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兄弟金色回归 驴驹河搬到哪去了

天天见闻 天天见闻 2023-10-25 中国历史 阅读: 99
摘要: 驴驹河搬到哪里去了?搬进塘沽博物馆的驴驹河是位于天津塘沽以南的一个小渔村,目前属于大沽街道,面积56.7平方公里,人口1679人。该村采用掠地网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渔业生产,近年来海虾养殖和旅游项目不断发展。该村因临港产业区开发建设,于2009年底搬迁拆除。驴驹河是位于天津塘沽南的小渔村,目前属于大卖街道,面积56.7平方公里,人口1679人。那个村庄在地上……

驴驹河搬到哪去了

搬到塘沽博物馆

驴驹河是个位于天津塘沽的南边小渔村,现属大沽街道,面积56.7平方千米,人口1679人。该村以地撩网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渔业生产,近年又发展了海虾养殖与旅游项目。该村因开发建设临港产业区,于2009年底搬迁拆除。

驴驹河是个位于天津塘沽南边小渔村,现属大沽街道,面积56.7平方千米,人口1679人。该村以地撩网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渔业生产,近年又发展了海虾养殖与旅游项目。该村因开发建设临港产业区,于2009年底搬迁拆除。

历史沿革

驴驹河乡位于塘沽区东南部。1950年由宁河县划入,1953年置驴驹河乡,1955年并入大沽镇,1960年属大沽公社,1983年析复驴驹河乡。1997年,面积65平方千米,人口0.2万。塘沽盐南路贯穿全境,辖驴驹河、高沙岭2个行政村,另有白水头和道沟子两个自然村,已多年无人居住。

传说

驴驹河原是位于塘沽南边10公里的一个小渔村。关于驴驹河这个地名,流传着“金驴踏海”的美丽传说。1985年出版的《天津市塘沽区地名录》记载:“在明朝洪武元年(1368),这里由于海潮冲击,贝壳日渐淤积成沙丘。明永乐三年(1405),山东无棣县一对逃难的刘姓夫妇至此定居,以捕鱼为生。之后居民不断增多形成村落。”

驴驹河靠海,相传这里寸草不生,住着几十户贫困人家。年轻人冒险下海捕鱼,往往有去无还。一天晚上风雨交加,雷鸣电闪,突然听到有驴在嘶叫。大家赶紧跑到海边,看到一头金色小驴驹在海滩上奔跑。人们看到凡是金驴踏过的地方,海滩上就冒出一道金光。天亮后雨停了,金驴驹不见了,但在它踏过的地方,一道道金光变成了一条条细细的小河,人们顺着小河水道向海里跑去,发现小河尽头和大海相连,那里的鱼虾特别多。于是人们赶紧设网捕鱼,收获很大。人们相传这头金驴驹就是当年“八仙过海”时张果老骑的那头驴。人们为感谢和怀念金驴驹,就把村庄起名“驴驹河”。

驴驹河的传说自然无从考证,但村民们依然对给人们带来吉祥和希望的金驴驹心怀尊崇。

驴驹河没有搬,还在天津。

天津可以赶海拾贝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处:塘沽诺恩渔业生态园、东疆湾、北塘渔村、塘沽驴驹河村 如果可以去的朋友们,建议在早上比较好,因为晚上涨潮,把贝壳都推上来了,早上退潮时,贝克就都在沙滩上了。

我去过,收获还不少呢。早一点比较好,最好是太阳升起来以前,还可以顺便看看日出哦!

