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露禅临别赠言:收住中路,往开里打!

天天见闻 天天见闻 2022-09-19 文化 阅读: 190
摘要: 大江之上一根绳锁横江飞渡,借着势能,延着横江索一路荡向对岸,这叫蹓索。可以看出以下几点:。所以,太极拳运动其实质就是以中轴为核心,四肢百骸为绷紧横索的势能运动,即守往中路,往开里打拳。全佑请师临别赠言。杨师只说了八个字: 守住中路,往开里打 。杨露禅给吴全佑的这八字临别赠言太重要了,揭示了太极拳的本质特征,也是太极的最后一层窗糊纸。

杨露禅临别赠言:收住中路,往开里打!

大江之上一根绳锁横江飞渡,借着势能,延着横江索一路荡向对岸,这叫蹓索。如果把人的二胯比作二岸的山峰,裆下就是万丈大河,垂索即中轴,横索即纤制中轴的左右之盘,人从此岸靠势能荡向彼岸的过程即中轴运动方式。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第一,中轴是垂紧的,越紧越有势,故人在出发一瞬间有向下荡力的动作,为的是提高势能的加速度。

第二,横江索必须绷紧,松了垂索,即中定无以为定。

第三,中轴的移动并非简单的平移,而是由高向低,由低向高的运动,俗称逢转必沉,以开代转。而且中轴的运动特性是荡!

所以,太极拳运动其实质就是以中轴为核心,四肢百骸为绷紧横索的势能运动,即守往中路,往开里打拳。

我们先说这根中轴。她是一根下巴垂向脚跟的无形线,当你打拳时确切感知这根线的存在,而且无处不在,动静都在,招招都在,无时无刻,像蹓索的垂索一样,从一个点荡向另一个点,这是何等的难啊!

难得是中轴的产生并非靠意识想象出来的。外界有人说百会到会阴连线就是太极的中定线,故人要直,靠放松了想就有,笶话了。中轴靠四肢百骸的松开、抽紧、向心归集而成的一个确实存在的中心轴。

好比杂技演员顶缸,无论头与缸哪个点接触,缸的垂轴对于杂技顶缸人来说一目了然,确实存在,这完全有别于虚拟的太极所谓的中定劲,是真实存在,而且要刻意守往的。最后要忘了她,只想着我渡江而去也!

我们回到几百年前的一个场景。吴全佑依依不舍地送恩师杨露禅归里,长亭更短亭,夕阳西不,师说不能再送了,回吧!全佑请师临别赠言。杨师只说了八个字: 守住中路,往开里打 。

可见全佑当时的拳艺当处在关键的中轴形成阶段,露褝师一语点破梦中人,此八字何值千斤?全佑的拳架守中是一流的,往开里打似乎在其后人身上略显拘束,我是胡言乱语,不当真的。

杨露禅给吴全佑的这八字临别赠言太重要了,揭示了太极拳的本质特征,也是太极的最后一层窗糊纸。这八字决充满了辨证的相生相克的阴阳相济关系,也包涵了实践论的体悟哲学,不到火候,点了白点,火候一到,一语醒人,水火相济,方能登堂入室,探索太极的秘密。

这里有二层意思。往开里打,即放开或松开手脚往四下里荡或贴出去,也即人的阳面往外往开里朝外发散,包括命门和脖子也要往后贴靠。换而言之,阴面极力彭涨充气。

第二层意思守中。往开里打不是说阳面往四下里无边无际的不规则发散,它受制于中、中定轴!而中轴是一根无形的凖绳,她的形成又要靠四下发散的均衡向心力得以形成。

简单地说以鼻尖为中心线把人一切二,那么左面阴面向四下里发散的张力要与右面相等,这样二股张力的分解线自然体悟到一根中分轴,王普称此为凖,而左右张力均衡即谓平!

显然这根中分线由左右张力而得以形成,她是绷紧的,倒过来她又作为太极运动的凖绳,无论空体内彭涨是压扁还是橄榄形,中轴都是绷紧,两边均等,这样才会体悟到中轴的存在,时时刻刻、分分秒秒想这根轴,意守此线,心不傍骛,方有所得!

