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读《童年》 ——(一—三章)“慢阅读”指导
二、阅读导读部分,思考:
1.《童年》描写的是他什么时间的生活片段?
2.谁给了高尔基写作《童年》的鼓励?
3.《童年》的主人公是谁?全书重点刻画了哪几个人物形象?
4.《童年》的主题是什么?
5.《童年》采用第几人称?是以什么视角来写的?
二、“慢阅读”不能求快,要让学生读后有所获
课程标准中对名著阅读的考查要求包括:对名著作者、年代、主要人物的了解;对名著中著名人物性格的分析以及对人物的评价;对名著中著名场景或经典情节的了解;结合语言表达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了解等。为了让阅读更加深入,让学生明白怎么读才有实效,我采用了这样的操作方法。
首先,考虑《童年》这本书每一个章节没有标题,于是便借鉴桥本武先生阅读中勘助的《银汤匙》时指导学生拟标题的做法,让学生读完一章后拟一个合适标题,并说出这样拟写的理由。虽然各小组在展示各自标题时,过程有点慢,但学生的展示的热情很高。经过一个一个标题的比较、筛选、删除,最终学生给《童年》前三章拟写的标题分别是《离乡》(《变故离乡》)《初到外祖父家》(《第一次挨打》)《小茨冈之死》。我也趁势让学生知道,标题是文眼,看到了标题,就应该像串珠一样把该章的主要情节串联地叙述出来。
第二,初读名著,在老师问题导读问题指导下的细致阅读还是必要的。每一章阅读前,除要求学生给每一章拟写标题外,还提出了一些导读问题来指导学生阅读。如:
第一章:
1.阿廖沙为何离开自己的家去外祖父家?
2.第一章你印象最深的人物是谁?请结合文中语段说说。
第二章:
1.请列出外祖父家的人物关系图。
2.你怎么评价阿廖沙的两个舅舅?
3.阿廖沙第一次挨打的事件是什么?
4.请用自己的话讲述顶针儿事件和染桌布事件。
5.阿廖沙对外祖父的看法有转变吗?为什么?
第三章:
1.请为大家讲述小茨冈的故事。
2.你喜欢小茨冈这个人物形象吗?说明理由。
导读问题的设置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学生不知读什么、读后无收获的问题。
第三,适当的交流展示,加深对故事情节的叙述,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因为是要把《童年》前三章作为今后阅读的例子,学生阅读后的展示交流环节是不可少的。可以是小组内的交流,可以是小组代表的发言,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深入地读名著。
教无定法,名著阅读指导也要因人而异,针对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求快,慢指导、慢阅读也许会有一定的成效吧。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