迁安哪里历史悠久

迁安市历史悠久,比如爪村旧石器遗址,经测定是4.2万多年前的文化遗存。

1、夏官营:明初,夏姓人家由山东迁来居住,形成村庄,取名夏官营。

2、蔡园: 以职业取名为菜园,后演变成蔡园。

3、东赵店子:清初,赵姓人家在此开店,后形成村庄,取名赵家店,后简称赵店子。1982年在地名标准化处理工作中,更名为东赵店子。

4、小套:明燕王扫北时,张姓到此定居,因此地是小的河套,故取村名小套。

5、高各庄:明朝建村,因地势较高,故名高各庄。

6、东李官营:明初,李姓人家迁此定居,形成村庄,取名李官营,后村子增大,一分为二,此村居东,称东李官营。

7、野鸡坨:据查,该村原名金鸡村,相传,唐王征东时,路过此村,在沙坨上惊飞几只野鸡,唐王在马上脱口而出说:“金鸡不飞,野鸡飞”,故借此改村名野鸡坨。

8、田庄村:明末清初,田姓人家迁此居住,逐渐形成村庄,以姓氏取名田家庄。后简称田庄。

9、申刘庄:申刘二姓人家迁此立庄,分别建申庄、刘庄。后合并称申刘庄。

10、宗佐: 辽代建村, 原村名宗左,后演变成宗佐。

11、森罗寨: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孙罗二姓迁此定居,取村名孙罗寨,后一铁匠把村名铸在钟上,把“孙”字铸成“森”字。此村名改为森罗寨。

12、六道沟:据查:明末,梅姓人家迁此立庄,因座落在梅官营以南的第六道沟上,故取名为六道沟。

13、三港湾:传说该村建于唐朝,最初彭姓人家迁此立庄。因东北西面各有一块大港地。据地执取名三港湾。

14、新寨:该村在唐朝时就已存在了。明燕王扫北时随军又新过来一些人家来此村定居,故取村名新寨。

15、刘东庄:相传,唐朝初期(公元618年左右),现刘东庄西、北另有八村,其九村连成一片,人称“九连庄”。居住的都是高丽和汉族人。唐朝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唐太宗征东时路过此地,得知此地住有高丽人,便命令部下放火烧村,以驱逐高丽人,一场大火烧尽其余八村,只剩下东面一村,遂取村名留东村。后来根据该村姓刘的为大户,改名为刘东庄。

16、永兴庄:明代,张姓人家由丁官营,丁姓人家由上屋分别迁此立庄为张家窝铺和丁家窝铺。后二村合二为一,为示吉利,改称永兴庄。

17、范庄:清代,范姓人家迁此立庄,以姓氏取名范庄。

18、隔滦河:明朝中期,艾姓从山东逃荒过来定居,逐渐形成村庄。因村西是滦河故道,故取名隔滦河。

19、马哨:明代,有姓马者迁此立庄,取名马哨。后村子一分为二,分为上马哨,下马哨,坎上为上马哨,此村为上马哨。

20、包各庄:明初,马、张二姓迁此定居,逐渐形成村庄,因三面环河,汛期被水包围,故名包各庄。

21、五重安:明修长城时,曾设有五营十八寨,此地原有城,名五重安城,住有五个小营,故名五重安营。后简称五重安。

22、贯头山:因村附近有三座山,故取村名三岭庄,后又据贯头山名改村名贯头山。

23、东密坞:黄氏先来此定居。相传明成祖皇帝私访,在附近曾两次迷路。因该村在东,故称为东迷坞,后演变成东密坞。

24、西密坞:明初建村。明成祖皇帝曾私访到此,两次迷路,故取名为东迷坞和西迷坞。本村在西,为西迷坞。因“迷”同“密”同音,后演变成西密坞。明朝初年建村。褚姓由山东逃荒到此立村。

25、上场:相传早年此处有“兴隆寺”,寺内和尚们经营一部分土地,春天播种,秋季收割打场,后有傅、韩二姓迁到打场的地方居住,取村名和尚场,简称尚场。后演变成上场。

26、东蛇探峪:相传,古时村西管山有一巨蟒,常到村西水坑中饮水,故此村称蛇探峪。后村庄扩大,本村居东,名东蛇探峪。明初,张姓由山东迁此占产立庄,以姓氏取名张家峪,与李家峪统称为蛇探峪,后分东西蛇探峪。此村为东蛇探峪。

