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土木堡之变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大秘密,事实真相令人不敢想象
土木堡之变是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的兵败事变。土木堡是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境内的一个城堡,土木堡坐落于居庸关至大同长城一线的内侧,是长城防御系统组成部分。
明正统十四年(1449)二月,蒙古族瓦剌部落首领也先遣使2000余人贡马,诈称3000人,向明朝政府邀赏,由于宦官王振不肯多给赏赐,按实际人数给赏,并减去马价五分之四,没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就制造衅端。遂于这年七月,统率各部,分四路大举向内地骚扰。
瓦剌军的东路由脱脱不花与兀良哈部攻辽东;在西路,瓦剌派别将进攻甘州(甘肃张掖);中路做为进攻的重点,又分为两支,一支由阿剌知院所统率,直攻宣府围赤城,另一支由也先亲率进攻大同。
也先进攻大同的一路,“兵锋甚锐,大同兵失利,塞外城堡,所至陷没”,大同参将吴浩战死于猫儿庄。大同前线的败报不断传到北京,明英宗朱祁镇在王振的煽惑与挟持下,准备亲征。
兵部尚书邝埜和侍郎于谦“力言六师不宜轻出”,吏部尚书王直率群臣上疏劝谏,但英宗偏信王振,一意孤行,执意亲征。1449年7月16日,英宗不顾群臣劝阻,把年仅两岁的皇子朱见深立为皇太子,命其弟郕王朱祁钰据守北京,然后和王振率官员100多人,带领50万大军从北京出发。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内阁学士曹鼐、张益等护驾从征。
明军由于组织不当,一切军政事务皆由王振专断,成国公朱勇为大将军,但在王振面前皆膝行而前;户部尚书王佐请帝回军,王振就命其跪在草丛里,直到天黑才能起来。随征的文武大臣却不使参预军政事务,军内自相惊乱。
19日出居庸关,过怀来,至宣府。8月1日,明军进到大同。未交锋,镇守太监郭敬报告也先为诱明军深入,主动北撤,王振看到瓦剌军北撤,仍坚持北进,后闻前方惨败,则惊慌撤退。本欲使英宗于退兵时经过其家乡蔚州“驾幸其第”,显示威风;又怕大军损坏他的田园庄稼,故行军路线屡变,导致士兵疲惫不堪。至宣府,瓦剌大队追兵追袭而来,明军3万骑兵被“杀掠殆尽”。13日,狼狈逃到土木堡,瓦剌军已紧逼明军。
当时兵部尚书邝野一再要求英宗皇帝入居庸关,以保安全,但王振不准。后勤不续退至土木堡时王振下令移营,饥渴难忍的军士一哄而起,人马失序,瓦剌军趁机进攻。明军仓促应战,所以兵败,兵部尚书邝野、户部尚书王佐等66名大臣战死。
当时京师精锐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老弱士卒不到十万。于谦力排众议请郕王调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和北京各府的运粮军驰援,人心渐定,也先送英宗回去,要求守城者开门,于谦等大臣私立郕王为帝,并亲自守城拒绝也先送英宗回京。
在这场事变中明军损失了数十万大军,粮草辎重更是几乎损失殆尽,从史料中分析,宦官王振和识人不明的明英宗朱祁镇应该是这场事变的主要负责人。仔细研究发现,史书记载并不是能够经得起推敲的,明英宗和宦官王振在这场事变中的确存在判断性失误,把明军带入了敌军的包围圈。殊不知此次事变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大秘密,要说到这个秘密,那还要从明成祖朱棣说起。
其实明成祖朱棣才是这场事变的主要责任人,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事实的真相令人不敢想象,朱棣靖难之役引发的连锁反应竟酿成如此大的祸患,这是谁也没有想到的事情。事情是这样的,在朱棣时期,他曾5次北征蒙古,可以说是沉重打击了鞑靼、瓦剌诸部势力。但在他最早起兵的“靖难之役”后,为酬谢兀良哈三卫的出兵相助,将原属宁王的内蒙古兴宁地区尽数划拨给了兀良哈,不但使兀良哈三卫实力大增,渐成明朝边患,更使明朝北部“九边”顿失屏障。
朱棣多次发动了北伐蒙古之战,在战争中明军虽然沉重打击了蒙古鞑靼部,却使一直与鞑靼争锋的瓦剌部坐大。最后使那被明朝在蒙古草原上穷追了一辈子的鞑靼“兴宁王”阿鲁台,没有死在明军手中,反倒是被瓦剌击毙,瓦剌也借此成为蒙古高原上实力最强的一支势力。
可以说瓦剌的“发家”历史,实拜朱棣所赐。此外,朱棣将辽东的谷王、韩王、辽王尽数内迁,留当地女真在辽东地区“自治”,结果至明英宗正统初年,辽东女真各部皆被瓦剌收复,成为其南下侵略的辅助力量。而得到兴宁重地的兀良哈三卫,也不甘再听命于明朝,反与瓦剌相互勾连。时人常以宦官王振为土木堡之败的“祸首”,但宦官参政,也是从朱棣时期开始的,所以说朱棣才是此次事变的罪魁祸首。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