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如何分辨白天和黑夜?

天天见闻 天天见闻 2022-09-01 国际 阅读: 259
摘要:   天天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1日上午消息,据报道,在我们小时候,白天和黑夜对我们的意义不过是“离下个假期还有多久”而已。随着我们逐渐长大,白天和黑夜又变成了无限循环的工作目标、截止日期、还款日期。例如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们,你有没有想过,他们感受到的白天和黑夜是什么样子呢?  国际空间站的运行速度高达每小时27600公里,大约每90分钟飞行一圈。  国际空间站已经采取了多种措施确保宇航员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

  天天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1日上午消息,据报道,在我们小时候,白天和黑夜对我们的意义不过是“离下个假期还有多久”而已。随着我们逐渐长大,白天和黑夜又变成了无限循环的工作目标、截止日期、还款日期。有些人能体会到日夜循环的美丽与神秘之处,而对其他人而言,这不过是地球自转的结果而已。

  无论你对白天和黑夜的理解如何,对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来说,昼夜都是一个每24小时重复一次的明暗循环。

  然而,一旦你离开了我们的星球,这些定义就不再适用了。例如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们,你有没有想过,他们感受到的白天和黑夜是什么样子呢?

  为何会有日夜之分?

  地球除了会沿着椭圆形轨道围绕太阳公转之外,还会绕地轴自转。在旋转过程中,朝向太阳的一面处于“白天”,照射不到阳光的一面则处于“夜晚”。地球自转的速度非常快,约为每小时1670公里,但即使如此,地球每自转一圈也需要24小时。因此我们每天的时长为24小时,其中约12小时沐浴在阳光下,12小时隐匿在黑暗中。

  国际空间站上的昼夜是什么样的?

  国际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上通常载有5至7名宇航员,他们在上面也会经历昼夜变化吗?如果会的话,和地球上的昼夜是否相似呢?

  国际空间站上的日与夜

  国际空间站的运行速度高达每小时27600公里,大约每90分钟飞行一圈。在此期间,空间站约一半时间处于阳光照射下,另一半时间则身处地球的阴影中。因此空间站每转动一圈,大约会经历45分钟的光明和45分钟的黑暗。

  在24小时内,国际空间站会围绕地球旋转16次。因此地球上每过去一天,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都会目睹16次日升日落。

  频繁的日夜切换为何会产生问题

  每天能从太空中看16次日出,这件事一开始听上去可能很酷炫,但长此以往却可能造成一个严重的问题。

  人体是按照24小时的周期运作的,而光线在周期的调节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我们的昼夜节律遵从着地球上的光线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此快速的昼夜切换会对宇航员的生物钟造成不利影响。

  但我们可不能让这些承担了全世界最重要任务之一的宇航员处在不停“倒时差”的状态中,因此我们必须在国际空间站上创造一个“正常的”昼夜环境。

  国际空间站如何模拟正常的昼夜环境

  1. 固定一个时区

  国际空间站采用协调世界时。这是一套全球性的时间标准,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通过高精度原子钟计算得出的国际原子时;二是基于地球自转得出的世界时。全球所有时区都是根据协调世界时调整的。

  为何采用协调世界时?

  前文提到,国际空间站是一个多国合作项目,有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五大航天机构参与,因此协调世界时无疑是最佳选择,可以促进各机构间的有效合作。

  2. 控制国际空间站上的光照

  在国际空间站任务开展早期,人们发现,即使每天给宇航员分配了8.5小时的睡眠时间,他们的睡眠状况依然不佳。因此科学家决定对空间站上的光照进行调节。

  事实上,“光照对人体的影响”正是NASA在国际空间站上开展的实验之一。

  国际空间站一开始使用的是“通用照明总成”系统,用荧光灯提供照明。2016年,这些模块被“固态LED模块”取代,后者更持久、成本更低、光线也更明亮。LED灯还能改变照明强度和波长,非常适合在空间站中模拟真实的昼夜环境。

  国际空间站上宇航员的“一天”

  在国际空间站上,宇航员的工作日从协调世界时早上6点开始,到晚上9点结束。

  在前几个小时,光线被设定得较为明亮,模拟日间的照明水平。当宇航员需要执行挑战性较高的任务时,光线的波长会被调节到更加接近蓝光的波段,从而提高宇航员的清醒度和警觉性。而在一天行将结束时,光线则会调成暖光,帮助宇航员更好地入睡。

  从晚上9点半到次日早6点之间,光线会被调暗,模拟夜间环境。这样一来,等宇航员完成了一天的工作之后,就可以在睡袋中舒舒服服地躺下、好好休息一晚。后续研究发现,这样的光照规律有助于提高宇航员的工作效率。这些研究结果也促进了“情绪灯”等LED产品的商业推广。