27、大五里: 1942年以后,此庄因距贯头山、王家湾子、横山子、交引铺、山叶口等村名五里,故村名改为大五里。 明初,杨姓人家由山东迁此立庄,取村名为大屋,后改称垛屋,1942年改为大五里,延用至今。

28、建昌营:南北朝时魏拓跋氏的一个藩王,曾在此城僭号称帝,当时的名称就叫建昌营,顾名思义,做为一个边塞重镇,当初意于安营扎寨屯兵设防之所,故此建昌营这个名称应当说在三国两晋以前就有了。

29、杨店子:以姓氏取名。明朝燕王扫北以后,郭潘杨三姓迁此定居,因杨姓多势大且开了店,遂取村名杨家店,后改杨店子。

30、王庄子:明初,王姓人家由山东迁此立庄,以姓氏取名王家庄,后成王庄子。

31、西峪 :明代建村,因附近有一小河名为野河,此处又处山区,故取名野河峪。后村子一分为二,本村居西,称西野河峪,后简称西峪。

32、王家园:明末清初(公元1644年左右),该村只有六户人家,其中四户姓王,二户姓廉,因王姓较多,故取名王家园。33、刘庄:明初,刘姓由山东省迁此立庄,逐渐形成村,取名刘庄

34、小王庄:明永乐初年(公元1403-1405年),山东济南府张丘县拨民王和、王念兄弟二人来此占产立庄。按兄弟分为大、小王庄。本村为弟居住,故名为小王庄。

35、大桥庄:明初,李氏迁此立庄,因这里往西是建昌营,但是隔着很宽的沙河,人们为方便,搭了一座桥,此村故而称为大桥庄。

36、三李庄村:六百年前,来自江南金陵、苏州、镇江的三个李姓家族和岳氏兄弟带着造纸技术千里迢迢迁徙到北方,落户于龙山脚下的滦河之滨,从此在河北迁安的版图上有了三李庄这个村落的名字。前人高超的造纸工艺使小小的村庄得以繁荣与发展,江南造纸技术在我国北方迅速推广,因此迁安才有了“北方造纸之乡”和“南宣北迁”美誉。

37、梅官营:明朝梅姓弟兄8个来自山东济南府小南街,落户梅官营,当时梅官营只有钱、魏、付三姓,也不叫梅官营。梅姓兄弟来后改名叫梅官营。并把一个锤布石分成8份给每一个弟兄,后来有兄弟4个搬出了梅官营,落户迁安其他地方。因此迁安梅姓基本全是一家子,现在梅官营只有4大家子。

38、倪屯:以姓氏取名。明燕王扫北时,倪屯人家从山东迁此立庄,故以姓氏取名倪屯。

39、小玄庄:以姓氏取名。清代,有人从大玄庄分出,迁此立庄,取名小玄庄。

40、谌新庄:明初,谌姓人家迁此立庄,以姓氏取名谌新庄。

41、毛家洼:唐王征西时,毛徐两家迁此立庄,因地势低洼,取村名毛徐家洼。后徐家迁出,只剩毛姓人家,故改名毛家洼。

42、大龙庙:清初(公元1644--1654年)孟氏兄弟二人迁此占产立庄,因村西有座龙王庙,故以庙名定村名为大龙庙。

43、石门子:该村建于宋朝初期,蔡氏迁此占产立庄,因村东有一山口,状似石门,由此得村名石门子。44、毕新庄:毕姓人家迁此立庄,以姓氏取名毕新庄。

45、上午:明初刘李二姓人家由山东迁来立庄,因当时正值上午故取村名为上午庄,简称上午。

46、军屯:相传在唐末战争年代,就有人居住。村西小沟边有一石碑为金色,故村名为金屯里。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修长城时,此村曾驻军,改名军屯。

