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讲《黄帝内经》笔录第七十九篇

天天见闻 天天见闻 2024-05-10 社会 阅读: 1
摘要: 好,那我们真正临床在看的时候,这个是《黄帝内经》,他一篇一篇讲,他也必须要这样子讲,他也不可能要放在一起讲,放在一起讲的话一章就结束了。中医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就已基本形成,承载着先祖们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总结。

图片

第四节胆瘅、有癃者

原文:帝曰:有病,口苦取阳陵泉(按全元起本及《太素》无“口苦取阳陵泉”六字)口苦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

岐伯曰:病名曰胆瘅。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为之使。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治之以胆募、俞,治在《阴阳十二官相使》中。

黄帝说有人病口苦,嘴巴里面苦苦的,你苦你想到肝胆嘛,对不对?甜就是脾嘛,很简单。那取阳陵泉,为什么取阳陵泉?因为筋会嘛,哈,筋会阳陵。那口苦者这个什么叫做病呢?病我们知道胆瘅,瘅就是久劳,劳,辛劳的劳。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我们人有胆识的人,当机立断的人胆都很好,那有胆子,有的人是吃食物,我什么都吃,就是不吃醋,酸醋嘛,我们不吃那个夫妻之间的感情的醋,饮食上的有醋,醋很好,叫米醋,他这辈子不吃醋,酸的东西没有,所以胆结石,那是病态。还有一种人是个性。个性呢他做事情怀疑犹豫,我碰到这种人很累啊,我碰到这种人,干脆不要,我帮你做决定。那病人来的时候,你跟他说,他看的这个案例,病人很紧张,很难过,我说,你来找我干吗?我找你治病。好,把西药停掉。不行啊,要停掉的话我血糖会很高啊,怎么怎么样。那这个,那你不要停,那吃我的药没有用啊,那我不要帮你治。不行啊,你不帮我治的话我怎么怎么样,那你告诉我你要我怎么办,就犹豫不定。我不晓得怎么办所以我才来,那你才来,我告诉你你还不知道怎么办,我就是不知道怎么办,就在那边争。光是为了知道怎么办犹豫了一个小时,本来我的胆很好,给他气的胆也出问题,所以真的是当医生不好干,真的是不好干,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形。所以说谋虑不决,胆虚。胆虚,你记得,任何东西一虚掉,那个阳气就会逆,这个时候阳气就会上逆,因为胆是阳嘛,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治之以胆的募穴和俞穴,这个治症在胆的募俞,这个后背的地方。所以说你遇到这个病人是这样子,真的,他口苦你回家一定也口苦,因为你也给他搞得犹豫不决的。

原文:帝曰:有癃者,一日数十溲,此不足也。身热如炭,颈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气逆,此有余也。太阴脉微细如发者,此不足也。其病安在?名为何病?

岐伯曰:病在太阴,其盛在胃,颇在肺,病名曰厥,死不治。此所谓得五有余二不足也。

那黄帝问有人呢癃是小便不出,但是呢有时候一段时间小不出来,有时候一天小十几次,几十次都有,这个是不足也。这个身热如炭,颈膺如格,我讲颈的时候你心里就想到了。对不对,我刚才不是讲脖子嘛,是不是气的海?好,膺就是讲胸,阳,所以胸部是阳,气也,脖子是气,如格意思怎么样?脖子跟胸腔好像要分开来了,好像脖子被砍断了,怎么着这两个分开来,两个中间隔到。人迎躁盛,人迎脉是胃气的所在,这个时候胃气很盛,燥热起来,喘息气逆,此有余也,这是有余的症状。这个太阴脉就讲右手的关脉,太阴脉微细如髪者,此不足也,这个是什么病?到底为什么会这样子?岐伯就说,这个病在太阴其盛在胃,过关,颇在肺。病名曰厥,死不治,这种是死症咯。诸位记得,你判断死症,我们后面有五有余二不足,稍微等一下,你的脑筋就去想,胸是阳,脖子是气,正常阳和气是沟通的,所以我们可以扭脖子,对不对?突然阳和气分开来,这是很危险的,阳和气不是一样的东西嘛,很接近的,两个相辅相成的东西,结果这是气的到了,就两个是分开来了,然后整个气往上。阳气要往下走是常态,整个气往上,对吧,阴和阳要相隔,所以我们有相隔的症状。阴阳分隔的话大部分都是死症,都是死症。每次我一看到一摸到脉手都软掉了,阴阳相隔。

原文:帝曰:何谓五有余二不足?

