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再饿莫吃坟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什么是人肉凳?
中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地大物博,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我国的俗语在中华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俗语是祖先们在生活过程中,以一种通俗易懂,而又蕴含哲学的语句。
俗语是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中广为流传,因此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简练而形象化,能反映人们生活和愿望。不管俗语的来源如何,俗语既能反映人们的生活经验及哲理的同时,有些还能给世人起到警示的作用。
例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等俗语,虽然字不多,但所表达出来的意思却很明确,通俗易懂。而俗语中的“再饿莫吃坟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人肉凳”又是什么?
再饿莫吃坟前供
“再饿莫吃坟前供”这句话还是很好理解的,“坟前供”就是坟前的供品,整句话连起来的意思就是“再饿也不要去吃坟前的供品”。
我国的丧葬习俗以及祭祖习俗在很早之前就有在坟前摆放供品的这种习俗,通常是会在墓前摆放一些熟食、水果、糖果、面食以及逝者生前爱吃的东西。
古代的供品五花八门,越是富有的人家供品就越丰盛。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供品在上供之后一般来说是不会再重复去利用的,会一直摆放在逝者的墓前。
那么为何会有“再饿莫吃坟前供”这样的说法呢?原来在古代,有一些生活条件很不好的人家,在遇到灾荒之年时,在走投无路之下,为了活下去,才会将坟前的供品吃掉。
当然这种做法在古代是不可取的,古人认为这是对逝者的不尊敬,是会受到世人的鄙视。而且古人还认为吃坟前的供品,还有可能会沾上“晦气”,因为这些供品是给死者准备的,与死者抢食,岂不是把自己当成“饿鬼”了。
其实吃坟前的供品最大的隐患是不安全,因为供品长期摆放在露天的野外,没有经过特殊措施保护下,这些供品在经过风吹日晒雨淋后,不但可能已经变质,有些甚至还带有细菌或病毒。
古代没有现如今这么发达的科学技术,人们在吃了这些变质或者有病毒的供品后,在感染疾病后,就会认为是偷吃供品触犯了逝者,身体才会出现问题。这才有了后来的“再饿莫吃坟前供”的这种说法。
再累莫坐人肉凳
“人肉凳”与现如今的“人肉椅”有异曲同工之妙,2009年的一档综艺节目中,有艺人爆料拍戏秘密,称亲眼目睹一线女星因化妆间没有椅子坐,就让女助理四肢着地趴在地上当椅子。
而在古代,
“人肉凳”是指人膝盖上面的腿上,“再累莫坐人肉凳”就是指女人不能坐在男人的腿上,而男人也不能坐女人的腿上。当然这是指在大庭广众之下。
古代有“男女授受不亲”的这个传统,男女双方在正常交往中,不但要恭谨,懂礼节,而且更不能有轻浮的行为,不要说是坐在异性的腿上,就算是男女朋友之间的一些亲密行为也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显露出来,要不然会让人认为是轻浮的举动。
古代时,男女之间,相互坐在腿上这种行为,是不雅观,有伤风化,是绝对不允许的。就算到现如今,这种行为在公共场合里,仍然是被视为不雅的行为。
古代,在我国的传统文化观念中,“骑在人身上”的行为,被视为是侮辱,这是一些仗势欺人,作威作福之人才会做的事。有些下人或身份低微者,为了巴结人也会做出让人坐“人肉凳”这样的举动,这也是被世人所不齿的。
另外还有一点,孩子还小时是可以随意坐“人肉凳”的,但长大后,就不能再有这样的举动,否则也会被视为不懂礼貌,也会被人说闲话。
“再累莫坐人肉凳”这表明了古代老百姓对这种不道德的行为极为不满和痛恨。老祖宗留下的俗语,就是为了警醒那些举止不雅的女性以及为富不仁的人,不要做出让世人戳脊梁骨的事。
写在最后:
“再饿莫吃坟前供,再累莫坐人肉凳”,这句俗语表面意思是让我们不要去吃贡品,更不要坐人肉凳,让我们要守规矩,爱护自己的“羽毛”。
其实这句俗语中还有更深层次的意思在里面,不管是吃供品,还是坐人肉凳,都与人的能力和素质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当你的能力很大素质又好,还会去吃供品和坐人肉凳吗?所以这俗语还有时刻提醒世人要奋发图强,自强不息之意。
当时这是古时流传下来的俗语,是在旧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与现如今的社会的观念是有不同的。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有了很多变化,我们更加讲究卫生和文明,没有人再会去吃“坟前供”,坐“人肉凳”的现象也少了。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