47、窝子:因地形而起村名。明初,张姓等人家迁此居住,形成村庄,因庄落在地势很低,故取村名窝子里。后简称窝子,延用至今。

48、唐庄:清初,唐姓人家迁此立庄,逐渐形成村子,以姓氏取名为唐家庄。后简称唐庄。

49、小关:因地北面的长城有一小关口,故取名小关. 明初,郭姓人家迁此建村。

50、驿南府:明代,朝庭原定在此建永平府,以插旗为标志,次是旗标不翼而飞到现在的卢龙县城。故认为此地难于立府。后有人在此建村称“难立府”。以后因有朝庭大臣察访,才改“难立府”为驿南府。

51、大榆树:清代,张姓人家迁此立庄,因附近有棵大榆树,依此取村名大榆树。

52、松汀:因附近有一古松树,长得很象凉亭,故取村名松亭庄,后演变成为松汀庄,简称松汀。明下德年间(公元1506--1521年),刘姓人家迁此立庄。

53、东牛山:明代,张姓人家迁此定居,形成村庄,因位于牛山的东面,故取名为东牛山。

54、西夹河:明初,王姓兄弟二人随燕王扫北过来立庄,因此地被两河相夹,故取名夹河。又因位于西里铺之西,故又称西夹河。

55、沙坡子:清代,蔡姓人家由段家崖迁此立庄,因村南有一沙坡,故取名为沙坡子。

56、丁官营:相传,唐王征东时,一姓丁的武官在此安营扎寨,故取名村名丁官营。1961年将丁官营分为两村,本村称后丁官营。

57、车辕寨:明末清初,官府派一官带领人马围剿平顶山上的山大王,军粮车停在该村中,规定拉粮草的大车都必须车辕朝外,防止敌人偷袭,村得名车辕寨。

58、擂鼓台:据传,唐王征东时,官兵们在村西的一座山上,用悬羊擂鼓来迷惑敌人,人们称此山为悬羊擂鼓台山。后有候姓由永平府乐亭县迁此占产立庄,取村名为悬羊擂鼓台,后简称擂鼓台。

59、沟南庄:据查,明初燕王扫北时,李姓人家来此立庄,因村北有沟,故名沟南庄。

60、花庄:明初,花姓人家自山东迁此立庄,以姓氏取名花家庄,简称花庄。

61、教场沟:据查: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冷口驻有守护关口的老兵,因在此练兵演武,故此称教场沟。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0年),汤、虞两姓人家由青龙汤杖子村迁来定居,刘姓也从建昌营迁来定居,形成村落,其村名仍沿用原地名,称之为教场沟。

62、白羊峪:该村建于明朝燕王扫北时(公元1369--1402年),余白杰、秦守燕等八名军兵奉命带着家眷守护长城,在这里定居建立村庄。据传在村东山根处有一石洞,很早发前有人看见从洞口里钻出两只白绵羊,故此取名白羊谷,后改白羊峪。

63、坎新庄:清朝中期,坎下新庄有李氏三兄弟迁此居住,逐渐形成村庄,取名坎上新庄。简称坎新庄。

64、闫场:明初闫氏自河南迁来定居,选一较平坦地建村,取村名闫场。

65、万军:相传,唐王征东时,大军由此渡青龙河东征,曾在此屯有千军万马,此地故名万军。明初,刘、宁、张三姓自山东罗排河迁此定居,以地名取村名万军。

66、麻官营:清初(公元1644年左右),该村有一姓的李的麻脸大将军,为保家族,战死,葬于此地,后有人在此地建村,取名麻官营。

67、红庙子:清时,村中有一三关庙,墙为红色,故此村名为红庙子。

68、徐流口: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长城在此有一隘口,有城,由徐姓军官把守,故名徐流口。

69、李姑店:明万历年间,李姓姑侄二人在此开店,后姑母出嫁,侄子娶妻生子,成家立业,人口增多,逐渐形成村庄,故取名李姑店79、坨上:元朝时建村。据现存一古钟记载:坨上原名坨头庄。因该村建在一土坨上而得名,后简称坨上。

