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率降低, 中国经济会“日本化”吗?
中国生育率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下滑,经济界也普遍担忧会影响到未来的经济发展,尤其是担心步入日本后尘,也就是所谓的“经济日本化”,经济日本化的定义就是1991年之后日本的经济增速平均1%左右,这是一种比较低的经济增速。
1、中国生育率比日本更严峻
首先我想表明的是,中国目前的生育率下滑趋势比日本更严重,我们得明白一个概念,一个家庭要维持正常的人口更替,一对夫妻要生育两个孩子,这个大家能够理解吧,更严谨一点的说法就是适龄妇女一生要生育2个孩子。
那么一个国家也是如此,要维持正常的人口更替,全国适龄妇女都得生育2个孩子才行,按照国际上的定义,这就叫做“总和生育率”,一般认为一个国家的总和生育率要维持在2.1才能维持该国总人口正常更替水平,因为还要考虑夭折的情况。
下图是中日两国总和生育率走势图,我们长期比日本高,但是在2020年中国的生育率首次低于日本,2021年中国总和生育率进一步跌至1.16,2022年跌至1.09,日本2022年为1.26。
中国的生育率已经跌至1的附近,这意味着什么?我以家庭来举例,以两个家庭为模型,一个家庭生育2个孩子,另一个家庭丁克,那么这两个家庭的总和生育率就是1,放大到国家,意味着我们的适龄女性有50%生育2个孩子,还有50%不生孩子。
再以3个家庭为模型,一个家庭生育2个孩子,1个家庭生育1个孩子,1个家庭不生育孩子,这三个家庭的总和生育率也是1,放大到国家,有三分之一生育2个孩子,有三分之一生育1个孩子,还有三分之一不生育孩子。
考虑到我们国家总体还是保守的价值观,真正的丁克是很少的,那么意味着绝大部分家庭都主动做到了只生育1个孩子,有少部分生育2个孩子,还有很少部分不生育孩子(有主动丁克也有可能是生育障碍)。
日本在1991年的时候生育率是1.53,此后30多年整体是下滑的 ,但是2005年最低的时候也有1.26,2015年还反弹到1.45,2021年还有1.3,中国当前的生育率比日本当年还低得多。
从人口负增长的角度来看,日本是2010年才开始人口负增长的,至今减少了近400万人口,而中国在2023年开始的负增长的,一年就减少了208万,随着我们新生人口低水平,而去世的人口规模越来越大,中国每年人口负增长的规模会持续增长,甚至会达到1000万以上。
2、中国经济会日本化吗?
所谓经济日本化就是经济低速增长,甚至低至1%以内,日本经济在1991年之后就进入低速增长区间,这个时间点倒是和生育率下滑的时间点非常吻合,你要说两者之间完全没有关系,恐怕任何一个经济学家都不敢这么说。
那么中国呢?中国的生育率在2017年达到局部高点,1.81,但是此后直线下滑,现在已经快跌到1了,这种下跌速度是十分罕见的,日本也不曾有过。那么对经济有什么影响吗?
我说两个事情,大家自行判断 ,那就是中国的房价在2015年开始涨了一波,一线城市在2017年上半年到顶,二三线城市在2018年到顶,其余城市在2019年到顶,然后2020年疫情来了,货币宽松了,央行放水,2020年到2021年全国房价又涨了一波。
房价上涨的时间点是不是和生育率下滑的拐点非常吻合?这到底是巧合呢?还是某种内在联系呢?从个人感知来看,2015年到2018年房价大涨,购房压力也随之增加,这会不会影响到生育计划呢?房价突然在两三年内涨了一倍,你作为年轻人,会不会推迟生育计划?
我们再来看一个数据,这几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基本都在5%附近,2019年-2023年GDP增速平均为4.9%,这些年生育率断崖式下跌,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到底是疫情的缘故?还是国际形势的影响?还是低生育率下的结果?还是兼而有之?
