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剂补中益气汤、生脉散
方源《脾胃论》·卷中“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其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
组成黄芪 病甚劳役热甚者一钱 [18g]甘草 炙,五分 [9g]白术 三分[9g]人参 去芦,三分 [6g] 当归 酒焙干或晒干,二分 [3g] 升麻柴胡橘皮 不去白,二分或三分 [6g]
用法上
补中益气汤、生脉散" alt="补气剂补中益气汤、生脉散" ="">
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食远稍热服。
方歌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
虚劳内伤功独擅,亦治阳虚外感因。
主治
1.脾胃气虚证。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
补中益气汤、生脉散" alt="补气剂补中益气汤、生脉散" ="">
白,大便稀溏,脉大而虚软。
2.气虚下陷证。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气短乏力,舌淡,脉虚者。
3.气虚发热证。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无力。[病机分析]
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原文:《脾胃论》说:“内伤脾胃,乃伤其气;外感风寒,乃伤其形。伤其外为有余,有余者泻之;伤其内为不足,不足者补之。内伤不足之病,苟误认作外感有余之病而反泻之,则虚其虚也。”惟以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
君黄芪 ── 补中益气,升阳固表。
人参
臣 炙甘草 ├ 补气健脾,与黄芪合用,以增强其补中益气之功。
白术
当归 ── 养血和营,协人参、黄芪以补气养血
佐
陈皮 ── 理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
佐使 ── 升麻(少量)、柴胡 ── 升阳举陷、助君药以升提下陷之中气
使炙甘草 ── 调和诸药。
[运用]
1.本方是李杲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损者益之”,“劳者温之”之旨而制定,为补气升阳,甘温除热的代表方。以体倦乏力,少气懒言,面色
补中益气汤、生脉散" alt="补气剂补中益气汤、生脉散" ="">
白,脉虚软无力为证治要点。
2.本方在临床应用范围甚广,如内脏下垂、久泻、久痢、脱肛、重症肌无力、乳糜尿、慢性肝炎等;妇科之子宫脱垂、妊娠及产后癃闭、胎动不安、月经过多;眼科之眼睑下垂、麻痹性斜视等,属脾胃气虚或中气下陷者,均可加减应用。
使用注意
1.柴胡、升麻用量宜轻。
2.阴虚发热及内热炽盛者忌用。
文献摘要
《古今名医方论》柯琴:“凡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用黄芪护皮毛而闭腠理,不令自汗;元气不足,懒言气喘,人参以补之;炙甘草之甘以泻心火而除烦,补脾胃而生气。此三味,除烦热之圣药也。佐白术以健脾;当归以和血;气乱于胸,清浊相干,用陈皮以理之,且以散诸甘药之滞;胃中清气下沉,用升麻、柴胡气之轻而味之薄者,引胃气以上腾,复其本位,便能升浮以行生长之令矣。补中之剂,得发表之品而中自安;益气之剂,赖清气之品而气益倍,此用药有相须之妙也。是方也,用以补脾,使地道卑而上行;亦可以补心肺,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营卫也;亦可以补肝木,郁则达之也。惟不宜于肾,阴虚于下者不宜升,阳虚于下者更不宜升也。”
