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第十一讲~渔阳第一法

天天见闻 天天见闻 2024-05-04 文化 阅读: 2
摘要: 但他的渔洋十二法倒是十分受到网校的青睐,一讲七绝必用。我之所以坚持在讲渔洋法之前,用十讲来学习唐人绝句和理论,就是不想被徐先生的这个十二法限制住,要先知道唐人的七绝更是有无限的变化,要先有这个基础方可。下面看看徐先生为我们找的王渔洋的七绝例诗:

主讲老师:青螺

从今天开始,我们正式进入渔洋十二法的教学。将会采取一法一讲的方式,用十二讲来完成43期的七绝教学。王渔洋,即王士祯(1634—1711),字子真,因号渔洋山人,故称王渔洋。由于他的历代祖先在明朝都是高官,所以在明灭之后,他一直抱有对明朝的怀念。但又因为清初对他的栽培和重用,又对清王朝有报效之心。这两种感情,在他的诗文中都能反映出来。据载,他自幼爱读《诗经》,顺治十五年(1658),22岁时中进士,文名渐著。顺治十六年时选为扬州推官,其诗受到诗坛盟主钱谦益的称赞,并希望他代已而起,主持风雅。钱谦益去世后,王士祯成为一代正宗。王士祯是清初诗坛上“神韵说”的倡导者。王士祯论诗以“神韵”为宗,而其渊源则本于唐人司空图,和南宋的严羽。他鼓吹“妙悟”、“兴趣”,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为诗的最高境界。强调淡远的意境和含蓄的语言。而最能体现王士祯“神韵说”理论,并且写得好的,就是他的七言绝句。

王渔洋自己没有划定绝句有十二法,这个提法是出自深圳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当时的任职)徐晋如《大学诗词写作教程》第八章:“大抵七言绝句章法只在一、二句正说,三、四句转折,并不像律诗一样有明显的起承转合。短短四句,要做到婉曲回环,就往往以第三句为主,而以第四句承接之。亦有以第三句为辅翼,第四句转折者。绝句要诗绝意不绝,渔洋的处理方式就是结句大都宕开一笔,仅就情景加以渲染勾勒,绝不直接说出主题,而把联想的空间留给读者。即所谓神韵之法。”

上面这段论述,是徐晋如在其大家诗词写作教程里的。说实话,我自觉徐先生比较另类,一些观点比较偏激。但他的渔洋十二法倒是十分受到网校的青睐,一讲七绝必用。我们且作为个参考吧。

我之所以坚持在讲渔洋法之前,用十讲来学习唐人绝句和理论,就是不想被徐先生的这个十二法限制住,要先知道唐人的七绝更是有无限的变化,要先有这个基础方可。然后我们再来参考一下王士祯的七绝风格,不必局限在徐先生的框框里。之所以要讲渔洋十二法,是想作个参考而已。其实我们前十讲,已经把唐人绝句的做法说的比较详细了,已经有了个轮廓,现在再参考一下各个网校都在学的渔洋十二法,今天从第一法开始。

法一

此法前二句或赋陈,或起兴,或议论,第三句以否定词转接。

注意哦,上面的文字不是王渔洋的,是徐晋如的,十二法的定义都是这样。按照他的分类,这第一法布局和我们前面讲过的起承转合法,是一样的,第三句是明显的转,所以是属于二,二,布局:起承两句或赋陈,就是以赋笔来陈述,或起兴,指借景,借事来言兴,就是先言它物,以引所咏之词,或一二句就是个议论,然后从第三句开始转,并且用否定词来转接。下面看看徐先生为我们找的王渔洋的七绝例诗:

(一)

高邮雨泊

清·王士祯 押先韵

寒雨秦邮夜泊船,南湖新涨水连天。

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

1660年(清顺治十七年)农历三月诗人赴扬州推官任,途经高邮(属江苏)泊船于高邮南湖,触景生情,遥想出生于高邮的北宋大词人秦观,而有此作。诗的起承两句叙事加写景。首句中“秦邮”即高邮,据祝穆《方舆胜览》:“高邮,一名秦邮,秦因高邮置邮传为高邮亭。”“寒雨”为秋雨,这里是状语前置倒装,意思是,我来到了秦邮这里,夜里在雨中停泊下来,雨,提示季节,“夜”则点明雨泊的具体时间。首句点题。次句点明具体夜泊位置,南湖,即高邮南部的武安湖。“新涨水连天”,是停泊地的具体夜景。暗示此地清寂无人,而致诗人有了客愁新哦。

