨带”位于华北、东北地区;
9月“副高”南移——“雨带”南移,北方雨季结束。
(3)影响:“副高”强或弱,会导致“雨带”推进速度快或慢,引起“北涝南旱”或“南涝北旱”。
8.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雨带
名称
年降水量
气压带或风带位置
大气环流状况
降水类型
赤道
多雨带
2 000毫米左右
赤道低气压带
全年以上升气流为主
多对流雨
副热带
少雨带
不超过500毫米
副热带高气压带
以下沉气流为主
降水少,尤其是大陆西岸和内部;但大陆东岸季风区和台风影响地区降水较多
温带
多雨带
500—1 000 毫米
西风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
锋面、气旋活动频繁
多锋面雨、气旋雨,大陆东岸还受夏季风影响
极地
少雨带
不超过300毫米
极地高气压带
全年盛行下沉气流
降水少
9.全球气温水平分布规律
相似性
无论南、北半球,还是冬、夏季节,气温都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半球
北半球
等温线较为弯曲
差异
南半球
等温线较北半球平直,原因是南半球海洋面积比较广
海陆
海洋
1月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7月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
差异
陆地
1月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弯曲,7月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弯曲
差
大洋
大洋中部
等温线较边缘地区平直
异
差异
大洋边缘
等温线较大洋中部弯曲,原因是受寒、暖流影响
性
大陆
平地
等温线较山区平直
差异
山地
等温线较为弯曲且复杂,因地势变化而变化
冬夏
差异
冬季
南、北半球等温线均较密集,即北半球1月(冬季)等温线较7月(夏季)密,南半球7月等温线较1月密
夏季
南、北半球等温线均较稀疏
10.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1)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
(2)主要气候类型分布规律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10°之间
温带季风气候
北纬35°—55°大陆东部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一60°大陆西部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部
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纬40°一60°大陆内部
热带季风气候
10°N至北回归线之间大陆东部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50°N—70°N 大陆
亚热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25°—35°大陆东部
苔原气候
北半球极地附近沿海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大陆西部
冰原气候
极地附近
11.我国常见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
(1)时间分布规律
(2)空间分布规律
12.海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
名称
分布
组成
特点
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
的大洋环流
热带、副热带海区
(南北纬5°—45°)
北(半球)顺(时针)
南(半球)逆(时针)
东(侧)寒
西(侧)暖
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
的大洋环流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
(北纬45°—70°)
逆时针环流
东(侧)暖
西(侧)寒
环球性的西风漂流
南纬40°附近的海域
绕纬线圈环流
季风环流
北印度洋海域
夏顺冬逆
13.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与成因
(1)地带性分异规律
分异规律
形成基础
主要影响因素
分布特点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热量
太阳辐射
纬线延伸,纬度更替
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水分
海陆分布
经线延伸,经度更替,中纬度明显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水热状况
海拔
从山麓到山顶更替
(2)地带性分异的成因
在山区,地表景观(如植被、土壤等)随海拔的变化而发生有规律的更替,是因为气温和降水往往随海拔的增加而发生变化。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发育程度的因素主要有山体所在的纬度、山体的相对高度、山体的坡向等。
(3)主要的非地带性分异现象及成因
实际分布的自然现象
形成原因
理想状态下的地带性分布
南美大陆西岸3°S—30°S 狭长的热带荒漠带