临床报道:用补中益气汤加茯苓、郁金、枳壳、山楂、鸡内金、大枣治疗经X线钡透确诊为胃下垂患者103例。经治疗15~60天后,治愈54例,显效 25例,有效22例,无效2例。在治愈病例中随访21例,经2~4年观察,未见复发(新医药学杂志,1974;11∶39)。用补中益气汤治疗伴有气虚的失眠患者30例,服药7剂后,睡眠均有明显好转,平均睡眠延长3小时以上,最长者延长8小时,其他症状亦明显改善(《中医杂志,1983;7∶61)
附方一升陷汤
方源:《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生黄芪六钱 [18g]知母三钱 [9g]柴胡桔梗各一钱五分 [各4.5g]
升麻一钱 [3g]
用法:水煎服。
功用:益气升陷。
主治:大气下陷证。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脉沉迟微弱,或叁伍不调。
附方二升阳益胃汤
方源:《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黄芪二两 [30g]半夏 汤洗人参 去芦甘草 炙,各一两 [各15g]
橘皮四钱 [6g] 独活 防风 白芍药羌活各五钱 [各9g]
黄连一钱 [1.5g]茯苓柴胡泽泻白术各三钱 [各5g]
用法:上
补中益气汤、生脉散" alt="补气剂补中益气汤、生脉散" ="">
咀,每日三钱至五钱[15g],加生姜五片,大枣二枚,用水三盏,煎至一盏,去滓,早饭后温服。
功用:益气升阳,清热除湿。
主治:脾胃虚弱,湿热滞留中焦。怠惰嗜卧,四肢不收,体重节肿,口苦舌干,饮食无味,食不消化,大便不调。
方歌:升陷汤用芪知柴,桔梗升麻相与偕;
胸中气陷呼吸弱,速投此方莫徘徊。
[升陷汤与升阳益胃汤鉴别:升阳汤、升阳益胃汤和补中益汤组方立意相同,均重用黄芪,功专益气升阳,主治气虚下陷证,但同中有异,其中升陷汤配伍升麻、柴胡以升提举陷;并配知母之凉润,以制黄芪之温性;桔梗载药上行,用为向导,主治胸中大气下陷之证。对气分虚极者,酌加人参以加强益气之力,或更加萸肉以收敛气分之耗散。升阳益胃汤配伍人参、白术、甘草补气养胃;柴胡、防风、羌活、独活升举清阳,祛风除湿;半夏、陈皮、茯苓、泽泻、黄连除湿清热;白芍药养血和营。适用于脾肺气虚,湿郁生热之证。]
参苓白术散是个常用方,补中益气汤,既是常用方,又是代表方。前面讲了参苓白术散是一种脾虚湿盛以后,也涉及到一种脾湿下流,脾湿下流这种泄泻,带下。我们要讨论的补中益气汤,从李东垣它自己所讲有脾湿下流,但这两方治法上是差别很大的。有很多类似症状,但治法上差别很大。
病机
脾虚气陷。这个概念是李东垣用升阳举陷治疗脾虚气陷,他建立的。后世的张景岳到张锡纯,在他的基础上,都相应制定了一些方,像举元煎、升陷汤。一般都承认了补中益气汤是在治疗脾虚气陷上,是一个开创。
脾虚:食少便溏,少气懒言,体倦肢软,面色萎白。
气陷: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
在甘温除热法方面,治法上也是个开创奠基。这当中他建立的一个“阴火”的理论,很多人很重视在研究,但到现在没有统一。所以学习补中益气汤,主要是从病机、治法的角度来理解它,临床的主治和这个方的组成。直到现在还有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个作为本科不是讨论的重点。
比如“阴火”,李东垣书里“阴火”说的很多,他几本书里,到处说到阴火,用它来解释“气虚发热”,一共说了四十几个地方,阴火。肝火也有,胃火也有,肾火也有,他都叫阴火。所以这个方讲的话,重点是在它的主治证候,和病机分析。主治、临床运用涉及到哪些方面?它治法里面,升阳举陷的特点及它运用方法。
主证,脾虚气陷证。因为气的功能当中,五大功能,其中有固摄功能,气陷,本质上是一种不固摄,体表表气不固,气不能固摄自汗,那和这种,比如说气机下陷以后形成那个泄泻,下陷我们升举,体表失固,我们固摄,从力量上、从作用的特点上,实际上和气的五大功能中间,一个固摄功能都有联系。