于是有了第三句的“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之感叹。意思是,面对高邮南湖,因文坛没有再出现像高邮秦淮海这样才华超群的词人而感慨。淮海,是秦观的号,淮海居士的简称。一般认为,王士祯词风格亦以婉约绵邈见长,与秦观相近,因此才有这种惺惺惜惺惺的仰慕之情。诗的一二句借景,三四句起兴,第三句用否定词“不见”转折,与第四句之间形成因果关系的流水句。

(二)

瓜洲渡江二首(之二)

清·王士祯 押庚韵

扬子桥头鸡未鸣,瓜洲城外日东生。

风波不惮西津渡,一见金焦双眼明。

瓜洲,镇名,在扬州城南长江北岸,当大运河之口,地为江中沙碛,状如“瓜”字,故名瓜洲; 有渡口以通江南的镇江,名瓜洲渡。顺治十七年(1660),王士禛先后任扬州推官和江南同考官,九月因病归扬州,冬天曾游北固山和金、焦山,往来于南岸的镇江(润州)与瓜洲之间。这两首七绝,当作于此时,诗人二十七岁。

起承两句描述晓日瓜洲渡江往金、焦途中所见之景。“金焦”即金山和焦山,在镇江西北长江中,两山相对,也称海门,突兀高峙,亦游览胜地。首句写诗人乘船从扬子桥头出发时,很早,鸡还未鸣。扬子桥在扬州城南十五里,又名扬子渡。然后渐渐地,到得瓜洲城外时,一轮红日才刚从东方升起。“鸡未鸣”,言行船之早,“日东生”,见天气之佳和景色之美。

第三句一转,到了“西津渡”口(瓜洲渡的别称),忽然风起浪涌,给行船带来了困难。但是,“不惮”二字,见作者之坚,尾句写终于见到目的地金山和焦山了。奇观的山势,使得作者的眼睛忽然一亮,欣喜之情溢于言外。四句移步换景,一气流下,第三句既用否定词转接,又兼有抒情,尾句类似。从技巧上看,起承两句对起,后面两句散结。这种变化,在流畅中见工致,在精整中又有逸宕,把诗中景清而意远的神韵表现得更加耐人寻味。

(三)

访纪伯紫隐居

清·王士祯 押灰韵

闲踏春泥著屐来,烟波百曲孝侯台。

柴门径僻少人迹,门外野棠花乱开。

诗题中的纪伯紫,即纪映钟(1609~1681)明末清初诗人。字伯紫,南京人。崇祯时,曾主金陵复社事。明亡后辞官,躬耕养母。曾入天台山为僧。晚年客居于龚鼎孳处十年。龚死后南归,移家仪真,到过世。清顺治十八年(1661)春,王渔洋赴江宁(南京),访友浏览,即事賦诗。这期间结交了不少布衣朋友,其中也有明代遗民纪映钟。这首诗就是写拜访纪映钟的。描述了纪映钟住处的清幽僻静,并赞扬纪映钟的清高。

起承两句叙事写景。孝侯台,又称周处台。1700多年前,江苏人,周处,宜兴人将他与南山之虎、长桥之蛟合称为“三害”。为了给乡亲们除害,周处杀虎斩蛟,悔过自新,成了东吴时期的一代名相。后人为了纪念他,在他出任东观左丞时读过书的地方建了一座“周处读书台”(也叫孝侯台)。南京明城墙武定门段曾发现一处遗址,明城墙研究权威杨国庆认为该遗址应该是东吴时建的,就是孝侯台。

第三句转,点明所居之处为柴门,径僻,门外有野海棠花开得很烂漫。手法上来看,首句以“闲”和“来”扣题中的“访”字,次句以“烟波”承首句的“春”;第三句以“僻”接“孝侯台”,孝侯台建在金陵明城墙武定门段,说明“纪伯紫隐居”在城外,能看见“烟波百曲孝侯台”,必为城外远处回望,所以偏僻。第四句以“门外”接“柴门”,以“花”接“人迹”,是访者正常心理:来访首先关注的是主人在不在家,当然先看门;然后再看到门外的海棠花。

