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话的历史渊源
黎话是海南最具有民族特色的方言,它的诞生基于海南是黎族主要聚居地这个大背景下。由于历经年代的久远,黎话在过去很长时间只是一种口口相传的语言,没有任何的文字依据。
随着国家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加深,在相关部门和研究机构的共同努力下,《黎文方案》逐步修订完成。该方案根据大量可靠采集,将黎文尽可能地重新构筑出来,弥补了长期以来黎话没有文字根据的遗憾。
即便黎话再拗口,我们都要义无反顾地守护|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儋州话是海南另一使用人口较多的方言,分布地域包括琼西的儋州、昌江、白沙以及东方等地。儋州话是粤语方言的一支,与“大户人家”海南话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当你看到两个海南人飙起方言时,却一脸懵逼地四目对望,可千万不要惊讶。
这实在是太难了T_T
除了以上介绍的三种重要方言,海南还通行的方言有壮侗语系临高话、南岛语系回辉话、粤语系疍家话……即便是将这些本土特色除去,客家话、潮汕话、白话等在海南岛也存在着不小的人口基数。海南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方言“大熔炉”。
位于海南儋州的客家围屋。客家人成为当地一个重要的族群
Part 2 因何而方言繁多?
海南能形成今日多种方言的“鼎立之势”,离不开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强大推力。黎族是海南最早的居民,自然而然黎话便成为了当地历史最悠久的方言。一直以来,黎话都是黎族人民在这个小岛上繁衍生息的精神图腾。即便后来受到普通话和其他方言的极大冲击,但黎文的重构又让他们坚定了将这份宝贵文化传承下去的决心。
精致的黎锦,也是黎族文化的重要象征|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海南话的诞生,就不得不牵扯到那个让人思绪如麻、战火纷飞的年代了。宋朝末期因为战乱,使得大量的闽南人南迁避难。他们的足迹踏遍珠江三角洲、雷州半岛……等等,前面可是一片辽阔的海峡,还要勇敢地跨越过去吗?
终于找到海南人敢于直面琼州海峡的历史渊源了|来源:微博
答案是:当然。经过了琼州海峡的风雨考验后,闽南人成为了最早一批到达海南的“移民”之一。
东坡先生:谁还不是个海南“移民”啊?|来源:新浪博客
闽南人到来的同时,将闽南语也捎来了海南。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其他语言的影响;加之海南相对独立的地理区位,与外界互通程度较低……这些因素让海南当地闽南语的音韵体系逐渐与正统闽南语形成极大差异,于是便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说的海南话。
包括儋州话、军话、回辉话等方言在海南的成因,均是历史上的战争南迁从而逐渐形成的;而客家话、潮汕话、疍家话等方言传入海南大多是因为谋生经商,以及过去海南隶属于广东而带来的人员流动。来自天南海北的人,怀揣着对宁静生活的共同向往,来到这片南海的热土上。岁月的沧桑变化,将一代又一代的人紧紧依靠在一起。
汉族爷爷和黎族奶奶携手走过了几十年的甜蜜岁月|来源:
Part 3 形势严峻,速救!
就是这么一个百花争鸣的“方言岛”,方言文化延续的未来逐渐被越来越多人所不看好。
海南的下一代,对海南话的态度趋于淡漠了|来源:南海网
这样的危机不单单只是海南话才存在,其他方言也同样面临着:海南全岛的黎族民族逾百万,而目前真正会说黎话的已不足五十万;讲儋州话、临高话、回辉话等方言的民众也在大幅减少,回辉话目前的受众更是只有可怜的5000人左右……
究其原因,首先,海南的方言太多太杂,且差异较大,极强的分散性使得传承难度大大增加;其次,普通话的广泛普及,以及海南话不易学习,让更多的年轻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更愿意说普通话。而没有良好的语言环境,对于方言来说,简直是一种慢性自杀。
这句陪伴了无数海南人成长的“一二三四”,谁也不愿让它消失|来源:海广网
虽然形势是严峻的,但庆幸的是,我们那颗守护的心被唤醒了。《海南省实施办法》的出台,为海南方言的保护继承提供了法律依据;海南大学联合厦门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成立海南方言研究所,为海南方言文化的存续提供了更真实可靠的资料……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