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觉得会拉二胡的人土吗?
二胡已经陪伴了我二十年有余,她给我带来的成长和惊喜也是从未止步的。
变化的是我们对这个乐器的看法(“土”还是“优雅”),不变的是,这件乐器的魅力一直在彼处,等候多时,待我们有心去发现挖掘。
**********如果觉得文字较多,可以跳到后面的视频************
小时候,作为一个有口无心的小琴童,拉琴时脑袋里想的大多是:怎么早点完成今天的练琴任务,什么时候能学某个看起来很厉害的曲子……对于周围的看法也不以为然,拉自己的琴,玩自己的泥巴。这段童年可以概括为单纯的执着吧,也得益于这段时光以及父亲的“压迫”,为日后进一步的学习探索打下了基础。
等到了学会在意别人眼光的年龄,对二胡的看法开始慢慢被外界左右。那时的我发觉,拉着自己手中的乐器,似乎没有别人弹钢琴跳舞那样看着优雅,得到的眼光也没有像那些才艺一样惊羡,甚至也听到了“土”的评价,内心难免有点波动。对于那时的我来说,二胡是一个才艺特长,演出的时候露一手,别人知道你会二胡的时候让你拉一段,没有多自卑也没有多自豪;同时二胡也是一个认识比较久但又不咸不淡、有感情积累但又没完全交心的朋友,可能许久忘了拉,但想起来的时候拉拉琴也feel good.
经历了这一大段时间的盲从无感,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某天听到了一首很喜欢的歌,心血来潮用二胡录了一段,便开始了一段奇妙的旅程。那段时间里,自己常常沉浸在强迫症的焦虑之中,焦头烂额无所适从,难以投入正常生活,庆幸的是能有二胡和书相伴:靠读书读文章来清醒头脑,靠练琴和录音来在转移并集中注意力。每当录音的时候,我的念头集中在如何把每个音拉准、把每一弓拉好,我能感受到旋律和乐曲的情绪在内心流淌,那些令人纠结痛苦的念头便抛之脑后了,此时我会感到难得的充实与安宁,后来我知道这样的状态叫做“心流”,也明白了什么叫「活在当下」。正是这段时间,我感受到了音乐给自己生活带来的积极力量,也促使我更贴近这个乐器,了解她更多的面貌,感受她丰富的表现力,而绝不是人们眼中的“土”。
啰嗦了自己的一些经历,开始正题吧~人们对二胡停留在某固定刻板的印象,可能源于他们对二胡的接触有限,那如果多听多了解一些又会是怎样的呢?我想结合自己微不足道的一些尝试 来聊一聊。
以下是自己近两三年的翻奏作品,尝试了不同的曲风,也从中得到了不少体悟和启发。我想表达的是,这件乐器真的会给你带来越来越多的惊喜和发现,也会让你知道,你所为她所投入付出的,她也会予你回馈。
二胡可以演绎江南的温婉和淡淡愁绪,听《雨碎江南》。
二胡也可以Rock起来,一腔无奈的《易燃易爆炸》和快拉断胳膊的1.33倍速《极乐净土》。
二胡可以治愈系(《Always with me》),也可以拉活泼轻快的曲调(《旅行青蛙》BGM)。
↑《Always with Me》
↑《旅行青蛙》BGM
二胡也可以豪迈洒脱。
《九九八十一》,翻奏改编时采用了马嘶的技巧,源自于陈耀星老师的《战马奔腾》。最后一段出现的另一把琴是高胡二胡好学吗,技法源自于戏曲中的高胡演奏手法。
二胡也可以演奏优美的小提琴曲「二胡」爱的礼赞 Salut d'Amour(Cover Edward Elgar) 艺术家们已经在二胡移植作品领域做了很多探索,引入了更多的风格和高难度技巧。
二胡还可以同大提琴中西合璧,一高一低,奏一曲《在这个世界相遇》。
喜欢二胡的朋友,往往会惊艳于这件乐器的情感表现力。借二胡表达那情至深处的难以释怀,再适合不过。以下是《说散就散》、《典狱司》、《枉凝眉》的二胡翻奏。
↑《说散就散》
↑《典狱司》
↑《红楼梦》组曲之《枉凝眉》
以上是自己的一些翻奏作品,感谢作品的原创者们为我们带来了如此动人美妙的音乐二胡好学吗,感谢那些不断探索进取的大师无私为二胡艺术所作出的贡献。因为他们,自己才得以用手中的乐器去尝试演奏更多风格的乐曲,才得以认识到二胡原来有如此丰富的技法和表现力。
看到这里的朋友,给你比心心~
最后想说的是:当你沉浸于这个乐器的魅力中,专心于练琴的每一个细节,在音乐中去体验悲欢离合人情冷暖,你会发现,别人无论如何评价,自己内心都没有一丝波动,我拉我的琴就好,二胡便是我的知己。专注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热衷的事物,那些杂音都会被自然而然地过滤。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