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老字号企业去年营收646.4亿元 餐饮食品类贡献近三成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叶碧华、实习生李以晴 广州报道
2月8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广州市属国企老字号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截至目前,广州市属国企共有老字号83个,占全市总数过半;其中中华老字号29个,占全市83%、全省51%。2022年,上述老字号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46.4亿元、利润总额42.2亿元。截至2022年底,资产总额706.9亿元、净资产348.6亿元。
其中,餐饮食品类占29%,加工制造类占28%,医药类占22%,三者合计占老字号总数约八成。在餐饮美食领域,前三甲分别为陶陶居、广州酒家和莲香楼;而在食品饮料领域,王老吉、皇上皇和利口福占据前三席位;医药健康领域中,陈李济、采芝林、何济公位列前三。
从品牌历史角度来看,83个老字号平均自然年龄106岁,百年以上老字号26个,其中陈李济、致美斋均超过400年,陈李济以423岁成为全球最长寿药企。
餐饮食品饮料立潮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自2021年以来,广州市国资委先后出台了《广州市支持中医药中华老字号品牌振兴实施方案》、《关于振兴市属国有企业老字号的若干措施》2份政策文件,为振兴老字号提出总体思路、基本目标和一系列措施。
其中,《广州市支持中医药中华老字号品牌振兴实施方案》提出将老字号纳入发展城市规划、支撑中医药全产业链建设等7方面22条工作措施,支持促进广州市12个中医药中华老字号品牌振兴发展,目标是带动形成千亿级中医药产业集群,弘扬中医药文化。
2021年9月22日发布的《广州市国资委关于振兴市属国有企业老字号的若干措施》,则提出了涵盖资源整合重组、体制机制改革、经营方式与技术产品创新、品牌宣传推广、资本运作、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管理等10个方面的28条措施。
除了加强政策引领支持以外,广州市还构建了由市国资委统筹指导、相关集团投资改革、老字号企业创新发展的三级责任体系,明确做强做大、做优做精、放开搞活三类发展方向划分,指导各相关集团制定实施“一品牌一方案”。
以陶陶居为例,作为始创于1880年的餐饮老字号,在新的消费潮流冲击下,品牌曾一度低迷不振。近年来,陶陶居按照“大品牌、轻资产、平台化”的发展思路,采取了多项策略,重新盘活品牌活力。
一方面,依托广州酒家集团上市公司平台的资本运作优势,陶陶居完成混改引入战略股东持股45%,开启“产业+资本”的加速发展模式;另一方面,提速在粤港澳大湾区和国内重点城市的布局,目前该品牌已开至深圳、厦门、上海、北京等城市,门店数量从1家增至34家。
数据显示,2021年陶陶居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31%和165%,近5年来的复合增长率分别为31%和37%;2020年末陶陶居公司完成混改后,品牌整体价值超5亿元,较2012年成立时增长了855倍。
而在食品饮料领域,越秀集团旗下风行乳业继2017年收购长城乳业后,2021年正式完成对辉山乳业的收购重组,截至2022年底集团共拥有13万头奶牛,原奶产量可达55万吨。与此同时,2021年,越秀集团下属越秀食品收购五羊牌商标,结束对外资雀巢公司多年授权。据最新数据披露,截至2022年9月,五羊牌雪糕实现营收近2亿元。
推动国企老字号振兴
2021年1月,广州产投指导旗下广州国资管理集团成立广州老字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据广州市国资委相关人士介绍,公司成立以来,整合梳理广州产投旗下老字号品牌资源,理顺品牌及产权关系,确立差异化发展路径,围绕食品产业链着力打造品牌输出、供应链、电商三大业务体系,在门店拓展、食品开发等方面取得阶段性进展,“拓展了包括莲香楼、惠如楼等老字号餐饮门店11家,共上市粽子、月饼等62款产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广州市国资委最新获悉,目前老字号公司已集中运作广州产投集团旗下的莲香楼、泮溪、北园、大同、回民饭店、太平馆、惠如楼7个老字号以及南园、菜根香、华北饭店3个老品牌。
据了解,2021年-2025年,广州市每年将从国资收益中安排不超过5000万元老字号专项扶持资金,已支持2批项目;推动设立老字号振兴基金,首期规模4.04亿元,基金首投已落地。
此外,为促进老字号振兴工作精准施策和文化传承传播,广州市国资委牵头组织相关专业机构,编撰推出首部《广州国企老字号白皮书》。据悉,白皮书综合各品牌活力指数,将市属国企老字号系统梳理、整理画像并分类排队,旨在搭建推动老字号振兴发展的研究载体和推介平台。
对于下一步如何推动国企老字号振兴发展,《白皮书》提出了三大思路。首先,坚持建立品牌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深入推进分层分类差异化发展。其次,持续深化市场化改革,激发老字号发展的内生动力和经营活力。最后,加速构建多层次立体化保护传承和传播体系,推动老字号融入社会、走向国际。
(作者:叶碧华,李以晴 编辑:张伟贤)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