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派公共园林的杰出代表——杭州西湖(四)
(四)景观集称文化
1.集称文化和景观集称文化
中国的风景名胜地,“八景”、“十景”等称谓屡见不鲜。燕京八景、西湖十景、避暑山庄七十二景等更是闻名遐尔,吸引着历代文人墨客和百姓前来参观游览,一饱眼福。这种以数字称谓景观的表达方式,形成了中国所特有的一种文化。
中国人对数字有特殊的兴趣。用数字进行表达,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天下第一泉、天下第一松、天下第一关、两宋、三国、三皇、东北三宝、四大美人、文房四宝、五行、五岭、五湖、五帝、六朝、禅宗六祖、竹林七贤、扬州八怪、龙生九子、十常侍、十恶不赦、十二生肖、十三经、十三行、明十三陵、十八罗汉、龙门二十品、三十六计、六十四卦、七十二侯、一百零八条好汉等等。以上的称谓都具有高度的概括力,通俗易懂。这种将一定时期、一定范围、一定条件之下类别相同或相似的人物、事件、风俗、物品等,用数字的集合称谓将其精确、通俗地表达出来,就形成一种集称文化。
用数字的集合称谓表述某时、某地、某一范围的景观,则形成景观集称文化。景观集称文化是集称文化的子文化,按其范围大小可分为自然山水景观集称文化、城市名胜景观集称文化、园林名胜景观集称文化和建筑名胜景观集称文化4个子系统。
2.西湖十景——第一个园林名胜景观集称
历史上,杭州曾多次开展西湖十景评选活动,每次评选都极大地提高了西湖和杭州的知名度、美誉度。比如,南宋时评选产生的“西湖十景”,至今已流传了千年。宋本《方舆胜览》云:“西湖,在州西,周回三十里,其涧出诸涧泉,山川秀发,四十画舫遨游,歌舞之声不绝。好事者尝命十题,有曰: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雷峰落照、南屏晚钟、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两峰插云。”祝穆《方舆胜览》原本刻印于理宗嘉熙三年(1239),至迟在此前,西湖十景已经形成。
“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时期,在南宋之后,又分别有元代“钱塘十景”、清代“西湖十八景”、清乾隆“杭州二十四景”、1985年“新西湖十景”、2007年三评“西湖十景”。
西湖又名钱塘湖,元代有“钱塘十景”的说法,景名为:六桥烟柳、九里云松、灵石樵歌、冷泉猿啸、葛岭朝暾、孤山霁雪、北关夜市、浙江秋涛、两峰白云、西湖夜月。其中“两峰白云”、“西湖夜月”两景目与南宋西湖十景中的“双峰插云”、“平湖秋月”意思相同,所以后人常称“钱塘八景”。
清代西湖十八景分别是:湖山春社、功德崇坊、玉带晴虹、海霞西爽、梅林归鹤、鱼沼秋蓉、莲池松舍、宝石凤亭、亭湾骑射、蕉石鸣琴、玉泉鱼跃、凤岭松涛、湖心平眺、吴山大观、天竺香市、云栖梵径、韬光观海、西溪探梅。其实有些景点已远离西湖,所以也有人称之为“杭州十八景”。
1984年,《杭州日报》社、杭州市园林文物管理局、《园林与名胜》(现更名《风景名胜》)杂志、浙江电视台、杭州市旅游总公司5家单位联合发起举办新西湖十景评选活动。全国各地有10万余人参加,共提供7400余条西湖景点,最后评选出10处景点。1985年9月起由杭州市园林文物管理局先后在10处景点竖立景碑或镌刻景名。这十景分别是:阮墩环碧、宝石流霞、黄龙吐翠、玉皇飞云、满陇桂雨、虎跑梦泉、九溪烟树、龙井问茶、云栖竹径、吴山天风。
从1985年到2007年,时间又过去了22年,这22年里,西湖的变化有目共睹,尤其是2002年启动综合保护工程以来,西湖可以说是一年一个样。为了能够更全面地反映西湖的美景,2007年6月,杭州举行了三评“西湖十景”的活动,评选对象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湖保护建设特别是2002年以来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期间恢复重建、修缮整治的145处景区(点),“西湖十景”、“西湖新十景”不再列入评选范围。共有33.86余万人参与评选,收到有效选票约29.74万张,评选结果在2007年10月27日举行的第九届西湖博览会开幕式上正式揭晓。这十景分别是:六和听涛、岳墓栖霞、湖滨晴雨、钱祠表忠、万松书缘、杨堤景行、三台云水、梅坞春早、北街寻梦、灵隐禅踪。
西湖十景固然绝好,何时游览又有讲究。古人云:“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西湖雪景尤为迷人。西湖原有雪景八处:鹫岭雪峰、冷泉雪涧、巢居雪阁、南屏雪钟、西陵(即西泠)雪樵、断桥雪棹、苏堤雪柳、孤山雪梅。这也是一个景观集称。
西湖园林的景观集称文化以其丰富的美学和哲学内涵,再加上各种宗教文化和山水文化的积淀,向世人呈现了一个举世无双的人间天堂。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