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过庭《书谱》横弧画及取势详解(九)
唐代是中国书法理论得以大发展的一个时代。与南北朝的书论不同,唐代的书论开始系统化,开始有意识地对书法史进行总结。在这种情况下,唐代书论的内容通常会写得比较长。所谓《书谱》,就是对书法史的字体演变和书家进行总结。
因此传世的《书谱》墨迹本算是一个序,其题目为《书谱卷上》。而《书谱卷下》应该为正文内容。这种体裁安排,我们也可以从唐代书论家张怀瓘的《书断》等类似书论中得出相似结论。
从东汉的书论开始,多数书法理论著作,基本上是以骈体文方式写成。《书谱》(即《书谱卷上》)也是如此。我们在临写《书谱》过程中,也要基本搞明白它都讲了哪些内容,以及它的文章体裁。
下面我们继续讲解——“横弧画及取势”
横弧画
横弧画,是由章草演变而来的,一种横式弧形笔画。在草书中,它是部首“走之儿”的简化符号。书写时,要就势起笔,然后,向右弧形轨迹运行;末端可出锋收笔,也可回锋收笔完成。横弧画,有大横弧和小横弧两种,根据结字和章法需要选择使用。
各种横弧画书写方法如下:
(1)大横弧指笔画较长的弧画,它的末端可藏锋,可露锋。
(2)小横弧指笔画较短的弧画,末端可藏锋,也可露锋。
本节草书各种笔画的书写示意图,都是作者书写过程的实录照片,使用相机的快速连拍功能连续拍摄获得。每一种笔画都是从连拍的数十张甚至上百张照片中,选出书写过程中关键动作的照片作为插图,目的是让读者准确感知在书写过程中,毛笔的运动状态和笔锋在笔画中的具体位置,以及中锋、侧锋、偏锋自然交替转换时的情形,借此来破解古人的用笔方法。本书中,所有书写示意图都是书写动作的解析,看起来给人以书写缓慢的感觉,其实不然,实际书写速度比感觉要快些,这一点要引起大家的注意,以免产生误解。
我们娴熟的掌握各种笔画的书写方法之后,就可以集画成字了。但是,仅仅掌握书写方法是不够的,还要在临摹实践过程中逐步增强驾驭毛笔的能力,掌控书写时的行笔速度和律动节奏,力求达到“意在笔先,笔随意行,随意而书,以意传神”的意境高度。
“取势”的动作,也即王羲之所谓的“凝神定思”后的一刹那的“入笔”过程。势的作用是历来就被书家们强调的,“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蔡邕《九势》)。这种“取势”的动作,我们可以从孙过庭的《书谱》中观察一下,细心体会其微妙之处,很有意思。对临写《书谱》、对书法创作实践都有益处。
孙过庭在《书谱》书写用笔时,总体感觉是落笔“取势”,笔画与笔画之间的起承转换“取势”,字与字之间的呼应、对接“取势”,这种“取势”的感觉,在《书谱》中是随处可见的。
01、落笔“取势” 张力强
单个字之间是靠每一个单元的“弹性”点画及其点画之间的具有张力的“弹性”组合来实现的。由于孙氏落笔较快,在调整笔尖后,其运行稍缓,而到收笔处又是以“取势”或 “蓄势”的动作,并引向或跳跃到下一个笔画的,这期间有抑扬顿挫的缓急动作,造成这个结果的就有情绪的投入。
也就是说,较快的“落笔”,是一种情绪化的切入,由此连带出的笔画与笔画之间的关系也是在“弹性”的用笔下的相互配合与照应,也即上一笔画的收笔与下一笔画的起笔不是机械的摆布,而是跳跃式的、充满弹性的连接。
如此,我们在欣赏《书谱》时,就会感觉到每个字的结构是“因势结字”,笔画与笔画之间是有一股无形的张力在控制着。如果书写时不注意这一点,字形就会“坍塌”无力,或圆转一团,或方折明显、强拉硬拽而呼应不当。
在《书谱》中,字与字之间尽管形不贯,但是,气脉相连,主要也是通过上一个字的收笔与下一个字的起笔以充满“弹性”的“空间引接”来呼应的。有的是“气贯”,有的是“实连”,而不是状如算子的“排字”。《书谱》中的每个字是处在一种“动感”之中的。
02、“取势”的结果
(一)可以增加笔画的弹性。好多书写者书写的单个汉字及其笔画是没有弹性的,成了机械的摆布,就单个字而言,不是在一种势态下的有机组合,而是 “装配”“摆布”,尽管结构很好,但是,缺少焕发生机的“神”。
(二)由于“取势”,笔画与笔画之间的对应、组合、穿插以及它们所组成的局部、单元是在一个充满张力的前提下相辅相成的,没有“张力”的组合是涣散的,是没有神采的!实际这种“张力”与“弹性”有着相似的地方。
由于“取势”造成一种“惯性”动作,在这动作中所体现出的一种“运笔”是独特的,其运笔的过程是微妙的“运指”和明显的“运腕”相结合的一整套连贯动作组成的。
小伙伴们,一定要注意、领会、学会孙过庭“取势”的“惯性”动作啊!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