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国资委发布重要年度报告!总结央企高质量发展成效
9月22日,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在第六届中国企业论坛上发布了《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今年的报告重点总结了2022年中央企业在推进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举措和成效,同时对2022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胜利收官情况进行了总结。
数据体现的中央企业在战略新兴产业的持续投入和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发展情况受到高度关注。报告披露数据表明,中央企业持续加力布局高端制造业,国有资本功能有效放大,有力带动各种所有制资本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水平明显提高。
来看要点:
1、2022年,368家境内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共实现营收24.49万亿元,净利润1.08万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10.62%、9.71%。实施不含IPO的股权融资817.61亿元。
2、2022年,两批“链长”企业完成强链补链项目投资1300多亿元,解决了270余个产业链难点。
3、三年来中央企业在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年均投资增速超过20%,新能源汽车、通信电子制造等领域保持两位数增速。
4、2020年以来中央企业累计引入各类社会资本超过9000亿元,国有资本功能持续放大。
5、中央企业主业投资占比和从事主业的子企业数量占比均超过90%,国有资本进一步向重要行业集中,向优势企业和企业主业集中。
2022年境内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营收同比增长逾10%
作为一年一度发布的总结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进展情况的报告,包括主报告和分报告。主报告包括九个章节,共2.4万字。分报告是国务院国资委确定的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的经验做法,共17.5万字。
报告指出,2022年中央企业整体延续增长态势,实现营业收入39.6万亿元,同比增长9.1%;实现利润总额2.6万亿元,同比增长6.2%。在2021年高速增长基础上,中央企业整体效益在2022年继续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
与此同时,中央企业效率指标明显提升。劳动生产率人均为76.3万元,同比增长8.7%;研发投入经费同比增长9.8%。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来,中央企业资产负债率保持稳定,均严格控制在65%左右的合理区间;2022年全年中央企业累计上缴税费2.8万亿元,同比增长19.3%,自2021年以来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速,占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持续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368家境内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共实现营收24.49万亿元,净利润1.08万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10.62%、9.71%。可以看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表现优于中央企业整体。
央企布局战略新兴产业的进展受关注
根据报告,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绿色环保等领域投入力度,强化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海洋工程、智能装备、芯片等高端制造业布局,三年来中央企业在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年均投资增速超过20%。新能源汽车、通信电子制造等领域保持两位数增速。
2022年,两批“链长”企业完成强链补链项目投资1300多亿元,解决了270余个产业链难点。如,中国中车成功研制世界首套设计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交通系统,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中国石化加大氢能下游应用产业布局,累计建成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9座。
2022年,中央企业研发投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
此外,中央企业大力淘汰落后产能,退出非主业非优势业务和低效无效资产,以市场化的方式盘活存量资产3066.5亿元,增值234.1亿元。
据统计,中央企业主业投资占比和从事主业的子企业数量占比均超过90%,国有资本进一步向重要行业领域集中,向优势企业和企业集中。
混合所有制改革更加稳妥深化
报告显示,2020年以来,111户国有股权超过50%的上市公司引入持股比例5%以上战略投资者作为积极股东,70%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中有外部投资者派出董事。
同期,85.7%的重要领域混改试点企业营业收入实现增长,平均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6%,其中45.7%的试点企业净利率提升超过2个百分点。
报告也指出,2020年以来,中央企业累计引入各类社会资本超过9000亿元,国有资本功能持续放大。截至2022年底,中央企业各级子企业中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超过70%。
在概括这些新进展时,报告称,混合所有制改革更加稳妥深化,有效放大国有资本功能。
报告指出,上市公司作为国企混改的主要载体,显著提高了国有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效率。2022年,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实施不含IPO的股权融资817.61亿元。
责编:叶舒筠
校对:王锦程
“我与证券时报的故事”征文启事
2023年11月27日,证券时报将迎来30岁生日。
三十年筚路蓝缕,三十年日新月异。我们感恩每一位读者朋友的陪伴与支持。即日起,我们发起“我与证券时报的故事”征文活动,邀请您记录下自己与时报的难忘故事,让这份情谊在悠悠岁月里源远流长。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