补中益气汤主治证候是脾气虚了以后,侧重在固摄功能方面的降低,固摄能力大大降低。固摄哪些东西呢?其实它临床主治涉及到固摄气、血、津液,还包括肾精的精。气、血、津、精、神,以及脏器,这些都涉及到补中益气汤的运用。所以对补中益气汤的主治。第一组痹然是基础的脾虚见证。食少便溏,少气懒言,体倦肢软,都是基础的脾虚见证,包括面色萎白或萎黄。再加上一种气陷以后反映脏腑下垂,人直立的,它不能固定在一个局部,涉及到一个气机的固摄力量不够,所以包括像脱肛,子宫脱垂,中医过去叫阴挺下脱,妇科。下陷在胃下垂,过去描述叫脘腹坠胀,因为它没有现在那个说借用X光看到了。至于气陷之后,久泻久痢,崩漏,涉及到不能固摄津液,不能固摄血液,包括这种皮下出血,补中益气汤经常用于气虚不摄血,出现这种皮下出血,现在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用补中益气也是很好的。特别小儿在这方面,也有这种脾虚不固,不摄血这个类型。
补中益气汤证它可以有气短,前面说基础气虚见证,气短,可以有自汗,自汗也是一种津液不固,可以有早上起来一阵头昏,眩晕清阳不升,所以它固摄是多方面的。精神、神志疲乏,神志恍惚。它这种升举固摄,也能固摄心神,所以说脾虚气陷,不能简单看看就是脏腑的下垂,或者像久泻久痢,崩漏这几样。它是固摄涉及到人体里面的组织的失固以后,不能维持一定部位,以及基础物质气、血、津、精、神,多方面的。所以有两部分构成,我们教材把气虚下陷失血、脏器下垂,和这种基础气虚见证并列为三条。三个部分。实际上应该两个部分。
关于气虚发热证
清阳下陷,脾湿下流,郁遏阳气,化火上攻。
气虚发热证,是历来讨论比较多的。李东垣他这种虚火,虚热,把它叫阴火。你要一看呢,“阴火者,心火也,...”这一段,他就联系到心,但是再一翻他那四本书,《脾胃论》《医学发明》《兰室秘藏》《内外伤辨惑论》,人们往往以《内外伤辨惑论》里提到的那一段,《脾胃论》里也有,作为根据,但实际上四本书里,他提阴火,到处都在说阴火,所以直到现在,搜集他写阴火的资料越多的话,越弄不清楚他说的什么了!最后人们概括他讲得比较直接点的呢,它是一种清阳下陷,脾湿下流,郁遏下焦阳气,化火上攻。所以对这个因为他的引文也不完全统一了。整个里面就是两个意思,最直接来说明的两个意思。一个是脾虚清阳下陷,脾湿随之下流。下焦是元气所在的地方,脾湿郁遏下焦阳气,化火上攻,这造成一阵燥热,这种气虚发热。
当然根据他谈的,我们现在解释,还有一种解释就是脾虚清阳下陷,清阳是止的脾的清阳,脾虚清阳下陷在下焦,郁而化热,这提法有点差别,但都跟脾虚,水湿,脾虚以后,脾湿下流有关。郁遏下焦阳气,这种时候化火上攻,一阵的燥热,这样解释的。
临床上的把握,个人当时有这个体会,实际上这种燥热都上午发生,活动一下,一阵燥热,伴随出汗,休息一下,好一些。热程度不重,往往手心有点热,手背不热,所以这个要和那外感发热区别。关于补中益气汤气虚发热证的一个特点,和历来一个理论解释问题。
临床上,对气虚发热的描述挺多,我体会最深的是,这类发热有个特点,上午发热居多,而且还遇劳则发。也就是说,活动一下,这类体质病人,他不是说劳动强度要很大才发,而是活动活动,他身上出现一个燥热,而且这类热往往不是以体温升高为特点。中医的很多,谈到的发热,它示一种燥热,有燥,有的是失润,津不足,血不足。失润产生燥这种也热。比如小建中汤里说的那个发热,而且这种发热,稍微坐一坐,静一静,它就没有了。
从发热来说,很多参考书上强调手心热为主。而且补中益气汤证这个发热还有一个特点,一有燥热,有一定的汗出。汗出,气短,对气和津液的固摄,也力量减弱了。所以通过健脾益气,升举清阳,使下焦化火上攻这类燥热脾湿,升举清阳,脾湿不下流了。这个原因解除了。燥热就可以得到控制,是这个意思。
整个的这类气虚发热,甘温除热。体温应该都不是很高的,只在用当归补血汤里,用到过一个体温比较高,39度以上的。那也是住院一周,反复,西医汗悉医院中医科控制不下来的情况下,当时判断就是结合有气虚、发热、血虚、阳浮,有这种采用的。所以补中益气汤历来气虚发热,是一个大家科研讨论的问题,但是甘温除热法,应该说这个方是个代表方。过去因为,像当归补血汤,补中益气汤,都是李东垣制定的,这两个方都说是甘温除热的一个代表。用药也是以甘温为主。但是大家比较公认补中益气汤这个方是个代表方。甚至于小建中汤也体现了甘温,但是不作为代表方。