岐伯曰:所谓五有余者,五病气之有余也;二不足者,亦病气之不足也。今外得五有余,内得二不足,此其身不表不里,亦正死明矣。

那黄帝问呢,这个岐伯说这个死不治症,这个症呢就是我们所谓的五有余二不足,那他什么叫做五有余二不足?岐伯就说所谓五有余者,五病之气有余。五病之气,我们五病的病气呢有,这个五脏的脏气呢有余,二不足呢就是病气不足,这个还有这个怎么讲,文字上也点,不容易明了,外得五有余,内得二不足,此其身不表不里,亦正死明矣,这个五种邪气,我会后面我翻译给你,我就找出来给你看,就按照书上,全身热如碳,还有颈项胸腔两个是分格开来,人迎燥盛,喘息,这个都是阳气往上逆的现象,气逆这是五种。两种正气不足,小便没有了,肺脉细如发,因为肺脉是胸阳脉的地方沉细的,就是阳要绝,阳,阴阳要分开来了,就是我们看到两种邪气不足,这个就是死症。那在西医来看的时候就是在死之前病人有心肝肺要衰竭之前的时候有看到这种现象,看到这种现象。所以你如果在加护病房里面工作就会看很多,这种会看很多。第五节癫痫由来、肾风症

原文:帝曰:人生而有病巅疾者,病名曰何?安所得之?

岐伯曰: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巅疾也。

那黄帝说有的人呢一生下来就患癫痫,这是什么病呢?为什么一生下来会患癫痫?岐伯说这个的确有,这个是胎病,这个也不是什么遗传,遗传,不是,跟遗传没有关系。西医每次搞不出病来原因的时候就遗传啦,过敏啦,就是你是神经病嘛,叫人过敏,就像我们常常跟太太理论,你不要那么过敏,对不对?神经病嘛,敏感,还有就是遗传,反正还找不出来,遗传遗传了,都是他在说。那这个是因为胎儿在怀,在妈妈肚子里面的时候母亲有受到惊吓,一受到惊吓的时候气上而不下,阳气受了,就像阳气分开来,经气和阳气并居在一起,生下来小孩子的时候就会发癫痫,发癫痫。当然,我们在针灸的时候有介绍过我们癫痫怎么治。所以我们为什么说灸,昼发灸申脉,夜发灸照海,我们所谓上病治在下,上病下治。

原文:帝曰:有病痝然如有水状,切其脉大紧,身无痛者,形不瘦,不能食,食少,名为何病?

岐伯曰:病生在肾,名为肾风。肾风而不能食,善惊,惊已心气痿者死。

帝曰:善。

有一个人呢404页,他病呢肿大,全身肿起来,那全身里面水累积很多,你摸他脉又大又紧,常脉应该是缓而有力,一息四至,脉的速度很大,很紧,绷紧在那边,这个身又没有痛,身体又不瘦,形又不消瘦,全身又没有痛,身形没有改变,好像有水在里面的感觉。那不能吃东西,一直那个吃东西胃口不好,吃的一点点,讲了半天这个症状,这个什么病呢?岐伯说这种病叫做肾风。肾有风的时候,身体里面感觉到水,形不变,肾脏真的出问题的时候,肾积水的时候就不是肾风了,那个脉会盛,阳不足,所以水会累积起来。那肾风而不能食,所以我们讲肾,你看岐伯认为跟胃有关系,有没有?这个胃为肾之关,所以说肾有风的时候关口不开,吃不下东西,善惊,容易受到惊吓。那如果惊,持续地受到惊吓,没有人去治疗他的时候,到头来心脏会萎缩,因为心是火,肾是水,这是水火,一个是水,一个是火,那这两个是,常态呢是水来克火,那如果你肾脏病一直没好,一直没好,一直没好,水就会越来越盛,越来越盛,这水代谢不出去,越来越盛,水气就会伤害到火,那心气就要萎。那正常我刚刚讲,肾脉的话应该沉而且比较细,对不对?现在是大而紧,得到反的。好,那我们真正临床在看的时候,这个是《黄帝内经》,他一篇一篇讲,他也必须要这样子讲,他也不可能要放在一起讲,放在一起讲的话一章就结束了。

对不对?他把他分篇讲,如果你把他聚合在一起的时候,诸位知道了,现在你都了解,肾主骨,对不对?其华在发,头发,耳朵的听力,哈,还有我们的大小便,胃又肾之关,那肾又管骨的站立,对不对?肾又管水,所以你把资料统统累积起来的时候,有一个人跑来告诉你那肾管记忆,对不对,管记忆,有的人那跑过来说,我记性不太好,那我胃吃不下东西,那我站久了好累,坐了,我一定受不了,一定要坐下来,腰又痛,肾主腰啊,他一直给你讲啊,对不对?你在那边听,听完已经就看完了。那在台湾,在美国都一样,那病人不了解,他在讲已经,病人已经告诉你他怎么样了,对不对?那我们看的很清楚,已经听完,处方已经开完了,他说医生你都不问我,我说你刚刚都讲完了,哦,我都知道,你告诉我我已经开好处方了,他说你连脉都不用摸,当然不用摸,你都告诉我了,这个病人说这个医生不好,很差,好累。所以你检查过程问我问题太简单,病人反而不相信你,不相信你,很累,所以还表现地笨一点比较好,听,仔细听完,然后他等他统统讲完之后,医生我怎么回事啊,怎么回事,就是你刚刚讲的那回事啊,你都告诉我了,对不对?好,这个真的是很麻烦的。所以当个医生呢要,看,每一个你一天看十个病人,十个都不一样。