70、刘家庄:据查:明初,朱姓人家由山东迁此建村,以姓氏取名朱家庄。后刘姓人家迁入村中,人口逐渐增多,改村名为刘家庄,简称刘庄。1982年在地名标准化处理工作中,恢复原名刘家庄。

71、张都庄:据查,明初,张都两姓氏人家迁此立庄,以姓氏取名张都庄。

72、七家岭:清朝顺治年间(公元164--1661年),有庞、李、韩、贾、郑、张、纪七家来此建村于山岭之上,故取村名七家岭。

73、白道子:相传,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3年),张、付二姓迁此定居,因该村北面山上有一通往口外(青龙县)的白色水道,由此得村名白道子。

74、徐家沟:该村原名薛家沟。明朝时期有一徐姓将军在此定居,改村名徐家沟。

75、母庄:清初,母性人家由乐亭县母庄迁来定居,后行成村落。

76、上炉:明初,王姓兄弟二人自山东过来定居,以打铁为生,兄弟在此建村,取名上炉。

77、汤新庄:明初,汤姓人家自山东过来定居。

78、寺前:明代建村,因在禅惠寺的前面而取

其他相关
长城万里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10本关于大秦大国的历史好书

长城万里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10本关于大秦大国的历史好书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5-31 阅读: 1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大秦王朝统一六国,并不仅仅是秦始皇一人之功,而是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本期书单关键词:...
雨天来到泸州张坝桂圆林,为大家讲述一段关于它三百年的历史

雨天来到泸州张坝桂圆林,为大家讲述一段关于它三百年的历史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5-31 阅读: 1
声明:本文为江阳沽酒客原创作品,图文皆是,未经许可和授权不得,否则必究。 你有没有见过雨天的张坝桂圆林,当然我说的是现在。过去几十年,在张坝还没搬离原住民的时候,我相信他们每一个人都有雨天张坝的印象。 ...
这三个国家都有关于中国古代历史的记载,为何差异这么大呢?

这三个国家都有关于中国古代历史的记载,为何差异这么大呢?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5-31 阅读: 1
1、美国 在美国的历史上对中国很是正视,从亚洲《世界历史》书中有可以看出。里面涵盖的内容很是全面,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全都涉及到了,这跟中国的历史记载很类似。 ...
关于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的问题,我们不妨看一下历史上的做法

关于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的问题,我们不妨看一下历史上的做法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5-31 阅读: 1
最近,司法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在网上引起了一段热议,不仅仅是媒体人,一些学校的教授以及更多的社会中的普通人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但仔细分析,其实更多的是带着一种抵触的心态,他们认为这样做的后果会更多的侵害到自己的利益。但是,随着世界的日益开化,这也会是一种主流,如今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华人们不就是一种最好的证明吗? ...
关于圆明园的历史,你知道多少?

关于圆明园的历史,你知道多少?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5-31 阅读: 1
圆明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其修建和扩建历经了多个阶段。以下是关于圆明园历史的详细概述: 修建时间:圆明园始建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但根据另一份资料,其修建始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并至1809年基本建成,历时一个世纪。此后,嘉庆、道光、咸丰三代皇帝又屡有修缮扩建,历时150多年。 占地面积与组成:圆明园占地约350多公顷,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并以圆明园最大,故统称圆明园(亦称圆明三园)。 历史事件:1860年,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侵入北京,疯狂劫掠并焚烧了圆明园,这场大火持续了三昼夜,使得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杰作、中外罕见的艺术宝藏被付之一炬。1900年,八国联军再次入侵北京,圆明园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
历史上关于明成祖朱棣活刮3000宫女的说法,是真?是假?

历史上关于明成祖朱棣活刮3000宫女的说法,是真?是假?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5-31 阅读: 1
在古代凌迟是一个技术活,不同的朝代要求凌迟的数量不一样。最严重的有3600多刀。你可以想象一下这需要多长的时间。如果真的需要活剐3000人,那得需要多少刽子手?那得多少时间才能完成这样的事情? ...
我来说两句

年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