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春、夏、秋、冬

天天见闻 天天见闻 2024-04-03 文化 阅读: 2
摘要: 说文解字:春、夏、秋、冬,不得不服的古人造字智慧!秋在甲骨文中写作图1,有的甲骨文的秋字,在下面加了一把“火”(图2)。到了这时,“冬”字原本表示“结束”、“终结”的形状就完全变成了一个寒意袭人的“冬天”的“冬”字了。

说文解字:春、夏、秋、冬,不得不服的古人造字智慧!

春,汉语常用字,读作chūn,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是草木的种子生根发芽,后延伸至以“春”作为一年四季的第一季名。

《说文解字》认为“春,推也”,也即有“春阳抚照,万物滋荣”之意,故又可延伸至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等意。

甲骨文

(林,林野)

(日,太阳)

(屯,像一颗种子,上部冒芽,下部生根),表示经过了万物凋零的冬季,阳光回归,大地升温,地里的种子苏醒破壳,扎根生长,广阔林野,遍布新绿。

古人根据四季的特征与节奏,总结出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养生之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甲骨文字形从日、从頁。「頁」本是人首,故可指人。人頭上有日,表示天氣炎熱。

夏,象形字。关于“夏”的字源,主要有两种观点。

其一,在字形上,甲骨文中的”夏”字是一个人的象形:头、发、眼、身躯、两臂、腿脚一应俱全,且双手摆开呈现出一种强而有力的架势。金文中的“夏”字较其甲骨文字形大大地复杂化:人的头和身躯变成繁体的“页”字形结构;其左右两边的两个呈锯齿状结构的部分,是手的象形;其下是脚趾朝向左边的两只脚的象形,也就是“止”。小篆中的“夏”字由其金文字形发展而来,只是“脚”只剩下了一只,整个字的结构看起来也更为明朗。约在隶书阶段的后期,“夏”字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简化:上面繁体的“页”被写成了隶书“夏”字所示的形状,两边的“手”被省略掉了,下面的“脚”变成了“夂”。由此演变为楷书中的“夏”字。在字义上,“夏”字的本义为“雄武的中国人”(这里的“中国”特指“中原一带”)。

其二,在字形上,“夏”字的上古形体较为复杂。金文中的“夏”字实际上就是“人”形:上为“头”,中间为“躯干”,两侧为“手”,其下为“足”。小篆中的“夏”字也是“人”形,但已经发生了伪变,人的身躯部分没有了,只是一只大脚还在。楷书中的“夏”字从小篆演变而来,已失去人的形象。在字义上,“夏”字的本义是“人”——“中国之人”(这里的“中国”指黄河中游流域,即中原),后假借指一年四季之中的第二季。

秋在甲骨文中写作图1,有的甲骨文的秋字,在下面加了一把“火”(图2)。有人认为甲骨文的“秋”像一只蟋蟀,在中国的北方,蟋蟀一般在八月成虫,九月份十分活跃,算是秋天的代表性昆虫,而且“秋”字的读音也与蟋蟀的鸣叫声很相似,因此古人把蟋蟀鸣叫的季节叫做“秋”。从火,表示秋季收割后要烧荒以备播种。也有人认为,它像一只蝗虫,蝗虫也是经常活动于秋季的昆虫。在中国的历史上,蝗灾是收获前常常遇到的天然农业灾害。蝗虫有趋光性,所以每当蝗灾来临时农民们就燃起大火,让蝗虫自往投扑光亮而死,因此古文“秋”从火。由此可见,其造字本义应该是用火焚地以杀灭害虫。蝗虫活动于秋季,因此人们用蝗虫的形象代指秋季。