有的人犹豫不决,你就跟他扯东扯西;有的人呢话长,很长,善言,善言。我常常只问她,太太,80岁的太太,您大便好不好,哦,我60年前刚结婚大便是便秘的,你告诉我昨天就好了嘛,对不对?她不会,她会讲很长一串,所以你会遇到什么人都有,那老太太讲完了那你说好,那这样子,你这个病我帮你做针灸,我不要,我怕针,那我帮你开药,汤药,汤药太难喝,我不吃,开丸药,丸药那个吞不下去啊,很硬啊,那开药粉好了,不行,药粉有味道,还是不行,那你让我干吗?这个火大了,你到底要怎么样,我也不知道。这你听她讲一个小时,火大了,对不对?她捣蛋嘛,那病人她自己都犹豫不决,很多,我们常常会遇到这种,遇到什么人都有。以后你们有机会跟我去临床,你听到很好笑。

-------------------------------------------------------------

中医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就已基本形成,承载着先祖们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总结。

为中医的传承,也是为倪师中医心血的传承,这里的**分享笔录为我亲自逐字录入和校对。重要的小视频我会在群里共享。如需转载请联系我。

其他相关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一五五)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肺...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一五五)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肺...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5-03 阅读: 2
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这一篇被受争议最多的一篇,因为少掉最多条辨的就是这一篇。这个条辨就是讲的肺中风,肺是胸阳,胸腔的最上方就是肺,肺里面应该有很多的津液,如果肺中风的时候,热会增加。这个条辨就是晴空万里,完全没有一朵云,这就是肺中风的现象,上焦燥热,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倪海厦老师讲肝癌治病经验

倪海厦老师讲肝癌治病经验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4-19 阅读: 1
这个补中治湿汤,是我们临床在用的时候,病人呢,已经肝病到末期了,没有办法了,再给他一剂。中医的健康标准,我们是站在外面,病人可能还有其它的变证在里面,可是呢,如果这个能吃、能喝、能拉、能睡,即使肝癌的肿瘤还在那边,可能十年才长指甲那么大一个,你不要把它小题大作。...
倪海厦的259个实战方剂第一部(001-020)

倪海厦的259个实战方剂第一部(001-020)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4-13 阅读: 1
但倪先生撒下的中医种子已经在祖国大地扎根生芽,未来必成燎原之势,现公布倪师生前259个实战方剂,供中医同仁参考收藏!注:将以上药加工成粉末,每次小半匙,每日三次。注解:将以上药到药房加工成6克药丸,每日三次,一日一丸。...
倪海厦讲《黄帝内经》笔录第九十六篇

倪海厦讲《黄帝内经》笔录第九十六篇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4-07 阅读: 1
那为什么我们中医要学一些像我们望诊对不对?《黄帝内经》说这是粗工。这个《黄帝内经》他没有写出来,我们再增一个进去。中医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就已基本形成,承载着先祖们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总结。...
症状:后背第五椎和第六椎会痛,倪海厦谈路佳瑞氏症渐冻人(ALS)的病...

症状:后背第五椎和第六椎会痛,倪海厦谈路佳瑞氏症渐冻人(ALS)的病...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3-30 阅读: 1
路佳瑞氏症渐冻人(ALS)病因和通脉四逆汤证治疗方法路佳瑞氏症渐冻人(ALS)的方子路佳瑞氏症渐冻人(ALS)症状案例①路佳瑞氏症渐冻人(ALS)短短二週时间,就进步超过一半以上后背第五椎和第六椎会痛:这病在心脏和督脉之间,也就是说这是一个介于红斑性狼疮和血癌之间的疾病...

一件事坚持1000天之学习《黄帝内经》01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3-14 阅读: 10
今天开始,学习《黄帝内经》,坚持1000天。没有什么压力,讲解很透彻,很接地气,但还是赞同徐文兵老师说的,要学好《黄帝内经》,就需要回到文字,学好古汉语,才能透彻的掌握《黄帝内经》,感兴趣的可以去根据说文解字来精学。...
我来说两句

年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