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蒙阴

天天见闻 天天见闻 2022-06-19 旅游 阅读: 213
摘要: 蒙阴县西汉初建县,因在蒙山之阴而得名,隶属兖州泰山郡。元皇庆二年,重建蒙阴县,至今。蒙阴是沂蒙精神的重要发源地。蒙阴最大底色就是绿色,境内有大小山峰520多座、河流178条、水库103座。蒙阴先后被评为全省首批电子商务示范县、全省首家中国电子商务示范县、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目前,蒙阴县A级景区达19家,其中4A级以上景区3家。

如果“人生若只如初见”

遇见"蒙阴"的第一眼

这座有历史、有文化

一派欣欣向荣的城市

内敛含蓄又魅力四射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蒙阴

“我叫蒙阴,这是我的名片”

姓名:蒙阴

户籍:中国·山东

面积:1605 km²人口:58万人

语言:中原官话、蒙阴方言性格:智慧朴实、豪爽刚毅、热情好客、淳朴厚道、开放包容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蒙阴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蒙阴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蒙阴

“我叫蒙阴,这是我的前世今生”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蒙阴

蒙阴县西汉初建县,因在蒙山之阴而得名,隶属兖州泰山郡。元皇庆二年(1313年),重建蒙阴县,至今。是秦朝大将蒙恬和东汉天文历算学家、珠算发明人“算圣”刘洪的故乡。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蒙阴

蒙阴是沂蒙精神的重要发源地。战争年代,这里是沂蒙山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全县4万人参军参战、13万人参加支前、1300多人英勇献身,曾发生过两次南北岱崮保卫战、孟良崮战役等著名战斗,涌现出了英雄岱崮连、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等大批英模人物,刘少奇、罗荣桓、徐向前、陈毅、粟裕、迟浩田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战斗工作过。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蒙阴

蒙阴最大底色就是绿色,境内有大小山峰520多座、河流178条、水库103座。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蒙阴

蒙山是全省第二高山,云蒙湖是全省第二大水库,“岱崮地貌”被中科院命名为中国第五大造型地貌,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94%,森林覆盖率达到62.2%,位居全省前列。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蒙阴

蒙阴蜜桃品牌价值达到266亿元,被认定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级中华蜜蜂示范县、全国优秀香菇出口基地县。长毛兔饲养量居全国县(区)前列,被农业农村部命名为“中国长毛兔之乡”。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蒙阴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蒙阴

蒙阴先后被评为全省首批电子商务示范县、全省首家中国电子商务示范县、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电子商务+联配联送”服务模式获评全国农村物流服务品牌。全县网商微商达5200余家。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蒙阴

“我叫蒙阴,这是我的花容月貌”

蒙阴,崮秀天下,世外桃源。目前,蒙阴县A级景区达19家,其中4A级以上景区3家。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蒙阴

蒙山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区,云蒙景区负氧离子含量居全国之首,被誉为“世界级天然氧吧”。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蒙阴

沂蒙七十二崮,三十六崮在蒙阴,中科院将其命名为"岱崮地貌"。远眺群崮,层峦叠嶂、崮岳如黛,令人心胸开阔。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蒙阴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蒙阴

孟良崮旅游区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主要有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孟良崮战役纪念碑等景点。

云蒙湖,每年平均向下游供水3.79亿立方米,是山东省第二大人工湖,中国北方大型人工湖之一。

“我叫蒙阴,这是我的烟火风味”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蒙阴

蒙阴是全国最大的优质蜜桃生产基地,年产优质蜜桃17亿斤。蒙阴蜜桃以个大、色艳、味甜、口感好而闻名于世。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蒙阴

蒙阴光棍鸡精选蒙山草鸡,用木柴分别旺火和温火炒煮而成,味道鲜美,并且有舒筋活血之功效。蒙阴光棍鸡色泽红亮、汁宽味浓、鲜香醇厚。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蒙阴

蒙阴板栗,“甜于南,糯于燕”,具有自己独特的诱人口感。蒙阴县垛庄镇板栗批发市场在板栗成熟季,日交易量达1800吨,是山东省最大的板栗交易集散中心。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蒙阴

蒙阴苹果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年产量17.5万吨,是蒙阴县第二大主栽果品。蒙阴苹果色泽鲜艳、口感好、脆甜香,质细汁多,个大形正。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蒙阴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蒙阴

