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解读《论语》中的两条,不愧是一代大儒
《论语》是儒家的核心经典,如果一位儒家弟子说自己没有读过《论语》的话,那简直就像一位剑客说自己从没有摸过剑一样令人不可思议。也正如剑招千变万化一般,关于《论语》的解读,从古至今也是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哈姆雷特”,有各自不同的看法与理解。
这些见解不能简单地说对或不对,但对比开来,其理解的程度深浅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王阳明作为明朝最杰出的大儒,这样一本儒家核心经典当然是揣摩参究过无数遍,尤其当“心学”横空出世之后,他再以自己的心学去印照《论语》中的主旨,又能别开一片天地,读后令人深思不已。
有一天阳明先生与自己的学生黄侃谈论“太好名声”对一个人的危害,阳明先生认为:
“为学大病在好名。”
一个学人要注意的一个很大的病根就是“太喜好名声”。
接着举了论语中两条章句来加以解说:
1、
“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论语·卫灵公篇》
这一条一般认为孔夫子的意思是“一个君子最担心的事情是在自己死后,名声还没有在世间得到传扬。”这样理解的重点就是把“有没有足够的名望留下来”作为判断的依据,而这里的“称”字则是被称道、被称颂的意思。
而阳明先生认为,这里的“称”应该读四声——(衬),也就是“相称”的意思。整句是在说:
“一个君子,他最担心的事情是在自己死后,他的真实品行能力配不上世间相传的那种程度。”
这就把重点放在了自身修养上。一个君子即使到临死的时候,最担心的事情竟然还是自己修养是否够格的问题,这种理解的确可能更符合孔夫子或者说儒家对于“君子”的定义。
君子求诸内,小人求诸外;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2、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论语·子罕篇》
阳明先生主要谈到了“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这半句。
一般认为这半句是说“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了还没有外在的名望,名声还没树立起来,那么这个人也就没什么可令人畏惧的了。”还是将重点放到了外在名望上,如果是这种理解的话,或者说《论语》要表达的是这个意思,那也无怪乎后世人们纷纷扰扰都要汲汲于名利甚至为此不择手段了,因为圣人就是这么教导的嘛。
可阳明先生认为,这里的“闻”字并非是名闻天下的意思,而是和“朝闻道,夕死可矣”中的“闻”字意思保持一致,它所说的还是要人们毕生最应追求的,还是去闻、去体悟那个“道”!
整句意思是在说:
“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的时候,还没有闻听过'道’的话,那么这个人也就没有什么可令人畏惧的了。”
道,是一切术的总法则,总根本,一个人丝毫没有触摸、体悟过“道”的话,那么他的一切“术”,又能建立在多高的层面呢?又怎会被人所畏惧?
所以一般的解释还是停留在“求诸外”的层次,而阳明先生的解读则始终存留在“求诸内”上。
天渊之别,高下立判。
其实关于名望,一个人如果时时念念都放在充实自己的实际能力和德行上,又怎会没有显扬的名声呢?反而一心汲汲以求于名望,那就根本没有多少精力、心力去充实内在真正的实力了。
没有实力却担着名声,就要费尽心力去维持,一生的光阴,也就在这种看似繁华的“维持”中虚掷了。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