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能和隋唐人打架?

天天见闻 天天见闻 2022-09-02 综合 阅读: 231
摘要: 盛唐气魄,表现在一是政治上较开明;二是不设夷夏之防。中央王朝与内外交通联系紧密,这就使得侠客有了活动必须的自由环境。北方少数民族的尚武习俗,也因之得以浸入。隋末和唐代,有普遍的尚武任侠之风。等,皆为阵将的单挑对决立下英雄典范。唐太宗李世民本身就是一员猛将,据说他曾在战场上手刃千人以上。隋末少林寺僧,助唐王李世民击败王世充便是突出例证。侠客行侠的工具是刀、剑,行侠的手段是武艺。

盛唐气魄,表现在一是政治上较开明;二是不设夷夏之防。中央王朝与内外交通联系紧密,这就使得侠客有了活动必须的自由环境。北方少数民族的尚武习俗,也因之得以浸入。隋末和唐代,有普遍的尚武任侠之风。

为什么不能和隋唐人打架?

隋唐人的追求是“出将入相”,所以那时候的男儿都希望的是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的时代,尚武之风对整个社会影响很大。就连唐太宗这样的马上皇帝,都敢冒箭矢于阵前,何况那些在尚武风气中长大的将军,隋唐军民更是以做英雄和战死为荣,而且战争和民间也非常喜欢挑战和决斗。例如

尉迟敬德于阵中夺稍

薛仁贵以三箭镇抚天山

等,皆为阵将的单挑对决立下英雄典范。

为什么不能和隋唐人打架?

唐代李氏家族的尚武任侠之风

在尚武任侠的风习中,唐王室成员身体力行。

唐太宗李世民本身就是一员猛将,据说他曾在战场上手刃千人以上。其兄弟建成、元吉等,皆武艺超群,勇猛善战。明茅元仪《武备志》云:“唐太宗有剑士千人,今其法不传,断简残篇中亦有歌诀,不详其说。”唐太宗手下集合的这一批猛士,在其政治斗争的关键时刻立下殊勋,“玄武门之变”一举消灭了他的对手,从而登上皇位。

为什么不能和隋唐人打架?

玄武门之变

李氏家族尚武的传统,在很长一段时间保持着。《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六载:“汉王元昌所为多不法,上数谴责之,由是怨望。太子与之亲善,朝夕同游戏,分左、右为二队,太子与元昌各统其一,披毡甲,操竹矟,布阵大呼交战,击刺流血,以为娱乐。”

隋唐时期民间的尚武之风

隋唐时期民间尚武之风亦甚浓厚。

隋末少林寺僧,助唐王李世民击败王世充便是突出例证。李世民率军向洛阳讨伐王世充时,王世充在距少林寺五十里属少林寺屯地令其侄王仁则据守。少林寺僧配合李世民大军,击溃王世充军,昙宗、志操、惠玚等十三人擒捉王仁则,献俘于李世民,立下战功。

为什么不能和隋唐人打架?

影视剧剧照:《少林传奇之十三棍僧》

后昙宗和尚被封为大将军;其他僧人不愿受官,均赐紫罗袈裟,又赐少林寺地四十顷、扎碾一具。少林寺从此以武功闻名于世。唐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七月,银青光禄大夫、吏部尚书裴漼著文并手书《少林寺碑》,详记了少林僧助唐立功,寺以武显的史实。

为什么不能和隋唐人打架?

《少林寺碑》

唐代诗人写侠客事的极多,李白(701—762)便有一首著名的《侠客行》。

其诗云“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这该是何等的功夫;“三杯吐然诺”,“纵死侠骨香”,又该是何等的豪迈。李白的诗不仅是他浪漫的想象,也是他生活的真实写照。

据说李白曾随名师学剑,剑术高超。

魏颢《李翰林集序》说他“少任侠,手刃数人”。《传经宝文集》则称其“性倜傥任侠,弱冠时尝手刃数人”。可证李白诗中所云并非虚构。

为什么不能和隋唐人打架?