全诗主要说明,此地为主人翁的隐居地,从“泥”、次句的“孝侯台”、第三句的“少人迹”,第四句的“花乱开”,无不说明纪伯紫的居所在远离城市的偏僻之处,而且是少有人来的。全诗只写来访所见景色,从头至尾,既无交代是否见到隐居者,也没对隐居者作任何描述。但由“僻”、“少”、“乱”三个形容词烘托出隐居者闲逸、清高的情趣,也回应了第一字“闲”。这就是王士祯“神韵”的妙处,即惊人“妙悟”,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注意哦,第三句的“少”字,也是第一法的否定词。

(四)

和牧翁题沈朗倩石厓秋柳小景

清·王士祯 押尤韵

宫柳烟含六代愁,丝丝畏见冶城秋。

无情画里逢摇落,一夜西风满石头。

题中的沈朗,明末清初的画家,冶城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朝天宫一带,是春秋末年吴王夫差在今南京城西的一个小土山上筑起一座土城,是南京最早的土城。起承两句题画中景色,由宫柳,而见六朝事,宫柳乃是画中实景,烟含六代愁,由实转虚;次句入情,由畏见画中的丝丝柳枝而见冶城之秋,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第三句宕开一笔,用无情二字表达否定词,转写画中的萧瑟秋景;摇落,是宋玉悲秋中的句子: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后人多用摇落表达秋天的萧条景色。尾句以画中景收结。由观画,让读者能感觉到,一夜的秋风满满的出现在石头城(南京)了。三四句之间关联非常紧密,谈的是诗人观画后的感觉,是典型的复句形式的流水句。但和我们学过的又稍有不同,三分句说的是观画中摇落之景,而产生了,一夜西风满石头城(金陵)的印象和感觉。是用的兴笔做成的复句流水,也是两句一意。通过这首诗,我们学习了题画诗的作法。

(五)

秦淮杂诗十四首之六

清·王士祯 押麻韵

青溪水木最清华,王谢乌衣六代夸。

不奈更寻江总宅,寒烟已失段侯家。

《秦淮杂诗》是王士祯所作的一组七绝诗,《渔洋精华录》收录十四首。是顺治十八年春三月间,作者二十八岁时,客居金陵所作。《渔洋精华录》收录十四首,今从。该诗是顺治十八年春三月间,作者二十八岁时,客居金陵所作。这是从十四首中选择的其六。起承两句一句写景,一句入情,作三四句的铺陈。青溪:是东吴时所开沟渠,泄玄武湖水入秦淮河。水木最清华,语本晋谢混《游西池》诗:“水木湛清华。”谓风景极清秀美丽。王谢乌衣:指乌衣巷中王导谢安两家,在秦淮河南岸,去朱雀桥不远,六代:即六朝。

第三句以“不奈”为否定词,意思是,别去再找江总宅字了,因为宋朝段侯家已消失了。江总,南朝人,仕陈,为仆射尚书令,世称江令。段侯,宋人段约之。张敦颐《六朝事迹类编》:“江令宅在秦淮,今段大夫约之宅,即其故第也。”此诗写秦淮河畔昔日的世家皆荡然不存。段候家都没了,哪里还能再去江总的宅子?此诗前两句优美、繁华,后两句荒凉、衰败,对比鲜明,以抒发兴亡之感。

(六)

秦淮杂诗十四首之七

清·王士祯 押阳韵

当年赐第有辉光,开国中山异姓王。

莫问万春园旧事,朱门草没大功坊。

之七这首,首句写当年的功臣徐达非常辉煌,受朱元璋赐宅第,次句顺承写徐达得异性王的封侯事。一二句两句言过去的事,是虚,为三四的写今实作铺陈,对比,反衬。徐达(1332—1385),字天德,凤阳临淮(今安徽凤阳东北)人,曾辅助朱元璋取天下,为开国第一功臣。官至中书右丞相,封魏国公。 据《明史·徐达传》 记载:“帝尝从容言:'徐兄功大,未有宁居,可赐以旧邸。’异姓王:封建时代与帝王不同姓而封王者。这里指徐达死后被追封中山王事。

