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有32项科学贡献,每一个都至少是国际一流水平
“怀疑探索者”按:
这篇文章是我的朋友施郁教授应《知识分子》写的专稿。这些年网传杨振宁有一十三项诺贝尔奖级物理学贡献,其实并不属实,我本人是不认可的。一十三项的说法最早就源于施郁的科普文章,杨振宁的个人百科词条中引述其学术贡献的来源就是此处。但他的原文中并没有说这一十三项都达到了诺贝尔奖级别。按照戴森的说法,杨振宁的科学成果里面大约有5~6个诺贝尔奖级别。这里特加说明。
但我(包括施郁)不得不承认,杨振宁的学术研究成果确实是国际上第一流的。即使不能都达到诺贝尔奖级别,也绝对属于高学术价值。除了百科词条上引述的一十三项物理学贡献,其实杨振宁还有一十九项其他贡献,加起来就一共是三十二项科学贡献。
来源:
作者:
施郁
杨振宁教授
节选: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也刻于一个黑色立方体的上平面,那是杨振宁90岁时收到的一件生日礼物。立方体的四个垂直平面则分别刻了他对统计力学、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场论等物理学四个领域的共13项重要贡献:
(A) 统计力学
A1. 1952 Phase Transition(相变理论)。论文序号:[52a], [52b], [52c]。
A2. 1957 Bosons(玻色子多体问题)。论文序号:[57a],[57b],[57h], [57i], [57q]。
A3. 1967 Yang-Baxter Equation(杨-巴克斯特方程)。论文序号:[67e]。
A4. 1969 Finite Temperature(1维δ函数排斥势中的玻色子在有限温度的严格解)。论文序号:[69a]。
(B) 凝聚态物理
B1. 1961 Flux Quantization(超导体磁通量子化的理论解释)。论文序号:[61c]。
B2. 1962 ODLRO(非对角长程序)。论文序号:[62j]。
(C) 粒子物理
C1. 1956 Parity Nonconservation (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论文序号:[56h]。
C2. 1957 T,C and P (时间反演、电荷共轭和宇称三种分立对称性)。论文序号:[57e]。
C3. 1960 Neutrino Experiment (高能中微子实验的理论探讨)。论文序号:[60d]。
C4. 1964 CP Nonconservation (CP不守恒的唯象框架)。论文序号: [64f]。
(D)场论
D1. 1954 Gauge Theory(杨-米尔斯规范理论)。论文序号:[54b], [54c]。
D2. 1974 Integral Formalism(规范场的积分形式)。论文序号:[74c]。
D3. 1975 Fibre Bundle(规范场与纤维丛的对应)。论文序号: [75c]。
论文序号是杨振宁给自己所有文章编的序号(出版年加上排序字母)。统计力学与凝聚态物理密切相关,场论与粒子物理密切相关,区分有一定的任意性,只是统计力学和场论的理论性和普遍性更强点,而凝聚态物理和粒子物理更针对具体现象。
参照代表朗道10项重要贡献的 “朗道十诫”,杨振宁的13项重要贡献或可称为 “杨振宁13诫” [6]。
我们再按时间顺序列出杨振宁的19项其他贡献:
E1. 1947 Quantized Spacetime(量子时空)。论文序号:[47a]。
E2. 1948 Angular Distribution(角分布)。论文序号:[48a]。
E3. 1949 Weak Interactions(弱相互作用普适性)。论文序号:[49a]。
E4. 1949 Fermi-Yang Model(费米-杨模型)。论文序号:[49b]。
E5. 1950 Selection Rule(π0选择定则)。论文序号:[50a]。
E6. 1950 Phase Factors of the Parity Operator(宇称算符相位因子)。论文序号:[50c]。
E7. 1956 G Parity(G宇称)。论文序号:[56d]。
E8. 1957 Two-Component Theory of Neutrino(中微子二分量理论)。论文序号:[57f]。
E9. 1957 Hyperon(超子衰变)。论文序号:[57o]。
E10. 1960 Intermediate Boson(中间玻色子)。论文序号:[60e]。
E11. 1962ξlimit(ξ极限)。论文序号:[62i]。
E12. 1967 Nonabelian Wu-Yang Monopole(非阿贝尔吴-杨磁单极)。论文序号:[67d]。
E13. 1968 High Energy Scattering(高能散射几何模型)。论文序号:[68b],[68c],[68d]。
E14. 1970 Charge Quantization(电荷量子化)。论文序号:[70a]。
E15. 1976 Monopole Without Strings(无弦磁单极)。论文序号:[76c],[76d]。
E16. 1977 Self-dual Gauge Fields(自对偶规范场)。论文序号:[77g]。
E17. 1978 SU(2) Monopole in 4D Spherical Space(4维球空间上的SU(2)磁单极)。论文序号:[78a],[78g]。
E18. 1989 η pairing(η配对)。论文序号:[89d]。
E19. 1990 SO(4) in Hubbard Model(哈伯德模型的SO(4)对称性)。论文序号:[90b]。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