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农耕文明 感恩励志笃行——王官小学开展大湖农耕传统文明文化研学活动

天天见闻 天天见闻 2023-07-16 文化 阅读: 86
摘要: 湖滨区王官小学携手盟校市三小到灵宝大湖农耕传统文化研学基地,开展农耕文化研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了解农耕文化的魅力,感受劳动的快乐,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劳动学习空间,走进农耕记忆,王官小学的孩子们聚集在大湖农耕文化基地“传承农耕文明,鼓励感恩志向”。认识常见的农事劳动工具,将展示的工具品与自己现在的生活进行比较,对代代生活的这片炎热的土地有更亲密、更深的感情,进而更新了孩子们对传统农具的认识。

为了进一步落实德智体美劳的育人要求,进一步深化劳动教育,4月27日,湖滨区王官小学携手盟校市三小到灵宝大湖农耕传统文化研学基地,进行了“传承农耕文明 感恩励志笃行”的农耕文化研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感悟农耕文化的魅力、感受劳动乐趣,弘扬中华传统农耕技术,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劳动学习空间,优化劳动学习方式,提升劳动核心素养,提高劳动协同发展能力。

 大湖农耕文化第一站:走进农耕记忆,认识农具

迎着明媚的朝阳,王官小学的孩子们齐聚大湖农耕文化基地,开启了为期一天的“ 传承农耕文明 感恩励志笃行 ”的研学实践活动。

同学们在导学老师的带领下,认识了常见的农事劳动工具,并将展示的工具物品与自己现在生活中的进行比较,感慨时代变迁的同时,也对世世代代生活的这片热土地有了更亲密深厚的感情。

同学们走到长廊下,一个个石磨在“老农”的辛苦劳作下,磨出面粉、辣椒面等食材,更是刷新了孩子们对传统农具的认识,孩子们明白了这些传统农具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深切感受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大湖农耕文化二站:快乐的农田,体验农耕艰辛

孩子们在了解耕种工具与学习农作物种植方法后,当起了“老农”,前面的同学像老牛一样拉犁,后面扶犁的同学像“老农”一样使劲向下压犁,力争犁得更深。在犁好的地里,前面的“老农们”又将种子按照合适的间距种植在犁沟里,后面的“老农”跟着埋土,一颗颗豆角种子同学们已经种完了。随后同学们在导学老师的带领下又种植了西兰花、西红柿等蔬菜。耕读田间,探秘自然。一大波操作下来,“老农们”个个做得有模有样,但也累得气喘吁吁,终于体会到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艰辛!

大湖农耕文化第三站:美味的食物,品味农家味道

在导学老师讲解下,孩子们动手实践,擀石子馍饼子、切特色面豆、做手工花馍,虽然空间有些局促,但孩子们都津津乐道,深度参与。在参与中孩子们明白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孩子们将自己的成果与老师一起分享,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

中午,孩子们到餐厅,品尝了灵宝美味的农家饭——美味的杂烩菜、香甜的手工馍和可口的小米汤,感觉自己通过劳动获得了乐趣!

路虽远,行则将至,走出学校,走向大自然,农耕研学,学科融合,五育并举,收获一段独特的难忘之旅,真切地体验到农耕的辛苦与乐趣,感受劳动不易。求学路上,任重而道远。今后同学们一定会知行合一,肩负起弘扬传统农耕文化的使命,努力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张娟辉)

其他相关

“再饿莫吃坟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人肉凳指的是什么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4-10 阅读: 1
俗话说生老病死乃是人之常情,是每一个人在世上走一遭都必须要经历的。对于已经逝去的亲人,我们除了在心里默默的怀念,还有一种祭祀的方式,可以表达我们的爱,例如烧纸前摆放上贡品等等。 ...

俗话“再累莫坐人肉凳,再饿莫吃坟前供”,“人肉凳”指的是什么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4-10 阅读: 2
导语: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古人不但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献资料,同时也通过他们的经验总结,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俗语。现在很多人认为古人的一些俗语都已经过时了,应该全部被取缔掉。 但是所有的俗语都是古人丰富智慧的体现,纵然有一些确实不再适用,但是我们也应该尊重它的存在。在民间俗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再累莫坐人肉凳,再饿莫吃坟前供”,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解读一下这两句话的真实含义。 ...

【一本好书】三毛的真实与浪漫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4-09 阅读: 1
— 《我的灵魂骑在纸背上》 — 豆瓣评分/8.5 在人生的旅程上,我们都是孤单的。" ——Chinese 三毛 今天,我向你热情推荐一本令人心驰神往的作品——三毛的《我的灵魂骑在纸背上》。这本书以豆瓣8.5的高分受到读者的喜爱,细腻而生动地描绘了三毛不同寻常的一生,超越了传奇的外表,展现出一个更为平易亲切、真实灵动的三毛。...

薛蟠从苏州带回来了什么特产?为什么逗乐了宝钗、弄哭了黛玉?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4-08 阅读: 1
薛蟠是宝钗的亲哥哥,也是薛家的长子。宝钗待人处事圆滑周全,薛蟠就正好和宝钗相反,整日除了知挥金如土,不学无术,终日唯有斗鸡走马,游山玩水而已,他和宝钗就是完全不同的人。薛蟠不知道柳湘莲的脾气想要轻薄与他,结果被柳湘莲骗出城外一顿好打。薛蟠因为这件事自知丢了脸面,所以便想跟着家中的仆人南下学习做生意也为了遮羞,于是薛蟠就外出了一年多。 薛蟠在外学得差不多于是就打道回府,他虽然是一个呆霸王,但对母亲和妹妹却是极好的,他给她们带回了来好多的特产。不过很有意思的是,薛蟠带回来的礼物逗乐了宝钗却弄哭了黛玉,他到底带回来了什么呢?...

卖书的人做文创,什么最重要?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4-08 阅读: 1
一句“不干了”出自电视剧《觉醒年代》:鲁迅在教育部门口竖起一个木牌,上书“不干了”。“这个场景显现了鲁迅的侠气和幽默,迅速成为表情包。‘有趣的灵魂’永远不缺受众,我们将这句话制作成可随意装饰的徽章,希望呈现、传播更立体多元的鲁迅风采。”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的90后设计师陈蔚说。...

你知道世界上最早的“书籍”出现在多少年前吗?书籍历史大揭秘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4-08 阅读: 1
5000多年前,世界上便出现了最早的“书籍”,但那只是一块块泥板。直到1000多年前,才出现了和今天相似的书籍。 在书籍出现前,人们只能将各种信息熟记于心,并以口口相传的方式来传播。但总有些信息过于繁杂,难以记住。直到人类学会了书写,这个问题才得以解决。...
我来说两句

年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