补中益气的临床应用范围的确很广。从大量病例观察,对于像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这类的确有效,但服用时间长,服药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在临床上都是前头吃一段时间汤剂以后用丸剂。而且这个方在对于皮下出血,这个方面统计报导也很多,这个是比较早,六、七十年代的病例就很多,我们用于一些病例,特别小儿的比较多。用丸药,能够收到比较好效果的。所以在他涉及到的面很广。它固摄,通过升阳举陷起到固摄作用,应该涉及到气、血、津、精、神这些都有。所以报导里边,比如遗精还用补中益气汤来治疗,也有。所以它也涉及到固摄肾精方面的问题。从脾湿下流,通过升举清阳解除脾湿下流。
主证分析
脾虚气陷证。
脾虚:食少便溏,少气懒言,体倦肢软,面色萎白。
气陷: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
补中益气汤是四君子汤去掉茯苓,做为一个基础。而用黄耆在方中比例较大,其它都几分,很少一点,李东垣原方用一钱。一钱你别看它量小,整个用量都很小,他有几个地方,补中益气汤,都是两钱八分,到三钱多一点之间。相当于现在整个那包药才10克左右。其中比例上,黄耆比例是大的。所以在方中比例较大,现在我们一般用补中益气汤来说,黄耆量越大,固摄力量才好,但黄耆固摄也要区分,比如说整个补益剂补气这类方剂,共同特点,用量宜小不宜大。补气用药大多偏温,用量就宜小,不宜大。这是总体的补气上这个特点。
它和补阴、补血有一定差别,因为这样体现一种少火生气的特点。补气不宜量大。而且这类病程较缓,你不可能急于求成。用来固摄,比例上黄耆量偏大。而这个固摄,还要看它发挥作用时要它多大力量,所以你看李东垣用量上用得很少。用黄耆固摄,再补阳还五汤的时候用到120克那么大,所以要针对固摄具体情况,但是只要是发挥固摄作用,在方中它的比例应该是偏于大的。如果一般用量,补脾肺之气,我们有时候用黄耆,要强调它固摄,那起码就15克或15克以上。
黄耆跟人参用法不同,都能补脾肺之气。黄耆有比较明显的固摄作用。当然其他作用还有不同,黄耆很多方面,它可以治水肿,它固摄反映在譬如疮疡,病程长。它可以托里排脓。托里,往外托。它实际上还是一种固摄,用于固摄,用量比例较大。四君子汤加黄耆去茯苓,这一组,黄耆、人参、白术、甘草,这一组相当于益气,黄耆用量比例偏大,增加固摄作用。然后其中的陈皮、当归,陈皮舒展气机,理气又能化湿,当归,气血兼顾,它能养血,因位气虚到一定程度,血肯定也不足,既能养血,又能活血。
陈皮、当归的运用,使整个方剂,黄耆、人参、白术、甘草这一组补气的,有可以补而不滞,能补而不滞。后世有一些,譬如张景岳用举元煎,不用补而不滞这类药,人参、黄耆、白术、甘草,升麻、柴胡一配,它就直接就一起升举,这跟某些医家的组方,他的思想特点有关,他配起左归、右归来也是这样,功专某一方面,或者纯补,但这个补中益气汤,陈皮、当归进去以后,补而不滞,气血兼顾是比较好的。它适合于服用时间长,而且用量也不大。
升麻、柴胡前面多次提到,体现出肝脾气机的升举,保证在益气基础上这种升举作用,而且用量小,能够升发清阳。升发肝的清阳,脾的清阳,升发清阳。
这在七十年代就做过这方面实验,当时的实验就是用这种类似于人脏器下陷特点的模型,用升麻、柴胡和人参、黄耆、白术、甘草,这两组来比较,同时又和方,补中益气汤,这两组药和方又来观察,这样的三组,比较结果,单用人参、黄耆这一组,有升举的作用,升举作用维持4~6小时,它就不行了。从观察,维持时间短,力量小,但是有这个作用。当时报导的升麻柴胡,单用这两味药来升举,没有作用。那很奇怪的,没有作用。因为那个时候的观察,我觉得是比较严格的。但是两个合起来以后,升举作用比较明显,时间也长。我记得报导里,观察它可以连续两、三天作用还在。明显的,协同有这个作用。再加上它可以持续时间长。这作为一种参考。
补中益气汤共八个药,是益气和升陷相结合。再用当归和陈皮,理气和血,照顾比较全面,就成为一个名方。历来除了汤剂,丸剂来说,过去很多药厂都生产的。一个公认的好方子。
=====================================
生脉 散▲▲▲
方源《内外伤辨惑论·卷之中暑伤胃气论》