顺便说一下。有朋友问太极意怎么用?意守中轴,太极是动功,动中求静,静即意静,守是也,杨澄甫给儿子起名杨守中,此静守中轴何等重要!而班候两手过膝,实际上是长期往开里打,肩根脱开,手相对拉长的结果。气功是静中求动,体不动,意要动,和太极相反。

其他相关
圈主是什么软件 圈主是什么意思

圈主是什么软件 圈主是什么意思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3-12-25 阅读: 31
太极拳三周主力详细了解三周主力是太极拳云手中的重要动作,其奥秘在于内外相合,息息相通。具体来说,三轮包括身体动作、呼吸、内功练习等多个方面。首先,身体动作要求为&;#34;圆弧&;#34;状,腰部需轻松旋转,手臂自然伸展。其次,呼吸与身体动作协调,深吸腹式呼吸,吸气时手臂状态为“开轮”,呼气时手臂状态为“合轮”。最后,三......
大姐的春天来了…

大姐的春天来了…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3-04-12 阅读: 136
真心实意地向大姐竖起大拇指,大姐不是每天找楼下邻居打牌。一直苗条的大姐,恐怕会发霉叫大姐“,建议大姐学杨氏太极拳。我拉着大姐来市场。去找教太极的王老师报名学艺,大姐早早地来到公园,按照猫画模仿老师的每一个动作,旁边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指着大姐大喊大叫,回到家里找来视频。从走路、行气、出力、通讯开始,小舅子笑称自己是大姐,比女儿高考时都用功了“大姐带着村里的小伙来到公园,只见大姐既成事实,又以马...
打太极拳要明白的哲理是阴阳虚实变化道理,是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

打太极拳要明白的哲理是阴阳虚实变化道理,是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3-03-22 阅读: 77
杨澄甫把分虚实列入太极拳十要。太极拳各种运动和推手都是阴阳虚实的变化,这是必须要明白的道理。“练习太极拳必须是圆,一举手、一投足都是在画太极图”。太极拳变化莫测,实际就是阴阳虚实的各种转化,也就是对立双方的矛盾运动。...
掌握太极“圆”,你的太极会更出色!

掌握太极“圆”,你的太极会更出色!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2-09-19 阅读: 204
太极拳与圆具有直接的紧密的联系。太极拳是由无数的圆圈连贯而成的一种拳法。无论一举手一投足皆不能离开这个圆圈,离了这个圆圈便违背了太极的原理。哲学家们通常是以静态之美去赞美圆,而太极拳则是以动态之美来表现圆。圆运动的螺旋劲,能减轻对方来力的压强。在圆的一半上是防守,另一半圆上取切线出方点攻击对方。圆的大小取决于圆心与半径。太极拳的圆形运动,不是直线的弧形动作组成的。...

太极长安——太极拳彰显中国独特生命文化形态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2-09-19 阅读: 214
编者按:2017年6月11日,“三亚南山”第二届世界太极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世界太极名家巡讲·长安大讲堂”在西安隆重举办。此次长安大讲堂内涵丰富,格调高雅,影响巨大。 作为特邀主讲嘉宾,太极名家张世昌先生以“试论太极拳之中国特有的文化形态”为题,系统论述了太极拳文化的内涵和结构,结合太极拳的技术与训练,生动讲解了太极拳的生命境界,受到广大听众的热烈欢迎。五年过去,张世昌老师关于太极拳文化的观点仍然传统而全面,新颖而丰厚。值此“世界太极名家巡讲·长安大讲堂”举办五周年纪念日,本网再次全文刊登张世昌老师的讲稿,以示纪念。...
陈氏太极拳“架子”练习的六个阶段

陈氏太极拳“架子”练习的六个阶段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2-09-19 阅读: 254
陈氏太极拳的动作学习基本上分为学架子、正架子、捏架子、顺架子、拆架子、定架子这六个阶段。学架子阶段是练习陈式太极拳的初级阶段。正架子阶段容易出现的毛病是立身不正,横气填胸,挑肩架肘,弯腰蹶臀等。通过以上一步步地训练,已较系统、规范得掌握了太极拳架,后进入将拳架定型的定架子阶段。...
我来说两句

年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