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希尔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
说到古希腊文学,大家可能一下子就想到《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这两部“荷马史诗”;或者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的古希腊悲剧,以及阿里斯托芬的喜剧。这些都是希腊古典时代的瑰宝。
隔了上千年之后的拜占庭帝国时期,希腊其实也有很多文学作品,甚至英雄史诗,不过知名度较小。
其中最有名的,可能要算第格尼斯·阿克里塔斯(DigenesAkritas)的故事。这些故事最初可能是口头流传,保存至今的最早手稿是12世纪的。
英雄传奇故事在所有社会和历史时期都不稀罕,稀罕的是这部史诗的主人公。他虽然作为希腊人的民族英雄得到传唱,其实有一半阿拉伯血统。这从他的名号能看得出来,因为第格尼斯·阿克里塔斯的意思是“混血的边境领主”。他的原名是巴希尔。
第格尼斯•阿克里塔斯史诗的一份手稿
存于希腊国家图书馆
故事的历史背景是拜占庭帝国与阿拉伯人的冲突。
巴希尔有点像乔峰,长期披坚执锐地为希腊人效力,后来却发现“原来我是契丹人”!他的父亲是一个阿拉伯的埃米尔(酋长、地方统治者),有次掳掠了一个希腊将军的女儿,对其一见倾心,为了与她结婚不惜皈依基督教,并定居在希腊人的土地。他俩的儿子就是巴希尔。
从巴希尔身上可以看得到许多史诗英雄(如赫拉克勒斯、贝奥武甫、吉尔伽美什、参孙)的影子。他自幼力大无穷,小小年纪能徒手撕碎公牛、熊和狮子。
和很多英雄类似,他也怜香惜玉,难过美人关,和自己父亲一样,掳掠了一个希腊将军的女儿并与她结婚。这种与暴力结合的婚姻/性,更是人类历史上的恒久主题,让我想起罗马人掳掠萨宾妇女的传说。
和齐格菲、圣乔治等英雄一样,他也曾斩杀恶龙。然后和吉尔伽美什一样,他也为民除害。他消灭了一群土匪,并与三个土匪头子单挑,将其逐个杀死。这可能反映了拜占庭帝国与阿拉伯土地之间边境地带上的漫无法纪,以及拜占庭边防军(Akritai)的活动。
武艺高强的女战士也奈何不了他,不仅被他打败,还投怀送抱,失身于他。这有点像《尼伯龙根之歌》里冰岛女王布隆恩希尔德的故事。
打破天下无敌手之后,巴希尔功成身退,在幼发拉底河畔建造一座奢华宫殿,颐养天年。还有个传说是,他抓住一座形似五指的山(镇压孙那座?),纵身一跃就翻过山顶。
不过,根据另一个传说,巴希尔再牛,毕竟还是凡人,最后死神与他激烈搏斗一番,将他制服。与神角力的故事,让人想起《圣经》里的雅各/以色列。
雅典出土的12世纪拜占庭盘子
上有第格尼斯•阿克里塔斯屠龙的场景
巴希尔未必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也许是多个英雄人物,尤其是拜占庭边防军的人物的事迹被融合到一个人身上。
在故事里,巴希尔的混血身份似乎并没有引发身份认同危机,他的征战也不是在希腊/阿拉伯的民族对立或者基督徒/穆斯林的宗教对立的框架下发生的,倒更像是更原始时代的史诗英雄。
我的猜测是,这两种对立,可能更多是后人的简单化的想象和建构, 当时的拜占庭边境地带并非泾渭分明,不同势力和社群之间,显然不仅有冲突,还有交流与融合。
但再往后,等到拜占庭帝国被穆斯林消灭,希腊人被奥斯曼土耳其统治了数百年,一直到19世纪,希腊民族主义风起云涌的时候,希腊人重新读起了巴希尔的传奇,这时就按照19世纪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的思潮来诠释巴希尔。
于是,他成了希腊民族精神的象征、奋起反抗暴政的英雄、扶贫济弱的好汉。到那时候,他的阿拉伯血统就很少有人提了。
中世纪金属牌上的拜占庭边防军形象
欢迎关注文史宴
专业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专业
熟悉历史陌生化,陌生历史普及化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