圣人立法,夏月宜补者,补天真元气,非补热火也,夏食寒者是也。故以人参之甘补气,麦门冬苦寒,泻热补水之源,五味子之酸清肃燥金,名曰生脉散。孙真人云:五月常服五味子,以补五脏之气,亦此意也。
组成人参五分 [9g]麦门冬五分 [9g]五味子七粒 [6g]
用法长流水煎,不拘时服。
方歌生脉麦味与人参,保肺清心治暑淫,
气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脉绝急煎斟。
释名吴昆“名曰生脉者,以脉得气则充,失气则弱,故名之”
主治
1.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汗多神疲,体倦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渴,舌干红少苔,脉虚数。
2.久咳肺虚,气阴两虚证。干咳少痰,短气自汗,口干舌燥,脉虚细。
功用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方解
君人参 ── 补肺益气以生津 ┐
├ 二者合用,益气养阴之功益彰。
臣麦门冬 ── 养阴清热,润肺生津
佐五味子 ── 敛肺止汗,生津止渴
本方配伍特点:生脉散主治气阴不足之证,用药虽仅三味,但一补养(人参)、一清润(麦冬)、一收敛(五味子),于是,气复津回,汗止阴存,气阴充于脉道,其脉可生可复。
运用
1.辨证:本方是治疗气阴两虚证的常用方剂。以体倦,气短,咽干,舌红脉虚为证治要点。
2.化裁:方中人参性味甘温,若属气阴不足,阴虚有热者,可用西洋参代替;病情急重者,全方用量宜加重。
3.应用:对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的咳嗽和心烦失眠,以及心脏病心律不齐属气阴两虚者,均可加减应用。生脉散经剂型改革后制成的生脉注射液,药理研究证实,该制剂毒性小,安全度大。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中毒性休克、失血性休克及冠心病、内分泌等疾病属气阴两虚者。
注意事项
若属外邪未解,或暑病热盛,气阴未伤者,均不宜用本方。久咳肺虚,亦应在阴伤气耗,纯虚无邪之时,方为适当。
文献
《成方便读》:“夫肺主一身之气,为百脉所朝宗,肺气旺则脏腑之气皆旺,精自生而形自盛,脉自不绝矣。一受暑热之气,金受火刑,肺气被灼,则以诸证叠出矣。然暑为夏月之正邪,人之元气充实者,原可不病,故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方中但以人参保肺气,麦冬保肺阴,五味以敛其耗散,不治暑而单治其正,以暑为无形之邪,若暑中无湿,则不致留恋之患,毕竟又无大热,则清之又无可清,故保肺一法,即所以却暑耳。此又治邪少虚多,热伤元气之一法也,在夏月肺虚者,可以服之。”
出处说过很多地方,最早说到像《千金方》,也说过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也就是说过出处不统一,现在把它确定下来是张元素《医学启源》。以往认为李东垣的方多一点。李东垣是张元素的学生,名气到后世比张元素大。他两个实际上在生脉散主治方面,一人是抓住一头,最早张元素提出来,他是用于久咳肺虚,肺虚气阴两伤的。生脉散运用当中传统来看,不管是用于暑热汗多,或者用于久咳肺虚,都是以气阴两伤为病机的一个特点。张元素是用在久咳肺虚,李东垣提出生脉散时,是用于暑热汗多的。后来都变成李东垣的。认为是他的。其实《医学启源》里就有的。
主证分析
气阴两虚证。
暑热汗多,耗伤气阴。
神疲乏力,短气,多汗,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虚数。
久咳肺虚,气阴两伤。
咽干口燥,神疲乏力,气短,干咳少痰,咳则汗出,脉虚细。
这两个主治,暑热汗多,唐代就用了。人参、麦冬、五味子,这几味药,唐代用得比较多,《千金方》、《外台》里面,这些药就比较多。特别五味子的使用,在唐代用得很昌盛,很多。所以孙思邈直接提出来,五味子是个保健药。过去做为热天保健药。由汉发展到唐,气候温暖,夏天较热了,所以耗气伤津汗出多,这种情况就看来比较突出了。对养生,孙思邈说,“夏月常服五味子,令人延年”。这五味子,我们尝过,吃起来不好吃,现在把它做保健饮料可能,除非你有什么办法,单吃它,熬汤,不好吃。但说明从唐代认识到,五味子这种敛阴,生津,敛气,对待暑天气阴不足,多见的气阴不足、气阴两伤是比较适合的。至于久咳肺虚是到了金.张元素,他归纳,后来就是这个主治不同书里有时强调不同的一个方面,现在一般的教材,把两项都结合起来。
