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话传统吟诵简话

天天见闻 天天见闻 2023-11-20 文化 阅读: 57
摘要: 3、客家语吟诵(详见三)客家语吟诵的传承与特点客家语吟诵是客家语传统吟诵。现在,即使客人的话被吟诵,也必须阅读文章。这些创作方法大致相同小异,都属于客家故事的传统创作。有些唐诗宋词是音韵性的,现代人很难读,但在客家话中却很好。

前言

2010年以来,笔者写过几篇有关客家话吟诵的文章。最近,读了中华吟诵学会全国调研述评和《中华吟诵田野调查研究》,觉得有必要将自己写的几篇文章系统地归纳一下。名词术语按“国标”订正,补充吟诵条款,完善吟诵概念并与中华吟诵学会接轨,以便于读者更完整、更系统地阅读和参考。

吟诵是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和创作方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人创作诗词都是先吟后写,唐诗都是吟出来的,“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便是例证。但在二十世纪初,受到西学东渐洪流的冲击,吟诵逐渐式微。改革开放以来,著名汉语言学家叶嘉莹、陈炳铮等,呼吁抢救汉语诗文传统吟诵。2009年,首都师范大学赵敏俐、徐健顺教授向国家语委提交报告,建议抢救汉诗文的传统吟诵,得到中宣部、教育部、国家语委批复,确定名称为“中华吟诵”,简称吟诵;成立了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吟诵分会(中华吟诵学会)。2010年,首都师范大学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十多年来,该课题组采录和搜集了全国27个省1100多位老先生的吟诵音视频和相关资料。2022年首先出版了全21册《中华吟诵田野调查研究》,主要包括386位吟诵传人的访谈实录和小传。其中,有梅州吟诵传人李文涛、杨子元、张洪盛、幸 勇、谢梅兴、张长兴、罗英风。《梅州日报》刊发的 《客家话吟诵的历史和特点 》也被收入主要参考文献中。

一 何谓客家人和客家话

所谓客家人,就是古代中原汉人为避灾荒、战乱,从西晋开始至明清一千多年间,逐步南迁最后定居赣南、闽西、粤东北山区的一个民系。这一民系被称为客家人。后来,客家人有的移民至四川、台湾、南洋等地。梅州是客家人聚居之地、移民起点,被誉称为世界客都。201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梅县区松口镇建立了“中国移民纪念广场”。

中原汉人说古汉语。自宋以后,受蒙、满族入主中原的影响,古汉语声调发生很大变化,主要是入声被转化为平声(阴平、阳平),五声古汉语变成为四声现代汉语(普通话)。客家人居住在“南蛮”山区,“山高皇帝远”,语言不受中原影响。但客家人受当地瑶、畲等土著民族语言影响而有所变化,形成特有的“客家话”。客家话保留了古汉语的入声,包括中原地区的许多古汉语词语和常用词语的发音特征。所以,客家话被语言学者称为“古汉语的活化石”。

客家话,不同地区发音略有差异,大致可分为梅州话、惠州话、赣南话、汀州话。在地方语言学术研究中,客家话以梅县话为代表。

二 中华吟诵的分类

吟诵是吟咏与读诵的合称。“吟咏”指有旋律、节奏的读法,“读诵”指没有旋律、节奏的读法。清代袁枚《随园诗话》云:“文曰作,诗曰吟,可知音节之不可不讲。”通过吟诵,可发现声韵是否和谐,以更换字。北宋《王直方诗话》记载一个有趣的故事:苏东坡任钱塘太守时,有一次诗人郭祥正展示自撰诗并当场吟诵,声震左右。吟毕,郭问:“我的诗可以打多少分?”苏答:“可以打满分!”郭祥正惊喜间,苏解释说:“吟诵值七分,诗值三分,不就是满分吗!”这个故事说明吟诵对诗情渲染的重要性。

中华吟诵学会“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课题组,通过十多年全国调查研究,把汉诗文吟诵分为三大类:传统吟诵、普通话吟诵、客家话吟诵。