低生育率,尤其是超低生育率对经济的负面影响肯定不小,因为人口不仅是生产力,也是消费力,尽管现在的劳动力人口规模并没有明显下滑,干活的人依然有那么多,经济短期内影响或许不会那么大。
但是站在消费角度,每一个新生儿都是吞金兽,是要承担起消费责任的,有消费,企业才会生产,会反过来促进经济增长,现在新生儿锐减,婴儿相关的消费就会断崖式下跌,什么奶粉、尿不湿、儿童玩具、服装,等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幼儿园都招不够人,幼师会失业,幼儿园会被合并甚至裁撤。等到这批人上小学呢?小学老师也会失业,小学也会被合并或裁撤。
等到这批人上高中、大学,都会重复一遍幼儿园和小学的事情 ,等到工作后也是如此,有需求才会有对应的生产服务活动,人都没有了,哪里还有需求呢?那么生产端就会萎缩。为这一批1000万规模人口服务的产业都会随之萎缩,包括这批人成年工作以后对应的需求产业都会萎缩。
一旦进入深度老龄化之后,整个社会的年轻人都在为老人的养老服务,压得年轻人喘不过气来,年轻人原本要承担起创新的重任,那个时候恐怕也会大打折扣。日本和韩国在新产业领域都缺乏建树,只是在原有产业下不断深化。
3、人口不是负担
我们一直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人口是负担,这是在农业社会产生的错误观点,这种错误观点在国外也有,甚至由此诞生了“马尔萨斯人口陷进”学说,在传统农业社会,寿命短,人力是主要的能源来源,所以得多生育人口,但是土地有限,生产的粮食又是有限的,人口增长是指数级的,但是粮食的增长是线性的,最后导致粮食不够人吃,只能通过战争、疾病缩减人口。
但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入到工业化社会之后,事情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于工业社会需要的劳动力不是需要体力,而是需要脑力,起码得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吧,一般都得上完高中了才能适应工业化社会需要的各种技能,而大部分人都会接受高等教育。
带来的结果是什么?是生育意愿大幅下降,毕竟辛辛苦苦读书到20多岁了,进入社会后还要将心思主要放在工作上,否则怎么升职加薪,婚育都会被大大推迟,目前很多省份的初婚平均年龄都30岁了,而养育孩子又需要耗费极大的精力和金钱,30多岁生孩子压力很大,生育二胎的压力更是成倍增长。
在这个时候你会发现,需要高素质的人口,但是在工业化社会大家都不愿意生了,工业化和城镇化就是最好的避孕药。
生育率下滑到2以下后,目前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拉回到2以上 ,西方国家的方法是引进移民,而新移民的生育率又特别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拉高了整体生育率。
中国能否将生育率提升到2以上,这个我认为基本不可能,但是会尽一切可能提高生育率,将阻碍生育的绊脚石尽可能都搬开,比如高房价 ,那么就打压房价,稳定房价。教育难?那就打击教培行业。孩子要全职带到3岁才能上幼儿园?那就全国建立托儿所,鼓励将1岁以后的孩子送托儿所。
养孩子费钱?那就给你退税,孩子越多退得越多,相当于反向补贴生孩子的家庭,那些少生甚至不生的就多缴税,相当于对不生育孩子的进行惩罚征税,甚至还会给生育孩子的家庭直接现金补贴,多生多补。
如果还没有效果,那么以后在购房、养老上都会和生育挂钩,甚至体制内也会和升职挂钩,这些措施都会逐步实施,直到工具箱没有子弹为止。
但是人口下滑的趋势依然很难逆转,只能拉平曲线,让这个时间变得更平滑一些,其实能够将生育率恢复到1.5以上已经很了不起了,1确实太可怕了。如果一直维持在1的水平 ,不仅和美国竞争难以取胜,即便是和印度相比也会被反超 ,因为那样的话本世纪末我们就只有七八亿人口,甚至更少,而印度可能是20亿人口,人口规模是我们的两三倍,竞争优势陡然增加。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