从上面的甲骨文字形,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冬”字像一段丝或一段绳子的两头都打上了结(两头的两个圆圈),表示“结束”,也就是“终结”的意思。但表示“结束”的这个意义上的“冬”义很早就不用了,而是把它借来表示“冬天”的“冬”,而要表示它本义“终结”、“结束”的意思时,后人就在“冬”字的左侧加了一个“糸”旁,造出一个“终”字来表示。至此,“冬”、“终”二字就有了明确的分工,也就各自表示其不同的含义了。从上列金文字形来看,它的字体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像是用个东西把“日”(太阳)包了起来,表示不太温暖了,言外之意就是到了冬天了。到小篆时它的形体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但把金文形体中的“日”字去掉,而且还在其下半部加了个“仌(冰)”字,如此则更加加重了冬天寒冷的意思。到了这时,“冬”字原本表示“结束”、“终结”的形状就完全变成了一个寒意袭人的“冬天”的“冬”字了。在汉字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这种古今异字的现象,文字学上称之为古今字。“冬”与“终”就是这种关系。

历史美文:

1,三星堆为啥不挖了?是不闻不问,还是不敢深入研究?三星堆遗址隐藏着什么秘密?

2,甲骨文原来这么生动有趣,外国人看了,都会爱上汉字

3,中国文化最深邃神奇的八个汉字: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4,说文解字:神、佛、仙、鬼、魔、妖、精

5,百骏图、百子图、百犬图、百美图、百叟图

6,“五花八门”是哪五花?哪八门?

7,奇门遁甲的算法:掐指一算

8,墓碑上的“故、显、考、妣”是什么意思?

9,“八拜之交”是指哪八拜?你有多少朋友达到这些标准?元神、魂、魄、意、志

这里所讲的神鬼和人们心目中的神鬼并不一样。你心中要清晰明了的知道神鬼的真正涵义,只有心中清晰理解了,才会对这个世界,对宇宙,对阴阳,对天地一点都不迷惑。

当然,对天地不迷惑了,那么对于人体,对于疾病,也就没有迷惑了。人之所以迷惑,是因为对太多的东西不了解。而这些不了解,不是学习知识能够弥补的。而是需要悟通道理才能做到。

大道归一,大道从简。万法归道,万物归一。可这个一却是最难理解的。只有囊括足够多的道理,懂得足够多的知识,才能总结出一个道法来。总结的道法多了,你就能发现,无论万物怎么变化,都不会脱离其本根。找到万物的本根,道法显现,这个一也就出来了。

知道了一,那么,万物都不再是玄幻的,都是一而二,二而三,衍生万物万象。整个宇宙都在你心中了,凡事皆矣,万物皆自然。是知道!

人是天地生之,天地为万物之根源,是父母,是祖宗。一切皆阴阳而生,一切皆宇宙后代,一切皆时间空间之儿孙。即生之,必有其道,必有其法则。明其法则,则没有难为之事,疾病亦如是。

读通了,则鬼神为阴阳类。阴阳有偏颇。阴阳守衡则为神。衡者,非恒也。乃左右动也,一来一往也。故神为阴阳均衡而动。动则为神,不动为恒,死也。

阴阳偏颇者,鬼也。偏于阳,阳胜,则动则轻,如木如云,易升。偏于阴则沉则静,如金如渊,易降。

升者生发,降者压抑。魂为鬼之阳,易升易发,为魂,近似于肝之性。生发者性阳,则易狂燥。

魄为鬼之阴,易降易沉,为魄,近似于肺之性。沉降者性阴,则易郁易闷。

故肝盛不发则怒,肺盛不降则郁,此乃肝肺之本性也,非人为也。

意者,神之辅也,根于脾。志者,神之弼也,根于肾。通于神而制于神。神旺则意志强。意志强则神有源。相互通用之也。

此五神,根植于内臓,游行于经脉。内臓强则五神旺,内臓弱则五神衰。故神衰者,五臓不足也。强神则先强臓。臓为型,为阴,为可见。神为隐,为阳,为外显。故臓强则神足,神足则貌盛。五神归神,人体归心。心止则亡。