安第斯山脉阻挡海洋水汽,秘鲁寒流降温减湿
热带雨林带(北)、热带稀树草原带(中)、热带荒漠带(南)
南美大陆南段东岸形成温带荒漠带(巴塔哥尼亚沙漠)
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气流深入内陆
温带草原带(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东)
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呈现热带稀树草原景观
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不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带
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热带雨林带
东部地处东南信风迎风坡,马达加斯加暖流增温增湿,东南信风来自海洋,温暖湿润
热带稀树草原带
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带
成.因类似于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热带雨林带
热带稀树草原带
南半球缺少寒带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南半球相应纬度带是海洋,没有陆地分布
寒带苔原带(较高纬度)、亚寒带针叶林带(较低纬度)
天山、昆仑山山麓的绿洲
高山冰雪融水使其地表水或地下水丰富
温带荒漠带
14.世界人口分布规律
主要分布区
原因
人口稠密地区
东亚
南亚
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社会因素
自然条件优越→自然因素
西欧
资本主义发展较早的地区→社会因素商贸活动频繁、经济发达→经济因素重要的工业地带、金融贸易发达→经济因素
美国东北部
当今世界经济、金融中心→经济因素
人口稀少区
高山、高原和高纬地区
寒冷
→自然因素
热带、温带荒漠区
干旱
热带雨林区
湿热
15.世界工业分布演变规律
煤铁复合型
临海型
临空型
出现时间
近代
二战以后
新技术革命后
技术条件
蒸汽动力、电力
超级油轮、集装箱、巨型运输船
人才(知识和技术)、现代化交通运输技术
工业布局
邻近煤、铁等自然资源丰富地区兴建钢铁工业
海港、河港附近兴建大型联合企业
高速公路沿线、飞机场周围兴建电子工业
举例
美国五大湖地区的宾夕法尼亚州、德国鲁尔区
日本濑户内海的福山、意大利南部海港塔兰托
美国的“硅谷”、日本的“硅岛”、德国的慕尼黑、英国的苏格兰
16.国际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和影响
(1)一般规律
一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是从相对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转移到次发达国家和地区,再由次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逐层推进。
二是国际产业转移一般都是从加工装配开始,经过资本、技术、管理经验等的积累,最终过渡到零部件和原材料的本地化生产,实现产业转移,而发达国家和地区通过压缩或淘汰产业,发展技术含量更高的新产业。
三是国际产业转移的技术通常都是进入标准化产业阶段的技术。产业转移的转入国依靠的主要是低成本竞争力,而发达国家则投资于新产品研发。
(2)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表现
具体内容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如台商大举办厂,加速了大陆劳动密集型企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大陆产业结构的调整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国际产业转移使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了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
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还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因此发展中国家在接受重化工业转移的同时,应充分估计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加强对废弃物排放的控制和综合治理
改变劳动力就业的分布
如果一个国家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减少国内的就业机会,常常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如日本;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减轻就业压力
也许你已经去过
多彩的云南、神秘的西藏、古朴的古镇......
平凡的山水对你而言已无太多神秘感
但我们生活的地球
是一个充满美丽和奇迹的地方
最不缺的就是不可思议的奇景
它们或是上帝创造
或是人为的杰作
有的美得灼伤双眼
有的却低调得不为人知
Pura Lempuyang神庙——巴厘岛
攀登1700步台阶到达山顶,俯瞰如同神话般的火山和大海,仿佛踏过这扇门,就能到达另一个世界。