暑热汗多,耗伤气阴。反映出由暑热逼迫津液导致多汗,多汗伤津,可以咽干口燥。多汗以后,气随汗泄造成短气,神疲乏力气虚特点。所以气阴两伤从临床表现来说,比较典型了。但是从这个暑热,这个耗伤气阴,可能跟前面清暑益气汤证,是不是有一点像呢?清暑益气汤从病机来讲,暑热耗伤气阴,这还是暑热耗伤气阴,都是汗多,都是气短,都是神疲乏力的,脉也都是虚数,舌像可以舌红少苔。那运用,这个主治差别在哪里呢?区别还是很大。虽然都可以用于暑天,但是清暑益气汤证,暑热还在,关键是暑热还在,还有发热,尽管并没有暑热,开始时候伤暑的时候发热那么重,但暑热还在,所以它是一种清补兼施,暑益气汤证,兼有清暑热。它黄连、知母、西瓜翠衣、荷梗、竹叶,它还清暑热。这方面的药力还是很突出。同时再意气养阴。
补中益气汤是纯补无泻,就纯补无泻,用于暑热之后引起的正虚为主的。暑热一般不明显了。这是两个主治都是属于汗多,两个主治的一个差别。
在久咳肺虚气阴两伤方面,这个方面,它还是一个气阴两伤,以虚为主。咳嗽虽然有,干咳少痰,甚至于无痰,痰多不宜使用。所以咽干口燥,神疲乏力,气短,一咳咳得汗出,这都是气阴不足的表现。所以从这个主治来看,突出强调的是正虚。
功用
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方解
药味
作用
君
人参
补气
臣
麦冬
补阴
佐
五味子
敛阴止汗,敛肺止咳益气生津,敛阴止汗。敛阴止汗更突出。这个结构最早用在暑热汗多,人参是君药,如果说阴伤,比如说阴伤还在,考虑到阴伤为主,这人参还可以用西洋参,气虚症状突出,那可以用人参,甚至于由于质量问题,现在用别直参这些。汗多、阴伤、咽干、口燥突出,用西洋参。所以现在选用的方法可以不同了。
麦冬和人参相配,气阴双补。五味子在生脉散里也很重要。因为它是敛阴止汗,敛肺止咳。这两方面兼顾的。生脉散的基本结构,体现了气阴兼顾,在这久咳肺虚或者暑热汗多的后期,正虚无邪状况下使用。
现代用这个方,变化已经比较大了。
随证加减
阴虚有热,以西洋参代替人参,病情急重者,宜加重全方用量。
仍然有一些虚热,热不重,可以西洋参偏凉,代替人参;病情急重者,宜加重全方用量,现在来说,有很多用生脉注射液。现代的运用上,有差别了,除了我们用于这种热病、暑病,引起气阴两伤,或咳嗽气阴两伤之外,很多用于心血管系统的病变;还有休克的抢救,效果还是确凿的。从剂型改革,到现代研究还是很成功的了。生脉注射液。除了少数病人用的时候有一些反应。很多药厂产生,也跟各地药厂生产可能有点关系。但临床我们观察是不错的。也进行了很多比较,汤剂和注射剂的比较,但是有不少观察认为,从发挥作用来讲,纠正气阴两伤的状况,汤剂还是效果更好,这个承认它。注射剂现代推广比较多,为什么呢?比如它用来抗休克,汤剂不方便。尤其注射剂比较方便、也及时,像心肌梗塞这些,心血管方面用它,注射剂比较方便。所以注射剂医院里一般用得较多。实际上汤剂的作用还是不错的。这个是通过比较观察的。
生脉散是剂型改革里边比较成功的。
使用注意
汗出是它的一个挺重要的临床运用的一个指标,所以外感引起的有外邪,或者阴虚、虚热盗汗者不适合使用。它是一种纯虚无邪,而且气阴两伤的情况。
生脉散不但是我们中国大陆用,也流传海外了,就是注射液这类有些他们也观察研究,认为它对血压,像抢救休克,对血压病它有双向调节。中医有很多方有这个。生脉散还可以用来降血压。血压高的可以降,低的它可以升,它是一个双向调节。过去在60年代,就提出这个临床观察对血压双向调节。到80、90年代,大家这方面的认识更多了。所以这是一个现代新药研究当中,不断争取提高等级的方。
分类上这是放在补气里面,有些认为应该在气阴双补,它是阴阳双补,但是分类上没有气阴双补,只有阴阳双补,气血双补,气血双补,所以还是一般放在补气里面。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