三分句以“莫问”表达否定词;当为徐达第十一世孙徐青君沦落事。据清余怀《板桥杂记》下卷记述,中山公子徐青君,家资巨万,曾造一花园于大功坊侧,极其豪侈,日夜欢宴。明亡后,凡明帝所赐宅第一律为清廷没收,徐青君贫无立锥,沦为乞丐,甚至为人代杖以糊口。后遇分守江宁道林天擎,得知花园乃徐青君自造,予以查还,徐青君才有了变卖旧产以存活的生计。

这就是典型的今昔对比的手法,过去如何,今日如何。怀古咏史类作品时,非常多见。这首特点是否定词有了变化,莫问,也属于否定词一类的。

(七)

大风渡江三首之二

红襟双燕掠波轻,夹岸飞花细浪生。

其他相关
八卦最常用类象总结及思路 | 巽

八卦最常用类象总结及思路 | 巽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5-01 阅读: 1
师兄按:市面上八卦类象的资料多不胜数。实际上我学了很多年,每个卦的类象张口就能背出来10个以上,但真正应用时,基本都只用常见的几种象。因为每个卦虽然代表很多象,但仍然分远近、深浅之别,所以我整理了八卦最常用的基础类象,也道出了某些象的取象思路,初学者深研之,将获益良多。《张延生八卦类象》...
上海的八仙桥在哪里

上海的八仙桥在哪里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4-07 阅读: 2
​很小就晓得上海有个八仙桥。以此地原周泾河上的八仙桥得名。八仙桥,终于出现了。即八仙桥路究竟只存在于周泾(今西藏南路)之东,还是八仙桥路在八仙桥的两边都有。伊乘八路电车来到八仙桥,八仙桥旁边的房子也已经超过八万块一平方了。...
古诗背后的儒士精神

古诗背后的儒士精神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4-01 阅读: 1
这是儒士很大的悲哀。《诗经》里有很多赞美君子、圣贤的诗,这些诗都起到教化的作用。“唱和酬答”这个主题是儒士赠给儒士的诗,要永远记得这个事情。儒士赠给儒士的诗,主要的内容是什么?唱和酬答,不是简单的对付一下,大家都是有使命的人,可以看到这个群体的力量,多么令人敬佩。...
江苏有什么特产特别出名 江苏有什么特产

江苏有什么特产特别出名 江苏有什么特产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3-30 阅读: 1
江苏特产可以带走的那种江苏有很多特产,以下是一些可以带走的:1. 太史饼2. 六合活珠子3. 刺绣4. 苏州灯彩5. 太湖珍珠6. 古香缎7. 檀香扇8. 惠山泥人9. 苏州湖笔10. 紫沙陶器江苏特产南京:雨花石、南京云锦、南京板鸭、南京桂花鸭、南京彩灯、香肚、南京剪纸。苏州:六神丸、太湖莼菜、银鱼、丝绸、红……...
金陵十二钗 金陵改名南京的原因

金陵十二钗 金陵改名南京的原因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1-07 阅读: 42
金陵是江苏省南京古代的名字,六朝古都南京也是现代化的大都市。传统与现代、古代与现代的融合,文化生态系统的独特特征。文化生态系统主要由城市的地理特征、文化特征、历史文化、民俗习惯和现代文化构成。南京是一个作为人文绿色城市的风景城市。位于南北交汇处,具有包容性多样共存的文化特征。历史和文化资源深厚,民俗习惯代代相传,现代文化绚丽多彩。金陵……...
《金陵十三钗》全剧联排 歌女以命换命护学生

《金陵十三钗》全剧联排 歌女以命换命护学生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3-11-21 阅读: 59
“金陵十三流体”连列现场,大型舞剧“金陵十三流体”的上半场,隐藏在国际安全区内的歌女和学生们,见证了日军悲惨的无人,这也只是亲眼目睹,不知道当时的南都,哪里有什么“安全区”。歌女决心改变生命把学生最后的玉墨扯到白绫身上,为学生们而死。...
我来说两句

年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