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

刘墉和纪晓岚谁更厉害?

刘墉和纪晓岚谁更厉害?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2-11-05 阅读: 164
乾隆年间,一天,乾隆想为难一下刘墉,于是就问他:“爱卿,你知道大清国一年生几个人,死几人吗?“刘墉答:“生一个,死十二个。”乾隆听完大怒,刚想治刘墉的罪,就被刘墉的解释给逗笑了。所以,刘墉秉承家风,是个清官,也就注定了他与和坤是对立面。那刘墉和纪晓岚谁更厉害?两个不是同年考的,由名次看,刘墉更胜纪晓岚一筹。...
总督和巡抚相比谁厉害,平西王和亲王比谁厉害?

总督和巡抚相比谁厉害,平西王和亲王比谁厉害?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2-11-04 阅读: 319
总督和巡抚相比,很明显总督更厉害。总督也好、巡抚也罢,二者皆诞生于明朝,完善于清朝。督抚在明朝一开始只是临时设立,到了中后期逐渐成为常职,至清朝督抚已成定制。但无论明代还是清代,督大于抚这是毋庸置疑的。总督和巡抚脱胎于明朝的地方制度——三司制度。总督出现比巡抚要晚,见于明正统六年,朝廷用兵麓川,兵部尚书王骥主事,总督军务。...
对洪秀全的争议,以及史学界思潮的嬗变

对洪秀全的争议,以及史学界思潮的嬗变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2-11-03 阅读: 189
每一历史人物都会被后人所评价,特别是那些具有争议的人,比如隋炀帝,有人说他荒淫无道,有人说他是功在千秋,对这个皇帝的评价可谓是冰火两重天。有学者说这是因为洪秀全本身的腐败堕落,也有学者说,太平天国内部的矛盾严重,以至于无法全心对抗清廷,各种说法不一而足。...
雍正有十个儿子,乾隆登基后,其余几个皇子的结局如何?

雍正有十个儿子,乾隆登基后,其余几个皇子的结局如何?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2-10-24 阅读: 197
乾隆,清军入关后的第四位皇帝。他当皇帝的过程,相比父亲雍正来说,轻松了很多。他能称帝,雍正还帮了他不少忙。据悉,雍正一共有十个儿子,但大都早夭,当时能和乾隆争夺帝位的只有弘时、弘昼两个。弘时因出现政治错误,站错队,雍正对他的处罚毫不手软。雍正四年,胤禩的罪名多达四十多条,他被削除宗籍,还要求他改名为“阿其那”。乾隆三十年三月,弘曕去世,享年33岁。...
鲁迅:“抄靶子”

鲁迅:“抄靶子”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2-10-23 阅读: 183
皇帝所诛者,“逆”也,官军所剿者,“匪”也,刽子手所杀者,“犯”也,满洲人“入主中夏”,不久也就染了这样的淳风,雍正皇帝要除掉他的弟兄,就先行御赐改称为“阿其那”与“塞思黑” 〔2〕,我不懂满洲话,译不明白,大约是“猪”和“狗”罢。黄巢 〔3〕造反,以人为粮,但若说他吃人,是不对的,他所吃的物事,叫作“两脚羊”。这在香港,叫作“搜身”,倒也还不算很失了体统,然而上海则竟谓之“抄靶子”。...
雍正处死八爷,八爷的媳妇问了雍正9个字,让雍正羞惭不已

雍正处死八爷,八爷的媳妇问了雍正9个字,让雍正羞惭不已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2-10-23 阅读: 130
康熙他把江山打理的很好,确实受到了不少人的称赞,但是有一点让他很头疼,那就是让谁继承皇位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各位皇子明争暗斗,使得整个朝廷不得安宁,康熙被逼的实在没办法了,就准备私下秘密的立储。但他不知道这样不但没好转,还更加严重。经过激烈的竞争,最终雍正继位。这让八爷感到受宠若惊,以为自己的哥哥要重用他。等到时机成熟,雍正就开始挑八爷的刺了。这句话一说,让在大厅的雍正脸红不已,一时语塞。...
比《烧饼歌》更神的预言诗,十首诗十个朝代,如今已应验到第七首

比《烧饼歌》更神的预言诗,十首诗十个朝代,如今已应验到第七首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2-10-22 阅读: 352
在明朝,刘伯温曾经写过一首准到让人感到害怕的预言诗,它就是《烧饼歌》,后来发生的魏忠贤作乱,明思宗朱由检景山自尽,以及清朝的八旗制度等等全被刘伯温预测中了。然而,大家不一定知道的是,历史上还有着一首更为神奇的预言诗,它叫做《梅花诗》,其中包括的十首诗代表着十个朝代,如今已经应验到了第七首。当然,我们也不能就此否认《梅花诗》的魅力,历史很多时候都需要这种神秘感,毕竟有神秘感的东西,肯定最吸引人了。...
权力面前无亲情:雍正即位后,康熙众皇子的下场如何?

权力面前无亲情:雍正即位后,康熙众皇子的下场如何?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2-10-22 阅读: 187
1722年,康熙驾崩,远在西北的皇十四子胤禵回京吊丧。胤禵在拜谒灵柩时见到了已经即位的雍正。胤禵就是不肯下跪,场面一度尴尬。侍卫拉锡拉着胤禵,胤禵大发雷霆斥责,场面更加尴尬。雍正的脸色更加难堪了。这就是血淋漓、冷冰冰的权力斗争,康熙留下的九子夺嫡隐患,在雍正朝得以爆发和延续,而雍正即位后,为了巩固帝位,不惜向兄弟开刀,给后人留下了残暴和无情的印象。权力面前亲情毫无重量,不过,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乾隆皇帝为什么要给鳌拜平反?