1、传统吟诵。

中华吟诵学会把在全国各地采录和搜集到的老先生们的吟诵,称为传统吟诵。这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因为各种机缘在私塾,或家传而学到的吟诵。用的都是民国时期上溯到清代的当地方言文读语音系统。吟诵的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也不能涵盖所有文体,但是这是传统吟诵最后的、唯一留下的声音了,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这些吟诵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古诗文的声音原貌的依存,里面有各种地方音乐的因素。其中,还包含着世代相传的、也有自己对古诗文作品的理解,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另外,这些传统吟诵对于中国的语言学、音乐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和国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也有重要的材料价值和启示意义。

2、普通话吟诵

普通话吟诵用的是普通话的语音。不仅声母、韵母要符合普通话的语音标准,声调也要使用普通话的四声,否则就叫做“倒字”。吟诵是不允许倒字的。普通话吟诵的方法与传统吟诵一脉相承并无二致,只是语音改用了普通话。但要注意两点:一是文读语音。比如:入声读短。入声字仍然读普通话的读音,只是读音短促;恢复读短就可以体会到基本的语音含义。二是协韵从宽。自从有了普通话,就有了普通话吟诵的尝试。叶嘉莹、陈炳铮、张本义、陈少松、陆襄、戴学忱等很多著名吟诵家都曾经做过普通话吟诵。如今,普通话吟诵已经有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方法规范,出版了一系列的理论书籍和普及读物、教材参考书等。

3、客家话吟诵(详见三)

三 客家话吟诵的传承与特点

客家话吟诵即客家话传统吟诵。笔者的启蒙老师潘耀曾先生,常在课前课后将唐诗或自创诗抄写在黑板上,他吟一句,我们跟着齐吟一句,至今近80年了,仍记忆犹新。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吟《初夏游张园》(宋·戴敏)。潘先生穿着木屐(那时学生是赤脚的),两手交叉夹着教鞭放在背部,来回慢慢踱步,情感十足、抑扬顿挫地吟诵:

乳鸭、池塘(嗯)~~水浅、深(哦)~~,

熟梅~~天气、半晴阴(哦)~~;

东园(嗯)~~载酒、西园~~醉(啊)~~,

摘尽、枇杷(啊)~~一树金(哦)~~。

括弧内的字是“衬”字,词句末尾轻声带过。我们按照潘先生的口形和发音跟着吟诵;谁不吟诵或儿戏,谁就挨鞭挞。笔者的故乡在兴宁径南双溪村,潘先生是梧坑村人,与我们是邻村,相隔一座蕴藏丰富钨矿的雷公岭。他曾创作一首诗《掘矿生涯》:“掘矿生涯也自然,雷峰山内五金全。贫家子弟纷纷富,且学先贤乐舜天。”他照样把诗写在黑板上,叫我们跟着吟诵。当时我们信口跟着吟,不理解什么意义。现在重新吟诵体会,则发现一个规律:凡平声语调拉长,仄声语调短促,加上吟诵者的感情色彩,甚至头颅跟着声调回旋摇摆;不仅把每个字声调读得准确,而且要把含义演绎得完整细腻。

现归纳客家话吟诵的基本特点如下。

1、客家话文读

我小学读书时,老师在课堂上用客家话口语教学。但读课文不能用客家话口语读,必须按书面字读,称为文读。例如,书面字“什么”,不能读成口语“脉介”;书面字“下雨”,不能读成口语“落水”。现今客家话吟诵,也必须文读。

2、依字行腔

客家话保留了古汉语的入声。所以,客家话有六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入、阳入。吟诵严格依字行腔,不但把每个字按客家话文读声调准确,而且涵义要表达清楚。六声读音不准确叫倒字,吟诵是不允许倒字的。歌唱则不同,可以倒字,即依歌曲旋律音程的走向,字的声调可能相异:声调向上的字往下唱,或声调向下的字往上唱,是字依腔行了。例如,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电影插曲《四季歌》词“春季到来绿满窗”,吟诵为“春季、到来~~绿满窗~~”,依字行腔,吟诵得字正腔圆。但歌唱则不同,字依腔行。即根据歌曲音程走向,把“季”“来”“满”倒字,分别唱成“叽”“赖”“曼”了。