臓者,藏也。藏精藏神藏元。藏足则旺。不藏则亏,亏乏则病,亏尽则死。医之道者,复人魂魄。医之哀者,去人魂魄。

五神归神

理解了鬼,那么对于魂魄,也就不迷惑了。阳性多一点的鬼,那么就容易活动,易于上升,故生发,为魂。阴性多一点,易于下降的则为魄。色白,金性,味辛,易于下降有绝亡之相,故忧。肺具有这些类似性,所以我们就能够把肺的本能一点点挖掘出来,这些并不是我们人为规定的,而是肺天性如此,我们的中医理论只不过是把她总结出来而已。

同样,意志也类似于魂魄,只不过更贴近心神,是神的一部分。神之所往为志。神之所累为意。意志通心。哪一个脏器的动能足,那么这个脏器的阴阳就活力一些,其所主控的功能就活泼一些。一个人的肾比较强壮,那么记忆志向就强大一些,脾的动能好一些,那么其思考力就强大一些。如果其脏其内有了杂质实证或阴阳失序,那么其脏器的功能就会表现的暂时强大,这是其神受挤压被扰动的结果。

当脏器因为杂质实证被损伤到足够严重时,那么其神就会发生颠乱甚至消退,这时候表现出来的就是五神无序。

也就是说,我们之所以能够思考,忧愁,记忆,均和人体的阴阳扰动有关。而在人体,阴阳最平衡包容量最大的就是心,是心收拢人体所有的阴阳在自身,用以平衡人体各大脏器主控功能的阴阳上下。多思伤脾,强记伤肾,常忧伤肺,而这些功能最终会伤到心,是心在汲取自己的阴阳能来平衡各大脏器的阴阳。一旦各脏器的阴阳失衡太剧烈,那么也就代表心的阴阳失衡,心失衡,则心神不固。

无论是意志还是魂魄,还是鬼神,其本都是阴阳,其性都是动,动则血至,则能听能视能思能情,血不足则五能不足。我们后人把这些祖先创立的概念都模糊化,玄秘化了,导致人们一直生活在迷幻的阴影里。所以呢,编辑一部汉字本义,重现古人思维的本真,指导我们将来的生存,是非常有必要的。

汉字,是阴阳为型的体现,是宇宙的结晶,是彻底了解宇宙之后的结果,是不从人类自身认知而得出的结论文化,是能够适应一切宇宙环境下的文明。而一切的字母文字,都是幼稚的从自身认知出发的结果,都是不成熟不能够适用宇宙大环境下的结果,当放大到宇宙范畴时,都是要注定被消亡的。

这是我们祖先的智慧,也是为什么文字创造出来时候有天雨粟鬼神哭的感慨,也是我们后人一定不能忘记中华文明而改用其他文明的原因,因为只有我们的文明才是最先进最适用的,只有我们的文明才是通天地的,才是最成熟的。

一切的其他文化都是幼稚的,都是只从人类自身考虑而不懂天地之道的野蛮结果,会将人类带入到灭亡的境地去的。将来能够拯救人类的,只有中华文明。

为我们的祖宗感动。在我们雄阔的祖先智慧面前,我们现在所谈论的一切什么文化文明,所谓的什么生活方式,什么个性,什么宗教,都是非常幼稚的。如果你能够透彻了解我们文化的一切之后,你就能深切的感受到,我们的祖先不应该是生存在地球上的。而是应该来自于宇宙之外,不然不会那么清晰地了解到真实的宇宙形象并反映到我们的文化上来。

中华文化是深邃的文化,是符合宇宙运化的文化,完全不怕灭绝。更不会在可怜的一小撮人攻击下灭绝。之所以被灭绝的丢失的其他文化,是因为他们不符合天地之道,灭绝了,没什么可惜的。从人类的延续来讲,这些灭绝对人类存在才是有利的。

