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下之身,北望之心(下南洋)剧评
感谢这部纪录片,让我们领略到南洋多元文化景观的精彩一角。
一帧一秒足见拍摄制作的用心!扎实的史料收集和数据支撑让历史呈现得饱满真实,在此基础上的情景重构丰富完整,没有刻意的痕迹;画面生动精良,解说词又难得的精炼。有纪录片的真实美,也有艺术美!梳理一下收获表示支持。
血泪南下
在19世纪以前,东西方都处于传统帝国或王国形态,只存在“朝代”和“臣民”的说法,没有“民族”、“国家”的概念。“民族”、“国家”成员效忠的对象是基于共同认同感形成的体制,而传统帝国的臣民被要求效忠的对象仅仅是朝代君主。
而封建王朝更替总是伴随着兵荒马乱的外族入侵、农民起义……前朝官员权力失落,普通百姓不堪战乱,很多人被迫逃往地理位置最近的东南亚。
在这种情形下,逃往南洋的华人就会被当做背弃当朝统治教化的叛民。如果是“商人”身份,更是封建王朝统治者眼里地位低下的贱民,生命安危不值一提,若是潜逃海外的前朝官员,朝廷还会联合国外当局者斩尽杀绝。南洋华人百姓是不受任何当权者保护的,反而是当局者眼中的“危险因素”,在当地曾遭到多次殖民者大规模屠杀,菲律宾、印尼有几万华人被洗劫,而明清当朝统治者对此事的态度是漠然的;一部分发迹后志在衣锦还乡抱献赤子之心的归国华人,上岸一旦被发现,等待他们的是发配边疆,没收全部财产,妻儿遣返南洋。
北望之心
在当地孤立无援艰难求生,衣锦还乡无望,就是封建王朝和殖民时期华人的处境。殖民时代终于结束,南洋华人又遭遇了新的挑战,部分国家(如印尼)立足于本土的民族主义政客发布排华法案,限制华人经济、政治、文化上的权利地位。同时为了消除他们的共同身份文化认同,不允许使用华文,不允许使用祖先延续的姓氏和名字,不允许过华人传统节日,违者逮捕入狱。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下,华人却冒着生命危险仅仅依靠民间力量办地下华文学校、华人社团、华人报纸,为传承延续自己的传统文化守望牺牲。
尽管母国对南洋华人从未有过帮助,但是这些封建朝廷眼中的“叛民”最终的心理归宿,却仍然是母国。19-20世纪,随着国民观念建立,南洋华人抱着热忱和决绝参与国家的变革。从辛亥革命到抗战时期,大量华人青年归国从军,这些出生在南洋的华侨后代,许多人第一次踏上母国的土地,却是为了参加革命奔赴死亡。辛亥革命期间,广州黄花岗起义72人中,有29名是南洋华人青年。抗日战争期间,南洋华人每月筹款七百万元以上,一百多名菲律宾华人青年归国从军,空军驱逐机飞行员中,华侨几乎占了四分之三。广东空军从队长到队员,几乎都是华侨子弟。1939年广州沦陷后,滇缅公路成为当时联通国外的唯一生命线,相继十五批三千两百多华侨子弟自愿加入滇缅公路运输物资。
列举几个参加黄花岗起义的华侨子弟从南洋家里出发前留下的绝笔信,在参加革命前他们都未踏足过中国,个中情怀可以感知一二:
“父亲大人膝下,儿是次参加敢死队之先锋,儿料必死无疑,伏愿大人恕之谅之。伏祈珍重,就此绝笔。”劳培写给父亲。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林觉民写给妻子。
“视死如归弟之素志,但求马革裹尸以为荣。”余东雄。
无法想象一百年前,是怎样的家国情怀愿意让他们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甘愿为国家献出生命,而这个国家,从未为他们提供过荫庇。
本自同根生,却又截然不同
近现代南洋国家和中国不断的政治对立和价值冲突,让许多南洋华人在几十年间与家乡隔绝,持续的隔离导致不知不觉地遗忘,“日久他乡成故乡,晨昏须上祖宗香”,是怎样一种纤弱但坚定的联系支撑他们始终如一的文化习惯。如今的许多南洋国家,已经恢复了华人的政治权利,恢复了他们庆祝中华传统文化节日的自由。希望他们能够不因种族而孤立,不再为身份而困惑,平等地享受公民权利,参与政治选举,自由地庆祝传统节日。
在时代历史、国家政治的汪洋大海中,他们曾经孤立无助,生存遇到挑战,或许是迫于生计,或许是政治追求不同,或许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总之,我们有共同的血缘、文化信仰,相似的面孔,如今在不同的政治体系、文化交融、宗教影响下,他们已不是中国人,而是新加坡人、马来西亚人、印尼人、菲律宾人……我们的曾经何其相似,当下又截然不同。
看到每集纪录片片尾的感谢语都让我感动,贴在下面:
感谢所有为这部纪录片提供帮助与关注的南洋华人;
感谢南洋国家为华人提供的家园与梦想;
感谢所有华人先辈所创造的生活史诗。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