乾隆皇帝为什么要给鳌拜平反?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2-10-22 阅读: 409
乾隆在后世人的评价中有个别致的“趣称”,是为“清平宗”,这个平,指的就是乾隆喜欢给前朝被赐罪的大臣平反,比如曾经“皇父摄政王”多尔衮,比如被他父亲雍正改名废为庶人的八叔胤禩,九叔胤禟,都被他一一平反了。 多尔衮、胤禩、胤禟,可谓是前朝极度敏感的政治人物,但乾隆都为了展现自己的“圣君圣德”,将他们平反,这比起一般的平反,意义都要深刻得多,而且在将多尔衮、胤禩、胤禟平反的两年后,乾隆四十五年,乾隆皇帝下了一道为鳌拜“彻底”平反的旨意: 追覆鳌拜功罪,命停袭公爵,仍袭一等男;并命当时为鳌拜诬害诸臣有褫夺世职者,各旗察奏,录其子孙。...
雍正王朝:弘时临死前为何喊老八为阿其那?你也许不知道

雍正王朝:弘时临死前为何喊老八为阿其那?你也许不知道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2-10-21 阅读: 225
但是很有意思的是,在雍正坐上皇位后,他曾经的对手八阿哥竟然跟儿子弘时有了一些关系,这层关系是比较隐晦的,从后来弘时称八阿哥为阿其那就能看出。可惜弘时在多方面都遭到了打击,为此,便埋下了他坏心思的种子。可怜了从头到尾有如棋子一般的弘时,他终于在临死之前看破了所有事情。弘时痛苦不堪,他对着天空痛苦地呼叫老八为:阿其那,也许这样的痛骂,能够缓和他内心的痛苦吧!...
溥仪东北复国,为什么不叫大清而叫满洲国?主要有三个原因

溥仪东北复国,为什么不叫大清而叫满洲国?主要有三个原因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2-10-20 阅读: 245
1912年2月12日,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封建帝王爱新觉罗·溥仪宣布退位,自此,在中国实行了2000多年的封建制度就此宣告结束。溥仪的退位在当时不仅仅意味着封建制度的结束,更意味着大清王朝的结束,因此当时有很多清朝的遗老遗少在紫禁城前自杀,声称自己在用生命捍卫大清的最后尊严。...
雍正称呼八弟和九弟是阿其那和塞思黑,这两句满语究竟代表啥意思

雍正称呼八弟和九弟是阿其那和塞思黑,这两句满语究竟代表啥意思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2-10-20 阅读: 228
在封建社会的紫禁城里,总有一些外人所不甚了解的往事,同时作为帝王胄裔的后代,也有很多鲜为人知的心酸。比如,雍正皇帝和他兄弟们看似和和气气,但背后里却是尔虞我诈,其中他的八弟和九弟最具“代表”。如果您也想知道,下面小编就来给您从头揭秘。老八和老九是皇阿哥中的斗争失败的典型代表,它让我们看到了帝王胄裔们明争暗斗的真实生活。...
此人末代皇弟之妻两度入住紫禁城,拒绝加入满洲国

此人末代皇弟之妻两度入住紫禁城,拒绝加入满洲国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2-10-17 阅读: 271
我的汉名是唐石霞,字怡莹。我是满洲人,“满洲”是民国初年人们常用的叫法,现在,大家为了和伪满洲国区分开,常说我是满族人。以“满族”代“满洲”应当是更准确的说法吧。认真分析推敲一下,“满洲”的说法则指的是地域。 较真一下,在满洲地区出生的人,可能是汉、满、蒙、回、藏……各个不同民族之人,因此,若说某人是“满洲人”,只标示了出生的地区,并未讲明什么民族,所以,说我是满族人,更恰当准确。 满族是发源于中国东北的少数民族之一,以善于骑马射猎而闻名华夏。 早年,满族的统领把军事、行政和生产职能合一,以八旗制度组织民众。即黄、白、红、蓝四旗,加上镶了旗边的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每一个满族人,都必然分属于这八旗之中的某旗之下。...
清朝戴梓曾发明出“机关枪”,28发子弹连射,为何却被康熙流放

清朝戴梓曾发明出“机关枪”,28发子弹连射,为何却被康熙流放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2-10-14 阅读: 283
因为清朝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所以清朝留给众人的基本上都是封建落后、不民主、不自由等印象。世界上最早的"机关枪"就是由清朝的戴梓所发明,可以连发28颗子弹,威力巨大。倘若戴梓能有机会继续钻研,那么研究出来真正的"机关枪"也是极有可能的,但可惜的是,康熙听信了小人之言,将戴梓流放,因此清朝失去强盛的机会。而被流放的戴梓忙于卖字画来维持生计,根本无心研究"连珠火铳",也就相当于康熙毁掉了"机关枪"。...
清代异姓的公、侯、伯爵是世袭罔替的吗?

清代异姓的公、侯、伯爵是世袭罔替的吗?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2-10-14 阅读: 239
之前御史发过一篇按清制异姓爵位可世袭罔替,张廷玉的三等伯爵,为何一世而斩?的文章,很多读者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认为清代的异姓爵位并非是世袭罔替的,需皇帝特旨。总体来看,清代异姓的高级爵位大多还是世袭罔替的,至于低等级的世职,也有数次按原等承袭,就是再不济,朝廷也会保留恩骑尉这一头衔,让其子孙永享祖上余荫。...

年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