说到这里,再说几句闲话:有些所谓的失传的文字文明,都不能再恢复了,甚至可以说,我们今天,要把他们强行抹去才对。越多的文化出来,则人道越乱,人道越乱,则子孙灾难频生。为了子孙后代的安宁,有些邪祟的东西,必须要让他消失。

其他的所谓的文明古国,都不是真正的文明,在中华文明面前,他们幼稚混乱,基础单薄,真正的符合宇宙运化的文明,永远不会灭绝的。

你能想象一下天地会灭绝吗?时间和空间会灭绝吗?当然不会!同样,中华文化也不会,因为她与天地准。不符合天地之道的东西,一定会灭亡,你现在认为科学是科学,科技是科技,那么将来呢?

如果人类走出了银河系,去到对面的宇宙体系,所有的一切都改变了,你所认为一切科学的东西都成了错误,你还认为现在的科技是科技吗?

汉字已经足够伟大了,但要说把宇宙真相完全描绘出来,没有做到。周易也足够庞大了,但要说把一切都表示出来,也没有做到。虽然如此,在现代知识基础上,人类的智慧还超不出汉字和周易的范畴。

珍重珍惜中华文明吧,守护着中华精灵文化的人,会在将来成为时代和文明的先行者!会在关键时刻拯救人类的衍续。

其他相关
如何走出色欲的烦恼

如何走出色欲的烦恼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5-26 阅读: 3
无意识的能量无法宣泄的时候,就会有很多的投射,意淫、手淫、一夜情当你的生理欲望冲动出现的时候,要有一个观照心,内心要意识到这股能量是生命力的表现,并非必然是指向异性。我们将以上的种种疑问进行归结,就会得到一个结论,各种的烦恼都有可能通过性欲去发泄,来得到暂时的舒缓。...
龙虎经卷上

龙虎经卷上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5-24 阅读: 2
参同契曰:稽古当元皇,关雎建始初是也,冠三五相守,飞精以濡滋液也,于真砂水三也,五土也,若水火土相交,则神精降于鼎器之中,故古圣人剙立神室,既济鼎器,交男女之体,合龙虎之形,初则形质未分,一如混沌,既经运火之后,则夫妇之精相纽,龙虎之情契合,便应元年稽首之初终成神药也。...
白话《葬经》

白话《葬经》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5-24 阅读: 2
《葬经》一书相传为晋代风水鼻祖郭璞所著。在古代的风水书中,就阴宅来说,《葬经》堪称代表之作。此书对后世风水术的影响很大,故尊称为“经”。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术最核心的秘密,就是乘生气;最核心的技法,就是藏风聚气。可见,风水之法,首贵得水。《经》曰:浅深得乘,风水自成。...
阳气足,阴化为血,阳气虚,阴化为火。

阳气足,阴化为血,阳气虚,阴化为火。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5-17 阅读: 2
所以我气血亏虚了,津液匮乏以及我们生殖之精的不足,就是男子少精症,弱精症。阴升也需要阳药升散作为动力;同时阳降,也需要阴药牵,引处方中有制首乌,这样处方就完美了。...
《黄帝宅经》原文、译文

《黄帝宅经》原文、译文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5-14 阅读: 1
摘要:《黄帝宅经》相传黄帝所作,它以太极、阴阳、三才、四象、五行、六神、七政、八卦理论为主,强调宅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原文:[译文]原文:原文:原文:原文:原文:原文:原文:原文:原文:原文:...
《钟吕传道集》5四时

《钟吕传道集》5四时

作者: 天天见闻 时间:2024-05-12 阅读: 1
钟曰:“凡时有四等。若以律中起吕,吕中起律,凡一月三十日,三百六十辰,三千刻,一十八万分。奉道之士,难得者身中之时也。吕曰:“身中之时,年中之时,月中之时,日中之时,皆是时也。钟曰:“奉道者难得少年。吕曰:“身中之时固知难得矣,而日中之时可惜者,何也?钟曰:“身中用年年中用月,月中用日,日中用时。...
我来说两句

年度爆文