  放松一下

  国际空间站已经采取了多种措施确保宇航员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不过,如果宇航员想欣赏一下奇异的太空景观,他们只需要到穹顶舱里待一会儿,就能在短短90分钟内度过完整的“一天”了。

其他相关
腾讯公司申请地图绘制专利,提高地图绘制的准确性

腾讯公司申请地图绘制专利,提高地图绘制的准确性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3-31 阅读: 1
金融界2024年3月15日消息,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地图绘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公开号CN117705081A,申请日期为2022年9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地图绘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应用于云技术、人工智能、智慧交通、辅助驾驶等各种场景;通过获取原始地图路网和历史轨迹点;根据历史轨迹点的位置信息,在路段中识别出历史轨迹点匹配的候选路段;基于历史轨迹点之间的距离和原始地图路网的连通关系,计算转移概率,并基于历史轨迹点和候选路段之间的距离,计算发射概率;根据转移概率和发射概率,在候选路段中筛选出目标路段;基于历史轨迹点之间的路径信息以及历史轨迹点到目标路段的转移概率,确定出历史轨迹点之间存在的缺失路段;根据缺失路段对原始地图路网进行绘制更新,得到目标地图路网。以此,提高地图绘制的准确性。...
国防七子,西方最怕的中国七所大学

国防七子,西方最怕的中国七所大学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3-31 阅读: 1
“国防七子”是指原国防科工委下属的七所高校,分别是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为一级保密单位。北京航天航空大学,脚踩航天、航空两艘船,在航天领域紧追哈工大,在航空领域坐稳大哥交椅。...

国际空间站3名宇航员顺利返回地球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2-24 阅读: 34
国际空间站3名宇航员顺利返回地球第一次太空行走、第一次登月、第一座国际空间站、因技术原因-俄罗斯宇航员取消太空行走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进入梦天实验舱俄“进步”号飞船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失败...

宇航员们刚刚返回地球,为什么不能起床,还要被抬到轮椅上呢?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2-24 阅读: 27
按理说能够于千人万人中脱颖而出担任航天任务的宇航员,身体素质那肯定是拔尖的存在,怎么返回地球后还要让人抬着坐到轮椅上,连站都站不起来吗?宇航员在返回地球后让人抬出舱内,当然不可能是什么特殊待遇,一切都是因为载人航天飞行这件任务的特殊性。...
美媒:中芯片初创企业融资远超美国

美媒:中芯片初创企业融资远超美国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2-02 阅读: 39
参考消息网2月1日报道据美国石英财经网站1月30日报道,在计算机芯片风险投资方面,美国与中国之间的差距从未如此之大。 报道称,市场研究公司“项目建议书”数据公司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2023年,美国在全球半导体初创企业融资中所占的份额仅为11%,而中国占75%。“项目建议书”数据公司将半导体初创企业定义为从事芯片设计和制造以及相关产品和设备的公司。 在美国收紧对英伟达公司和超威半导体公司等制造商生产的人工智能芯片的出口管制之后,中国已将建设半导体产业列为优先事项。中国推出了由国家支持的投资工具——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
拜登完全激怒了中国!美恶意追踪中俄飞船外交部一举引爆舆论

拜登完全激怒了中国!美恶意追踪中俄飞船外交部一举引爆舆论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2-01 阅读: 47
此前,美国曾多次进行反卫星武器试验,并拥有完善的反卫星技术。然而,美国却呼吁停止直升式反卫星导弹试验,这实际上是为了遏制其他国家在这一领域的发展,保障其在这一领域的绝对优势。中国反卫星武器的研制始于2005年,并已成功进行多次试验。这些试验旨在提高中国的国防能力和维护国家安全。与此同时,中国也积极推动国际社会在和平利用外空方面的合作。然而,美国却在积极应对中国反卫星能力的提升,并拉拢日本等国家加强太空军事合作。 美国太空军的警示报告揭示了中俄研发反卫星武器的情况,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这一事件不仅仅关乎国际军备竞赛,更牵扯到太空的安全与稳定。太空不再仅仅是科学探索的领域,而是成为国际政治和安全的焦点。美国太空军的警示报告在国际上掀起了轩然大波。该报告揭示了中俄在太空军备方面的激烈行动,特别是反卫星武器的研发,使太空领域不再只是和平利用的天地。这一信息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于太空军备竞赛的关切,为全球的安全和稳定投下了一颗不确定的阴影。...
我来说两句

年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