动物大迁徙——肯尼亚
肯尼亚,一个天堂的国度,一个动物的王国,每年都会在这里上演动物大迁徙!
卡布里岛的海蚀洞——意大利
在卡布里岛陡峭的海岸边,布满了许多个海洞,其中最著名的为蓝洞(Grotta Azzurra)。
热气球升空——土耳其
来到土耳其,来到了神奇的卡帕多奇亚,不坐热气球便体验不了这里的精华所在。
荧光海滩——马尔代夫
浪漫的情侣们在这里演绎了许多动人的爱情故事,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开始将这片发光海滩称为“蓝眼泪”。
纳特龙湖——坦桑尼亚
随着水位变化,湖水颜色呈现白色、粉红色或豆绿色,看上去非常漂亮。
Mutnovsky火山附近的冰洞——俄罗斯
由于穆特洛夫斯基火山影响形成的温泉水流经过此处造就了这个冰洞。
冰洞——美国俄勒冈州
世界上有许多美丽的冰封洞穴,其中不少已不复存在,且看且珍惜。
斑点湖——加拿大
一年内湖水颜色会不断变化,所以无论你什么时候去都能看到漂亮的色斑。
玫瑰湖——塞内加尔
当地人说,湖的色彩最美丽的时候是在东面来的干热风刮起之际。那时,湖水中的盐藻在热风的催化下爆发,将湖水变成了盛开的玫瑰。
韩松洞——越南
韩松洞内的部分区域可以高达200米,宽至150米,足以容纳四十层高的摩天大厦。
瓦特纳冰川洞穴——冰岛
令人感到奇特的是在瓦特纳冰川地区还分布着熔岩、火山口和热湖,冰岛也因此被人们称为"冰与火之地"。
彩色沙丘——美国拉森火山国家公园
整个国家公园中最主要的景观就是拉森火山,是世界上最大的穹顶火山。
地狱之门——土库曼斯坦
截至2015年,这洞口的火焰从未间断过,当地人称之为“地狱之门。
乌尤尼盐沼——玻利维亚
乌尤尼盐沼是由大约4万年前的巨大湖泊干涸后形成的,在雨季,硬壳般的盐沼表面才会形成光滑的镜面。
红海滩——中国盘锦
红海滩的确切出现时间无法考证,有学者称有了地球有了海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红海滩。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奈卡矿井水晶洞——墨西哥
洞内巨大且发光的方尖石塔多达170根,像缠绕在一起的光柱一般,散落在洞穴四周。
巨人堤道——北爱尔兰
由总计约4万根六角形石柱组成8公里的海岸,石柱连绵有序,呈阶梯状延伸入海。
萤火虫洞——新西兰
地面下石灰岩层构成了一系列庞大的溶洞系统,由各式的钟乳石和石笋以及萤火虫来点缀装饰。
罗赖马山——委内瑞拉
1912年阿瑟·柯南道尔爵士所著的小说《失落的世界》,就是以这部分的罗赖马山为背景的。
龙血树——也门索科特拉岛
巨大的龙血树就像外星植物一般,让人惊叹。
帕穆嘉丽——土耳其
土耳其人叫他世界第八大奇迹,来这里参观没有任何限制。
飞喷泉——美国内华达州
飞喷泉并非天然形成,而是一个美丽的人工偶然。在1964年,钻探的地热能源造成矿物质上升到地表。
丹霞地貌——中国
丹霞地貌以层理交错、岩壁陡峭、气势磅礴、造型奇特、色彩斑斓而称奇。
大棱镜泉——美国怀俄明州
大棱镜温泉的美在于湖面的颜色随季节而改变。
长城——中国
因残破而展示了生命的力量,因蜿蜒而影射着古老国度。——泰戈尔
韩英洞——越南
韩英洞经过洪水的无数次冲刷,已被打磨成扇贝形,一排排带凹槽的石灰岩犹如一个石化的瀑布,在绿色藻类的装饰下显得生机勃勃。
朗伯德街——美国旧金山
这条公路之所以会如此弯曲,是因为 在这里,山是如此陡峭(27°),如果不这样,该段路就会太陡,大部分车辆都将无法通过。
蓬蒂迪利马隧道——葡萄牙
葡萄牙蓬蒂迪利马,一排参天大树构成的隧道,宛如童话世界一般。
上帝之手划过的岩石——苏格兰
苏格拉底高地上的岩石,一栏栏分隔开,如上帝之手划过的痕迹。
婆罗摩火山——印度尼西亚
多岛之国印尼有4500座之多的火山,世界著名的十大活火山有三座在这里。
地球的边界——英格兰伊斯特本
伊斯特本依著比奇角(Beachy Head)的峭壁,峭壁背后的地方成了传说中地球的边界。
姆庚寨梯田——越南
越南姆庚寨梯田,这是用生命在耕种吗?
马丘比丘——秘鲁
印加帝国文明遗址,建立在丛山峻岭人迹罕至的悬崖绝壁之上,1911年才被美国考古学家所发现。
武灵瀑布前的公路——挪威哈当厄尔峡湾
武灵瀑布沿途会开不少盘山公路,挪威的公路整体上不宽,但和壮美的瀑布搭配起来又别有味道。
果阿瀑布前的铁路——印度
笔直而过的铁路像是把瀑布拦腰截断一样。
悬崖边上的铁路——巴西库里提巴
一面是高山,一面是万丈深渊,惊险又刺激。
罗勇府水坝——泰国
泰国罗勇府(Rayong)水坝,十分梦幻的地方,美的不真实。
因特拉肯郁金香谷——瑞士
瑞士因特拉肯小镇上的郁金香,完全彻底地征服了所有人。
安塔利亚石镜——土耳其
Flickr用户MyOakForest在安塔利亚市的大街上,凭借一块磨光并浇上水的黑色石板,拍摄下了这张绝美的照片。
托斯卡纳——意大利
全世界最美的乡村地之一,这里起伏不大的山丘,在夕阳或朝霞的映照下美丽无比。
马赛马拉国家公园——肯尼亚
几千年来,9到10月这些生灵就这样如约而至,形成了当今我们这个星球上少有的“野生动物大移民”的壮观景象。
撒哈拉沙漠——摩洛哥
沙漠中的旅行是对人的体力与智力的挑战,但却奇异而刺激:游走漫漫大漠,远离城市的喧嚣。
羚羊峡谷——美国
佩吉小镇的东南不远处,有两段神秘的峡谷,当阳光照进幽深宁静的谷中,光与影的舞蹈便在这里释放魅力。
漓江山水——中国
以桂林市为中心,北起兴安灵渠,南至阳朔,由漓江一水相连,千百年来它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
这些最不像地球的地方
每一个都美成奇迹
有没有哪一个
让你产生一探究竟的冲动?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谭老师讲地理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