椿树沟煎饼、木柴鸡、红烧肉、红烧兔子头、沂蒙窝窝头、干煸肉丝、蒙阴全羊、十足全蝎……勤劳淳朴的蒙阴人在这片广饶的土地上辛勤耕耘,创造出了许多独具特色、脍炙人口的美食。这不仅仅是当地特色文化的映照,更是凝聚了一方水土的风土人情。

“我叫蒙阴,这是我的朝气蓬勃”

2021年,蒙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9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7.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1%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蒙阴

交通出行更显便捷。累计投资11亿元的新北环路、环湖公交线和城湖公交线全线贯通,京沪高速扩容、新台高速新建工程建成通行。新改建农村公路557公里,硬化通户道路653万平方米,孟良崮云蒙湖环线被誉为全国美丽乡村路。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蒙阴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蒙阴

引资引智更具活力。累计落地项目127个、到位资金203.6亿元,其中过十亿元项目5个、国内500强企业投资项目4个。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蒙阴

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完善。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实现行政村全覆盖。百泉峪国家级文旅公共服务融合试点通过验收。

健康服务创出经验。在全省首创精神障碍特困人员养老模式,在全市率先推行农村幸福院运营模式。被认定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县、中国康养百佳县和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县、省级健康促进示范县、省级食品安全县。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蒙阴

如今

蒙阴一张张闪亮的“城市名片”

汇聚成一幅幅绚丽多姿的画卷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蒙阴

黄色印记,红色精神,绿色生机

蓝色崛起,金色收获,五彩美食

人这一辈子

一定要来一趟蒙阴

让你在诗与远方之间

一起感受多彩崮乡的魅力

其他相关

农村宰杀自家猪时,要把“猪肺”留给母亲吃,啥意思?有道理吗?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3-22 阅读: 27
那年代,女子出嫁后,在婆家组建了新的家庭,开枝散叶,到过年前宰杀年猪的时候,就会把猪心或者猪肺给母亲留着,并且还会亲自把猪肺送到母亲手里,以表示孝心。到了我们如今的时代,如果村民家里宰杀年猪,就会给父母亲一块大的肉,猪杂一般都拿得少,当然,一些村里有孝心的孩子还是会给父母亲留下一些猪杂。...
转动1866台“发动机” ,中央为何这样部署?

转动1866台“发动机” ,中央为何这样部署?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3-04 阅读: 38
《“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提到,加大中央财政均衡性转移支付中非户籍常住人口因素权重,推动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向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多的城市倾斜,体现了这一改革重点。向外招商,也要向内扩能,县城建设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引擎。这正是中央提出“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原因所在。...

应避免“劣质城镇化”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3-04 阅读: 34
正确认识县域城镇化的基本特征县城主要吸纳本地农民,城镇化质量不高因此,大部分进入县城购房的农民的城镇化质量其实并不高,仍然是“半城镇化”。“劣质城镇化”的诸种表现实践证明,大规模合村并居的效果和预期大相径庭,违背了农民建房和村庄建设规律,造成了“劣质城镇化”。...
“三个强化”夯实党建基础 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三个强化”夯实党建基础 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2-28 阅读: 51
近年来,爱店镇堪爱村严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强化党建引领,以创建基层党建示范点为契机,以“三个强化”为抓手,不断激发基层治理活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农村游:伊犁慢时光中行走

农村游:伊犁慢时光中行走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2-20 阅读: 48
他说,伊犁最吸引他的地方就是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钟情下沉式乡村旅游,追求的正是在这样的特色民宿静品乡村的慢生活。“从抖音平台刷到这个村庄,亲身体验后非常喜欢这样的乡村生活,既有乡土味,又有现代生活的便利和情调。...
中共中央、国务院: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实施后30年全省试点延长启动

中共中央、国务院: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实施后30年全省试点延长启动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2-03 阅读: 50
2月3日,新华社授权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下称《意见》)。 《意见》提出,强化农村改革创新。在坚守底线前提下,鼓励各地实践探索和制度创新,强化改革举措集成增效,激发乡村振兴动力活力。启动实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省试点。健全土地流转价格形成机制,探索防止流转费用不合理上涨有效办法。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严格控制农村集体经营风险。对集体资产由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登记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名下实行税收减免。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农垦改革和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我来说两句

年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