3、仄短平长

客家话吟诵时,仄声字(包括上声、去声、阴入、阳入)要短促;平声字(阴平、阳平)要长亮宽阔,韵脚甚至要拖长升降。如上例中的“来”“窗”。

4、依义行调

所谓依义行调,就是按照诗文的含义来安排吟诵的声调情绪,轻重缓急,喜怒哀乐,即根据诗文表达的情绪来吟诵。例如,李白《早发白帝城》,要吟诵得轻快、响亮。

朝辞~~白帝、彩云间(哦)~~,

千里、江陵(嗯)~~一日、还(哪)~~ 。

两岸、猿声~~啼不住(啊)~~,

轻舟~~已过、万重山(哪)~~ 。

这是李白被流放夜郎途中,到达白帝城遇赦时创作的。这时,他心情非常愉快,诗写得流畅飘逸,自然天成。所以吟诵要用悠扬、轻快的语调,把其含义演绎完整。

5、吟诵区别于朗诵

吟诵是古人吟咏诗文的方法,用乐音吟给自己听,有节奏,也有旋律,是自我的创作、学习欣赏。吟诵是老祖宗传承下来的经典文化。

朗诵用语音大声说给别人听,只有节奏,没有旋律,是公开场合的表演。朗诵是二十世纪初西学引进的“舶来品”。

6、吟诵区别于唱歌(歌曲)

吟诵和唱歌(歌曲)都是有节奏和旋律的,都是“唱”。至今我国西南地区的老先生,还有人把吟诗说成“唱诗”。但是,吟诵和唱歌是有很大差别的。

吟诵没有固定曲调,其基调适用于所有诗文。依字行腔,字的六声准确,不能倒字。吟诵是吟给自己听的,是诗文的创作和学习方法,是一种文学艺术,属于教育范畴。

唱歌(歌曲)是一词配一曲,字依腔行。字声依曲调、音程走向而定,可以倒字。唱歌是唱给别人听的,是生活中的娱乐或欣赏,是表演艺术,属于艺术范畴。

四 结语

据史料记载,梅州客家先民,从中原“衣冠南迁”而来,延续着中原“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北宋梅州知州滕元发创立州学。清末废科举前,梅州有书院24所、义学14所、社学20所、官学4所,私塾遍及城乡。民国时期几乎各乡(村)都有小学。古代科举都要进行诗词考试,可见梅州诗词吟诵历史悠久。

现在梅州仍有为数不多的耄耋老人还能用客家话传统吟诵,腔调大同小异。究其来源大致有三。一是来自学校(私塾)老师的传授。如笔者八十年前国文老师潘耀曾先生传授的古诗《初夏游张园》吟诵方法。还有谢梅兴高中语文老师侯安翼先生传授的古诗《登高》吟诵方法。谢先生吟诵时鼻音较重,韵尾拖长,类似东晋谢安的“拥鼻吟”。二是从古剧唱腔演变而来的。如叶增兴从事汉剧艺术形成的吟诵方法。叶先生无师承,但幼时听老前辈吟诵过,形成一种吟诵方法。三是从事中医药职业,呼汤头歌诀演变而来的吟诵方法等。这些吟诵方法,大同小异,都属于客家话传统吟诵。

首都师范大学“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课题组,十多年来,采录和搜集了全国各地老先生的吟诵音视频和相关资料,出版了全21册《中华吟诵田野调查研究》。其中,客家话吟诵,保留了古汉语的入声和中原地区的许多古汉语词语与常用词的发音特征,具有特殊的文学历史价值。有些唐诗宋词音韵,现代人读起来拗口,但用客家话读却很顺口。为什么呢? 原来,古人是用中原音韵吟成的,客家话保留了古汉语音韵。例如,唐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其中“斜”用客家话读非常押韵。有诗记曰:

汉民河洛几南迁,繁衍传承念祖先。

客属源流何处考?李唐音韵保留全。

中华吟诵兴文化,抢救同时集史笺。

诗教弘扬萌创意,继前启后谱新篇。

其他相关
“三毛”也是徐汇人?来听听地方志里的文化密码!