太白醉剑图

唐代武侠小说的繁荣,显然与唐代的尚武任侠之风气盛行密切相关。《隋唐嘉话》中有一名英公者有这么一段话:“我年十二三,为无赖贼,逢人则杀。十四五为难当贼,有所不快者,无不杀之。十七八为好贼,上阵乃杀人。年二十为天下大将,用兵以救人死。”尚武任侠,显然是一种社会普遍思潮,唐代武侠小说的繁盛,正植根于此。

侠客行侠的工具是刀、剑,行侠的手段是武艺。任侠的风尚,人们对侠客的崇敬,自然会大大推进武术的繁荣发展。

其他相关

西方人绘制的中国地图,和我们自己绘制的,差距不是一般大!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4-03 阅读: 1
解密中西地图之谜:历史背后的辨真与辨伪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揭开一个有关中国地图的神秘面纱。或许你会感到疑惑,地图里怎么可能有故事呢?事实上,我要分享的是关于西方人绘制的中国地图和我们自己绘制的地图之间存在的差异,而且这涉及到古代的多个朝代。跟随我一同揭示这个关于地图的秘密吧!...

洪秀全秘书睡老婆被判奸淫罪,东王打屁股50下,老百姓:不行不行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4-03 阅读: 1
卢贤拔是拜上帝教中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熟读四书五经,入会后一直在洪秀全身边担任专职秘书,从事文字处理工作。定都天京后,卢贤拔被东王杨秀清看中,调入东王府担任秘书。由于他工作卖力,而且得力,很受东王赏识,先后被封为秋官又正丞相、镇国侯。 ...

明代蓝田是即墨人,为何敢不听皇帝的话,被打屁股,情商不高吗?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4-03 阅读: 1
我们知道,青岛即墨区有五大家族,分别是周黄蓝郭杨,上次我写了崂山区北宅街道周哥庄社区的来历,曾经是周氏家族代表人物周如砥庄园。既然写了国子监祭酒周如砥,就陆续把五大家族全部写完吧。我依据史料,但又不会完全拘泥于史料。写史即写人,史料是枯燥的,而人是鲜活的。我希望我的文字,能让你愿意看,也能够轻松地看完。青岛这片区域,过去归即墨县管辖,青岛以前只是个小渔村,即墨在春秋时期就是一个名邑,所以青岛的历史很厚重,有历史有底蕴。 ...

明朝最大规模廷杖, 一天140人被打屁股, 起因竟是大臣不让嘉靖认爹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4-03 阅读: 1
廷杖,古已有之,通俗的说就是在朝堂上打屁股,是惩罚官员的一种方式。到了明朝,朱元璋以及他的子孙们将廷杖被发扬光大了,到后来,被打的官员不仅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因为很多时候被廷杖都是因为敢于直言、违背皇帝而被打,被打反而成了有气节的代名词,为了能够青史留名,打一顿屁股也值得,当然最好不要被打死。 ...

明朝臣子很惨,犯了错要被皇帝打屁股,还要当场脱了裤子打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4-02 阅读: 1
大臣们犯了错误是要被惩罚的,要是你认为,就像电视剧那种,砍头就完事了,那你就太天真了,早期臣子们要是犯了错,会被私下里解决,或者是让其自己了断,但是到了金、元朝,尤其是明朝,那些大臣们就比较倒霉了。 ...

古诗背后的儒士精神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4-01 阅读: 1
这是儒士很大的悲哀。《诗经》里有很多赞美君子、圣贤的诗,这些诗都起到教化的作用。“唱和酬答”这个主题是儒士赠给儒士的诗,要永远记得这个事情。儒士赠给儒士的诗,主要的内容是什么?唱和酬答,不是简单的对付一下,大家都是有使命的人,可以看到这个群体的力量,多么令人敬佩。...
我来说两句

年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