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估值是“有毒金融资产”1998年高估的可口可乐便是典型例证
先来看看所谓高增长可给高估值是"有毒的金融资产"之典型例证:
巴菲特从1936年/也就是他6岁的时候就开始关注可口可乐了,他的原话:“我家的杂货店-巴菲特父子店是1936年开始以每瓶25美分的价格进可口可乐的,然后以每瓶30美分的价格零售出去。在这种高收益的短期买卖中我发现可乐很能吸引顾客,商业机会也很多。从那时起到可乐普及世界的52年中,我发现它一直有这个特点。但在那段时间里我小心地避免买它的股票,而宁可把公司资金投在市内陆铁公司、风车磨坊制造厂、无烟煤厂、纺织业等等”。
而他等待可口可乐股价下跌,貌似也等了几十年,后来不得不在1988秋可口可乐股价已从市场崩溃前的高度中跌了25%后才下手买入的。到第二年春天,巴菲特累计买了10.24亿美元即7%的可口可乐股票,平均价是10.96美元。
巴菲特1988年秋追跌买入可口可乐,此时可口可口市盈率依然不低,15倍。1988年到1998年十年间,可口可乐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14.7%,1998底年股价达到66元,市盈率46.47倍!1998年7月中股价曾高到70元/PE48倍。高吗?这在成熟市场是出奇的高(即使牛市顶部,蓝筹股也很难超过20倍),而在咱们特别扭曲的A股48倍估值,在很多伪价值投资者眼中貌似过得去,不高,认为高增长可给高估值…
净利润的增长加上估值的提升,让巴菲特十年的可口可乐投资净值增长12.64倍(俺要特别强调,这是浮盈,非真实回报),年投资回报率达28%,这看似是一个标准的戴维斯双击(典型的投机思维),其实就是纸上富贵!请看——
假如你1998年7月中70美元/48倍PE买入可口可乐,那后果会怎样呢?
1998年到2011年,可口可乐的净利润年复合增速仍然有双位数:10%。多年高增长后还能维系10多年10%中位增长,其实是非常不错的,算真正的伟大公司吧(具有128年历史/目前48%的世界软饮料份额的可口可乐这样的全球超级公司,恐怕很难再找出几家吧)。但这十三年间可乐股价股价怎么样呢?
这十三年间可口可乐股价不断下跌,市盈率从48倍下降至12.7倍,股价多次跌倒15元,并曾长时间在15-20美元徘徊(见下图)。这失落的十三年(1998年到2011年),让重仓可乐的巴菲特最近15年业绩也不怎么突出(1998-2013年仅取得8.4%年均复利,如考虑晚年100%的杠杆,本金也就4.2%的收益),是他近50年投资生涯最差的15年。
1998年高估的可口可乐便是典型例证" title="高估值是"有毒金融资产"1998年高估的可口可乐便是典型例证" >
2000年3月24日标普500创出1527.46点历史新高,而可口可乐2000年3月14日却跌到35.25美元,大盘2年多牛市时间段反而下跌50%。
2002年7月中后美国股市又开始了新一波大牛市,2007年10月11日标普500最高涨到1576点,5年上涨一倍。但可口可乐同期上涨到54.24美元,5年只上涨了38%,又远远跑输大盘。
随后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美股大跌,可口可乐自然要跟跌,再次跌破20元并在20元以下徘徊几个月(见上图)。
可口可乐虽然是世界的超级伟大公司,也不能不看估值而随意买入。如果1998年7月中以70美元/48倍PE买入可口可乐,那就会变成"有毒金融资产",此后持有10多年不但赚不到一分钱,还要“享受”大亏的煎熬…
再来看一例:
1947年美国股市股票普遍低估,市盈率普遍在5-10倍之间,但当时的可口可乐26倍的高估值的确让人感到恐惧。
1947年,投资者显然认为可口可乐成长性比IBM更佳,因此,1947年可口可乐的市盈率为26倍,而IBM为15倍左右,但到了10年后的1957年,两家公司的发展完全出乎市场的预料,可口可乐在1957年的市盈率降至16倍,公司收入增长却没有带来盈利的增长。最终,IBM这10年股价上涨超过16倍,而可口可乐这10年股价反而下跌了50%!
再举一反正的例子:
假设你1950年买入那天IBM市盈率是26.76倍,而新泽西标准石油市盈率是12.97倍(IBM相对高估一倍)——
53年来,IBM各项财务指标都比新泽西好很多,但在1950年-2003年,新泽西标准石油的投资者每年可以获得14.42%的年收益,比IBM提供的13.83%的年收益要高。这点差别短时间内没什么问题,可53年过后,投资于新泽西标准石油的N万美元已累积至1260N,而IBM仅涨至961N,比前者少了299倍。详细点击可见《投资低增低估股能获得更好收益VS低增新泽西石油pk高增长IBM大胜》
看看咱们的A股吧——
普通的所谓高增长高估值A股咱就不提了,说说几个“著名”的非周期个股吧:
片仔癀2013年7月中曾高到135元(此时的价值是否超过30元呢),静态市盈率高达61倍,后果怎么样呢?早前还在75元附近徘徊(依然很高估!),每股暴跌60元!这可不是大盘拖下来的哦,大盘在这个时间段并没有怎么下跌呀。
云南白药2013年10月上旬曾高到119元(此时的价值是否超过20元呢),静态市盈率高达52倍,后果怎么样呢?早前曾跌到71元(10送5派5后复权,依然很高估!),每股暴跌48元!这可也不是大盘拖下来的哦,大盘在这个时间段并没有怎么下跌呀。
贵州茅台2012年7月中曾高到266元(此时的价值是否超过50元呢),静态市盈率高达31.5倍,后果怎么样呢?年初曾跌到118元(依然很高估!),每股暴跌148元!这更不是大盘拖下来的哦,大盘在这个时间段并没有怎么下跌呀。
……
《巴菲特曾强力批判盈利增长预期是欺骗,持续15%增长都是讲故事》,咱们A股中经常有人高歌100%增长,100倍估值就下降到50倍了,再来个100%增长,估值就到25倍了…有可能吗?其实《"高成长"是大陷阱,是白痴在讲故事》,呵。
格雷厄姆一直在歇斯底里般强调高估值的危害:任何超过40倍PE的股票都是有风险的,无论它有多高的成长!
高增长高估值其实就是"有毒金融资产",迟早要回吐,记得价值回归是铁律!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