“三毛”也是徐汇人?来听听地方志里的文化密码!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6-01 阅读: 2
地方志凝聚着一方水土的故事,也是地方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为了促进方志文化更好服务社会发展,5月16日下午,徐汇区方志文化“三进”示范推介展示会暨湖南街道方志文化街区建设发布活动在徐汇滨江党群服务中心举办。 ...
中国上下五千年,那关于那些没有历史记载的被我国称为什么时期?

中国上下五千年,那关于那些没有历史记载的被我国称为什么时期?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5-31 阅读: 2
常常听说,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而之前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是上古时期。以目前的考古情况来看,大约是在夏商之前。考古工作者在河南淮阳发现了一座属于黄帝时代的古城遗址-平粮台古城遗址,在这里发现了标志文明的青铜和文字。考古工作者在陕西也发现了黄帝时代的骨刻文字。这些考古发现充分说明,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在五千年以上。 ...
纪念金庸先生百年诞辰论坛在香港隆重举办

纪念金庸先生百年诞辰论坛在香港隆重举办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5-30 阅读: 2
4月28日,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支持,香港新闻工作者联会主办,大公报、点新闻、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香港各界文化促进会协办,艺术香港文化推广中心承办,华山论剑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独家赞助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纪念金庸先生百年诞辰论坛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隆重举办。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中央驻港联络办宣文部副部长林枬,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新闻工作者联会主席、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董事长李大宏,香港新闻工作者联会会长张国良,著名文化学者、陕西文联副主席、华山论剑西凤酒品牌文化顾问肖云儒,金庸前秘书、金庸作品编辑和研究者李以建,华山论剑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小军以及来自各界代表出席活动,共同见证了这场文化盛会。论坛由香港新闻联常务理事林芸生主持。...
山水画写意,是因为根植着老庄思想

山水画写意,是因为根植着老庄思想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5-29 阅读: 2
由此看来,老庄哲学思辨一直贯穿并延伸于整个中国山水画史。但无论是哪个朝代,其山水画的发展都潜移默化地受到老庄哲学思辨及审美心境的影响。无论是哪个时代的山水画,都受到了老庄生命美学的催生与感染,追求生命意识和心性的神韵,是中国山水之『魂』。...
六波罗密多

六波罗密多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5-25 阅读: 2
一、檀越波罗蜜:梵语擅越,亦名擅那,译为布施;运心普周名‘布’,辍己惠人名‘施’。’又六波罗蜜经说:‘菩萨摩诃萨,应当更发二种胜心:一者,所有资财,库藏诸物,知自性空,尤如阳焰,梦想幻化。二、尸罗波罗蜜:尸罗译为戒,亦名防止。四、毗梨耶波罗蜜:译名精进,精而无杂,进而不退。...
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四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和第二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的通知

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四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和第二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的通知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5-25 阅读: 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有关规定,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将六盘水市六枝特区岩脚镇、铜仁市万山区万山镇、铜仁市德江县枫香溪镇、黔南自治州平塘县牙舟镇、黔南自治州三都自治县都江镇、黔南自治州瓮安县猴场镇等6个镇列为第四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将安顺市镇宁自治县宁西街道和睦村计王寨、黔南自治州惠水县好花红镇好花红村、黔西南自治州册亨县冗渡镇威旁村等3个村列为第二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坚持应保尽保,加强调查评估认定,丰富我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深入研究发掘历史文化资源的内涵和价值,积极探索创新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利用的新经验新路径,大力促进全省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城乡建设融合发展。...
我来说两句

年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