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经典《搏击俱乐部》是怎样诞生的
时光网特稿现代生活的一天是这样的。
匆匆买好早饭来到办公室里开始日复一日的工作,可是这些工作和你究竟有什么关系?换个人也可以做的和你一样好。
偶尔你会觉得麻木不仁,觉得不解,我到底要做什么才能和这平庸的生活对抗,才能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我们是被历史遗忘的一代,没有目的,没有地位,没有世界大战,没有经济大恐慌,我们的大战只是心灵之战,我们的恐慌只是我们的生活。我们从小看电视,相信有一天会成为富翁,明星或摇滚巨星,但是,我们不会。那是我们逐渐面对着的现实,所以我们非常愤怒。”
这是大卫·芬奇在《搏击俱乐部》中,借布拉德·皮特饰演的泰勒·德顿对现代社会的控诉。但更坏的是,他凭借高超的叙事技巧,先将每个人面临的困境全盘托出,再将这满腔的愤怒宣泄于银幕之上,于是有了我们如今看到的这部邪典经典。
20年前的今天,《搏击俱乐部》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上映了,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这部影片。
第一次看《搏击俱乐部》应该是在高中,D9封套上布拉德·皮特手里拿着一块肥皂,爱德华·诺顿在景深处诡笑。
《搏击俱乐部》海报
那时候捡肥皂的梗还没普及,所以这个封面实在波澜不惊。或许是听说这部电影比《猜火车》还要离经叛道,我才在密密麻麻的盗版碟中注意到了它。
那时候不理解芬奇是如何利用精心设计的空间调度,掩人耳目地处理爱德华·诺顿饰演的“讲述者”与他脑海中分裂出来的泰勒·德顿的关系,也不懂芬奇借好莱坞电影几乎已经放弃的旁白效果,高效的统领了整个叙事,又弱化和消解了影片中阴暗的部分。
如果你恰巧和我一样,在刚刚察觉到了现代生活的荒诞时观看了《搏击俱乐部》,影片的震撼程度仿佛这是你第一次看电影——从来没有一部电影在世界观的层面带给人这么大的冲击,我们仿佛是片中那个被泰勒用枪对着后脑勺的便利店青年。
当然,我并没有让看完影片的第二天“成为我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天”,生活依然在继续。十几年后,我和影片中“讲述者”一样,每天朝九晚五,做着平庸的工作(比如写这篇稿子),尽量避免和人发生冲突。
《搏击俱乐部》的魅力在于它的迷惑性,或者说布拉德·皮特饰演的泰勒所具有的巨大迷惑性。
泰勒·德顿
他寄生于“讲述者”的肉体,却完全是他的反面——泰勒不失眠、不抱怨、不迷恋物质、不黯然神伤,他的每句话都直击痛点,内心和身体都足够强大,甚至性能力也超强——一个传统意义上近乎完美的男性形象,然而现实中真的存在这一的人物吗?
泰勒·德顿、泰勒·德顿……我们从来都不知道诺顿的角色的真实姓名,却一再被告知泰勒·德顿这个名字的存在。
依照泰勒的观点,现代人的自我价值从出生起就被阉割了。在和平时代,资本主义通过鼓励消费形成一套价值体系,以此分化阶级,鼓励人们追求各自的物质满足,然而付出的代价却是冗长的日常劳作,在精神层面也无法建立起可供信仰的价值体系。
皮特的肥皂,你捡还是不捡?
旧思想的土崩瓦解在现实中也会有所反映。为了推行泰勒推崇的价值观念,为了证明自己是践行者,搏击会的成员必须从历史的旁观者转化为参与者,因此以崇高的名义组织团体暴力活动。
这种类似的事件在历史上真实发生过,但是以更加复杂的形式孵化产生,绝非影片中如儿戏般幼稚。正如著名影评人大卫·安森对影片的评价:高超技巧、幼稚哲学、犀利讽刺、超载感官的令人难以忍受的杂糅品。
《搏击俱乐部》并不是一部完美的作品,但至少在很多人生命中的某个阶段,它的价值观令你反省,它的叙事让你沉浸,这是影片的魅力所在,也是成为经典的原因所在。
福斯心中的理想人选是后来拍摄了《指环王》的彼得·杰克逊,但他在新西兰忙于其他的项目无法抽身;第二人选是如今在好莱坞无片可拍的布莱恩·辛格,书都寄过去了辛格愣是一页都没翻;第三个想到的正是《猜火车》导演丹尼·鲍尔,他倒是把书看了但又去忙别的项目。
芬奇老师说的对!
下一部就是选角。在与布拉德·皮特正式签约前,制片人也考虑了罗素·克劳,皮特的商业价值令他在竞争中胜出。
“讲述者”的角色一开始考虑的是马特·达蒙,但爱德华·诺顿在《性书大亨》里的表现给芬奇留下了深刻印象,何况诺顿的薪酬比达蒙低很多,制片人最终用250万美元签下了诺顿。多嘴一句,片方为了签下足足花了1750万美元。
大卫·芬奇是一个备受业内尊敬的导演,其中一个原因是他喜欢和幕后的技术人员一起研究和发挥题材的潜力,让每位工作人员都有用武之地。
简直宜家样板间
《搏击俱乐部》的视觉层面上极其用心。在没有泰勒出现的日常场景中,视觉表达非常压抑。芬奇选择用低饱和度的颜色构成画面,形成“宜家”风的视觉效果,看似高级但在银幕上非常黯淡。
光源随处可见
如果你有仔细观察的话,会注意到影片中的场景有极其多的灯光,事实上在《搏击俱乐部》中,几乎所有用光都依赖于自然光和场景中的光源,此外后期处理时还加大了色彩的对比度,显得曝光不足,整体环境呈现一种幽暗、昏沉的视觉效果,在这种用光下人物的面部也被暗化,甚至看不清角色的眼睛。这种设计既让影片的视觉保持了风格化,同时没有失去现实味道。
芬奇很清楚,他想营造的是一种“被解构、被摧毁、也更加真实”的视觉效果,这是他在视觉层面对影片主题的展现。
尽管考虑再三,但《搏击俱乐部》一开始的商业表现令人大跌眼镜。
《一吻定江山》
与此同时,媒体对《搏击俱乐部》的讨论非常热闹。许多媒体都对这部影片视为洪水猛兽,甚至将他的负面作用和库布里克的《发条橙》相提并论。但大部分影评人都不否认影片的魅力所在,只是在道德层面上对影片保持批判的姿态。
《发条橙》
北美著名影评人“大拇指”罗杰·伊伯特就表示,《搏击俱乐部》锋芒毕露,是一场伪装成哲学观点的冒险之旅,很多人会喜欢,但自己不会。尤其对影片的第三幕大加批判。
批评的声音还在继续,伊伯特在节目上再次肯定了影片的技巧,但对影片的价值观念十分不屑。《波士顿邮报》认为影片被愚蠢的结尾毁了,还有很多人担心影片中的搏击俱乐部真的会在现实里出现。
这个彩蛋有多少人至今没发现?
客观的说,这些担忧并不是杞人忧天。影片上映后,美国各地真的诞生了各式各样的“搏击俱乐部”,有的是中年男性组成的消遣俱乐部,有的则是学生组成的尚武团体,甚至在网上上传比赛的视频。最可怕的是,有托儿机构的员工鼓励幼童斗殴,并在录下的视频中提到了《搏击俱乐部》。
这或许也印证了《搏击俱乐部》所具备的邪典魅力。
—Fin—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