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系更像是一个普通多旋臂星系

天天见闻 天天见闻 2023-05-17 文化 阅读: 116
摘要: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徐叶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合作,对银河系旋臂形态提出了新的认识:该研究结果改变了人们对银河系旋臂结构的传统认识,在宇宙中漩涡星系的形状很大程度上是宏,分为多旋臂、棉状三种旋涡结构。比较常见的是内部的灰灰转岩和外部多旋臂的形式,用天体脉泽、年轻恒星和疏散星团等作为位置旋臂,“重绘了银河系旋臂结构,银河系带着多旋臂形态重新绘制的银河系旋岩结构鸟瞰图。

近期,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徐烨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合作提出对银河系旋臂形态的新认识:银河系更像是一个普通多旋臂星系,由内部对称两旋臂和外部多条不规则旋臂组成,而非之前被广泛接受的四条旋臂均从内到外的特殊形态。该研究结果改变了人们对银河系旋臂结构的传统认知,近期在线发表于《天体物理学杂志》上。

宇宙中旋涡星系的形态主要分为宏象、多旋臂和絮状三种旋涡结构。在类银河系的多旋臂星系中,较为常见的是内部两旋臂和外部多旋臂的形态,约占83%,四条旋臂均从内到外的形态是非常罕见的,约占2%,而此前天文学界普遍认为银河系正是属于后一种特殊形态。

由于人类身处银河系中,多重结构在视线方向重叠使得无法从“鸟瞰”角度直接观察银河系的形态。研究团队综合利用目前所能获得的全部高精度天体测量数据,利用天体脉泽、年轻恒星和疏散星团等作为定位旋臂的“灯塔”,对银河系旋臂结构进行了重新描绘。研究结果表明,银河系具有多旋臂形态,其内部由英仙臂和矩尺臂两条旋臂对称向外延伸,在外部分叉并形成包括半人马臂、人马臂、船底臂和本地臂等多条长而不规则的旋臂段。银河系看起来不再特殊。

银河系更像是一个普通多旋臂星系

重新绘制的银河系旋臂结构鸟瞰图。其中彩色线条表示脉泽示踪的旋臂,黑色线条表示年轻恒星和疏散星团示踪的太阳附近的旋臂段。紫金山天文台供图

此次银河系形态新图景的精确描绘得益于BeSSeL项目和VERA项目等的甚长基线干涉测量及Gaia空间卫星的高精度测量,以及研究团队对银河系旋臂结构的长期研究积累。

研究团队正在为将来更高精度的测量积极准备,希望最终揭开银河系旋臂结构的庐山真面目。

记者/张璐

编辑/刘梦婕

校对/刘军

运营编辑/刘茜贤

其他相关
m号的裤子是多大尺码 测量腰围的方法

m号的裤子是多大尺码 测量腰围的方法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3-01 阅读: 22
m号的裤子是多大尺码上述的关于m号的裤子是多大尺码和测量腰围的方法,以及裤子选择技巧的全部内容,您了解了吗?...
水准仪精度等级的划分水准

水准仪精度等级的划分水准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3-12-21 阅读: 44
水平仪的精度等级划分通常由其测量精度和适用范围决定,一般分为精度等级I、II、III等几个等级。以下一般是水平仪精度等级的划分及其特点:**精度等级I**:**精度等级II**:**精度等级III*...
银河系旋臂比之前预想长四倍

银河系旋臂比之前预想长四倍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3-10-18 阅读: 86
据指出,本地旋转臂延伸2万光年,可能是此前科学家预期的四倍之长。但局部旋臂的长度仍短于主旋臂,最新测量表明,银河系不是一个具有清晰旋臂的完美螺旋结构,而是一个具有许多分支和微妙突起的螺旋星系。此前的测量数据显示,这项研究显示本地回旋臂比之前预计的要大,其倾斜角度和恒星形成速度更接近银河系的主旋转臂,例如人马座旋转臂和英仙座旋转臂。...
全王者第一款SSS级皮肤李白曳影登场,四形态特效牌面给足

全王者第一款SSS级皮肤李白曳影登场,四形态特效牌面给足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3-10-06 阅读: 86
回城特效是我最喜欢的回城。小鹏月认为这是峡谷中最酷的回城,李白脚下出现空洞,呈楼,李白飞上天空,化作虚影,后来出现巨大剑,曳影剑空而立,人形虚影,又变成参天大剑,人剑合二为一,指向江湖。此次典藏还增加了一个装备加速特效、泉水加速效果、李白御剑飞行。...
保护海豚手抄报图片大全,图片,手抄报版面设计

保护海豚手抄报图片大全,图片,手抄报版面设计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3-09-30 阅读: 101
有些海豚的体表上有醒目的颜色图案,另一部分则是比较单调的颜色。猪泳是海豚科动物才有的游泳方式,整个身体以小角度跳出水面以小角度进入水中,是区分海豚和其他鲸目动物的方法之一(豚鼠科和其他鲸类一般不会以这种方式游泳)。海豚的速度很快,通常最快在每小时30-40公里左右,个别物种的海豚时速超过55公里/小时,是可以长时间维持的海洋中的长距离游泳冠军。...

恒星是如何诞生的?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3-09-16 阅读: 70
恒星是如何产生的呢?恒星是如何产生的呢?根据天文理论,恒星诞生于星云中,原始星云都是由尘埃形成的分子气云,微小尘埃首先凝聚成团块,凝聚成更大的小行星,无数小行星碰撞形成行星,如果继续壮大,质量达到太阳质量的8%左右,这种星体可以激发内部的氢核聚变。变成了恒星,太阳就是这样形成的。...
我来说两句

年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