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符号》国徽
主要内容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隆重举行。在《义勇军进行曲》雄壮的歌声中,第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然而,共和国另外一个重要标志——国徽却没有出现。
作为新中国国家形象的缩影,国徽的诞生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酝酿过程。
一
1949年7月,一则题为《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为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辞谱启事》的消息刊登在《人民日报》《北平解放报》等报刊上,明确提出了国徽设计的三条具体要求:中国特征、政权特征、形式须庄严富丽。
当时距离开国大典仅有一个多月时间,负责国徽相关工作的第六小组组长马叙伦十分焦虑。因为通过报刊征集来的稿件经专家审阅后,没有一件入选。毛泽东看过稿件后也认为不够理想,并提出在国徽上应当表明工农联盟。
开国大典即将举行,时间紧迫、压力大,设计国徽这一重担就落在了当时负责政协会议美术设计工作的张仃和钟灵肩上。
经过紧张的设计和慎重的选择,张仃和钟灵拿出了五份国徽设计图案。
虽然这些设计较之前已经有了很大进展,但在开会商讨国旗、国徽、国歌问题时,与会者唯独对国徽的设计稿意见很不统一。
毛泽东认为短时间内拿出国徽方案很不现实,便说“国旗决定了,国徽是否可慢一点决定”,并决定“原小组继续存在,再去设计”。
二
开国大典后,周恩来总理直接领导国徽设计工作,组建了由清华大学营建学系梁思成、林徽因等人和中央美术学院张仃、张光宇和周令钊等人组成的两个设计小组。
中央美术学院张仃、张光宇、周令钊等人提出的方案则更为大胆,方案以天安门为主体元素,色彩鲜艳突出,风格写实朴素。
两个设计方案同时被提交到全国政协国徽组会议讨论。与会者普遍认为两个图案各有所长,但“均未恰当”。经过激烈讨论,会议“原则上通过天安门图形,颜色是否加以修改”。
散会后,周恩来亲自约请梁思成,请他在清华大学组织教师,按会议提出的要求,以天安门为主体重新设计国徽图案。随后,周恩来又提出了一点建议:整个国徽要体现出向上、挺拔的基调和气氛,要在国徽的设计图案上,再加一种中国传统农作物。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南方的水稻、北方的小麦,五谷丰登、丰衣足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最诚挚的期待。周总理的这一建议,得到两个设计组的一致赞同,于是国徽设计中,增加了金灿灿的“稻穗”图案。
在国徽的基本要素确立之后,设计不断完善。为了确保在国庆一周年时在天安门城楼上悬挂起新中国的国徽,两个设计小组的专家和学者们夜以继日地抓紧工作。
1950年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及对设计图案的说明》,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最终确定。
三
行百里者半九十,国徽艰巨复杂的设计工作虽然圆满完成,但实际制作才开始起步。如何把纸上的国徽变为一个令人惊叹的国徽模型,同样面临着很大挑战。
为了让成品更加传神,梁思成向马叙伦推荐由清华大学营建学系雕塑教授高庄来完成这一任务。
1950年8月18日,国徽审查小组审议通过了经过高庄修改后的国徽浮雕模型。
图:高庄当年亲手打磨制作的国徽模型 现存于清华大学校史馆
9月20日,毛泽东主席签署《中央人民政府命令》,向全世界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这一刻,一个崭新的国家形象宣告诞生。
国徽是中华儿女联结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重要纽带,是共和国的符号。它高悬在天安门城楼,见证着日出东方、川流不息,见证着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也必将见证中国人民由胜利走向胜利,让辉煌更加辉煌的光明未来!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